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清明节你知道多少?

2020-11-23 20:45:01
相关推荐

今日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传说由来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饥肠辘辘。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吃了。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当晋文公(重耳)记起介子推时,然而介子推已死在一棵老柳树下了。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

这一天既是祭祖扫墓、缅怀先烈的日子,又是慎终追远的感伤之日,也是扑蝶插柳、踏青赏春佳节。让我们在追忆中拭去心伤,心怀感恩继续前行。

清明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

荡秋千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踏青

清明节当天,除了扫墓,还有就是踏春,又叫春游。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吃青团

用艾草榨出新鲜的青汁,与糯米粉、粳米粉搅拌均匀,包上事先预备好的馅子,上锅蒸熟。馅子大多是赤豆去壳捣碎掺入白糖加入猪油,称为细沙甜馅;也有咸菜、香豆腐干丁做的素馅。待到团子出锅,一只只油绿如玉、锃亮一新、热乎乎,早已诱得人直咽口水了。小小的一个团子,轻咬一口,软糯甘甜的皮,足以柔软到心间。满口都是田野香草的清新气息,透着丝丝微甜,仿佛吞下了整个春天。

插柳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生命力很强,插土即活。过了清明节,人们把小孩子头上戴着的柳条插到小河边或门前屋外的地里去,寄托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清明春耕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的由来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明白自己艰难的民族,明白恩惠的个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清明节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美交警作文 文具的故事作文 文字博物馆作文 十年后的学校作文 以作业为题写一篇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涯作文 谁笑了作文500字 以吃亏为话题的作文 过生日英语作文 对自己说的话作文 汉字的启示作文 有关乡愁的作文 手机对我的影响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老师 高考作文结构模式套用 老鼠的自述作文400字 三年级孩子不会写作文怎么办 关于初一生活的作文 语言描写 作文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作文400字 保护环境作文800字 如果重回那一天作文 素质教育作文 六级作文句型 小汽车作文300字 保护环境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 科技是把双刃剑作文 关于抄袭的作文 周杰伦稻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