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莫言 余华 阎连科的小说中萃取精华 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2020-11-23 22:05:01
相关推荐

不少的人都认为,写作是极其需要天赋的。可是天赋是什么又没人说清楚,很多时候这更像是一个逃避的借口,或者是打击别人的理由。当你自己不想努力的时候,就会用这个借口来麻痹自己,其实只不过是自己打了退堂鼓。总之,“没有天赋”似乎是很多人不敢去做的主要原因。

如果写满字句的书稿是一只风筝,那倾泻而出的情感便如同天空中呼啸而过的狂风,我们需要一根线来牵引——同样,作家当然需要创作的自由,但也需要理性控制,二者缺一不可。—艾丽斯·马蒂森

所以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或许艾丽斯·马蒂森心中的自由与理性控制就是一种天赋吧。然而除了这所谓的天赋之外,写作也有着捷径可循。记住了这四点,就相当于掌握了写作的“窍门”。

在写作之前,我想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都要先弄清楚一件事,就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写。艾丽斯·马蒂森是哈佛大学的文学硕士,自己本身也是一位作家,他多年来都从事于写作教学。在他的教学里,首当其冲就是要弄清人对作家的看法。因为很多人都对作家有着不切实际的理解,总认为作家是站在云端的人。其实不是这样,写作就是平淡如水的生活,只要打破写作的幻想,才可以明白自己要不要写,能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她的《写作课》并不是一步步告诉你写作的具体教程,而是提高一种审美的指导。艾丽斯·马蒂森从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和从事写作教学的现象来看,总结了很多人会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它或是构思过程,或是结构问题,大概就有着这4种地方。

01.过分关注主观描写,而不注重设置人物行动

一部优秀的小说,必定会有血有肉和丰满的角色形象。形象的塑造就很考验一个人的功力,有的人寥寥几笔就可以将一个角色塑造的栩栩如生。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最为典型,全文只用几千字,除去背景的描写,用在孔乙己身上的笔墨更是少之又少。然而鲁迅就是用这么少的笔墨就塑造了这个令人惊讶的角色,有一句孔乙己的经典话语叫做:“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这读书人的迂腐毫不保留的溢于言表,至今这个梗都要被网友玩坏。

说起鲁迅,我们不妨从这位民族文化的巨人身上再多看一些他的精品著作。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中的狂人是世人眼中的疯子,鲁迅用的是第一人称,那怎么才能表现出狂人的癫疯呢?鲁迅就只用了一句话:“要不,那赵家的狗,何以多看了我一眼呢?”狗看人,那不是疯子又是什么。通过鲁迅的这个塑造,我们就可以找出很多热爱写作的人,他们笔下人物平淡无常的真正原因,无不是太过于注重主观上的心理活动描写,而逃避于让人物行动起来,这就是差距。

赵家狗的“看”,和孔乙己的“偷”,一个被动被观看的行为,和一个主动地偷盗行为,这些事件对人物的塑造,远比长篇大论的心理活动要有用的多。因此,这第一点就是要多安排情节,通过各个事件的联动塑造人生形象的成长变化。

02.小说创作过于依赖现实原型

作家创作小说,有的是基于现实,有的是架空甚至高于现实。前者有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为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魔幻的手法。后者有阎连科为代表,阎连科笔下的乡土完全从血淋淋的现实着手,只是他荒诞的描写已经是脱离了现实,高于现实,以至于他更正自己的“主义”-神秘现实主义,简称神实主义。另外莫言的小说《蛙》里面医生的原型来源于他现实中的一位姑姑,发生的事件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大师莫言加以魔幻的手法,让故事看上去更震撼人心,也因此帮助莫言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而阎连科的一部作品《日光流年》也正是阎连科风格作品的代表,小说里三姓村在现实里这个随处可见的小乡村,然而却跟现实完全不一样。因为三姓村的人都有着一种魔咒:活不过40岁。这种架空的荒诞正是阎连科作品的魅力所在。

回到话题,我们在尝试写作的时候,太多的依赖现实会让作品失去闪光点。无论是莫言的魔幻还是阎连科的荒诞,都成功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其次,平淡的描写现实,除非能让整部作品的情节连接的天衣无缝,或者故事转折安排得行云流水,否则是很难调动读者的情绪。如此这般,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国在海外影响最大的作家余华,他的长篇小说《活着》从现实出发,穿破历史,以小见大,平淡的叙述和描写令人窒息,情节一气呵成,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

网友和读者曾说余华的《活着》或是《许三观卖血记》是完全不用书签的小说,当然,像余华这样的文学圣手,当代中国也是独一无二,不是很多作家可以比拟,也不是一般的写作者可以曲及的。因此在现实基础上,对于一般的写作者,稳妥的加入自己的元素,不完全依赖现实,也是重中之重,毕竟不是每一个都是余华。

03.刻意打乱时间顺序和大量使用间接叙述,有时是信心不足的表现

一些经典小说会在叙事的时间线上进行着不一般的跳跃,这种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阅读效果。还拿刚才的《日光流年》来说,这部小说从第一卷到第五卷,就是完全采用的倒叙手法。书中开头就写道:“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司马蓝是三姓村的村长,高寿到三十九岁”。接着阎连科才从他的死开始往回叙述他的一生。很多爱好写作的人也偏好这种奇怪的写作顺序,这样写对于职业作家自然妙趣横生。可是对于练手的作家来讲,这样安排顺序就会有点得不偿失了。

日光流年 阎连科 978753020975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版现货直发¥288淘宝购买

直接叙述就像是在读者宣告故事开始了一样,而普通写作者的间接叙述却是充满了迷雾。只有作者知道会发生什么,而读者却是不明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叙述方式给读者带来了困惑。或者说是因为自己情节的缺陷,不得不采用间接叙述。所以对于初入写作的人,要提防这种能力掩盖自己的缺陷,因为这正是自欺欺人的不自信,对于提高水平没有半点好处。毕竟创作好的小说是靠实力,而并非是“烟雾弹”。

04.借鉴“采石场”笔记

最后一种情况,是关于写长篇时的情况。写长篇需不需要列大纲呢?

因人而异。写大纲可以帮你理清思路,更好的展开创作。但同时因为大纲是上帝视角,太过理性也会变相的束缚一个人的创造力。乔治·艾略特在写《米德尔马契》的时候,曾写了一纷笔记,被称作“采石场笔记”。这个笔记很好的为我们介绍了一部长篇的诞生,在笔记中,前半部分是作者收集到的素材。不过能不能用的到,写长篇前的广泛阅读和整理,都是少不了的。只有胸中有足够的东西,才能写出优秀的文字。

而后半部则是作者对小说的构思,这里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人物关系列表。理清人物的关系后,还要自己思考背景下人物性格的方向,好让一切都看上去更有逻辑。而有的人,甚至还会列出事件列表,总之这种创作笔记要比大纲灵活的多,并且还更加丰富,对于爱好写作的你,可是值得借鉴的好方法。

阎连科曾说过,写作也是有迹可循,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诚然天赋会决定能不说成为好作家,但是掌握住这些方法,付诸于努力,天赋什么的或许也没那么重要了,你怎么认为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小实验作文300字 放风筝作文300字优秀 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500字 学习雷锋好榜样作文 以友情为话题的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 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600字 推荐一个好地方400字作文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一份满意的答卷作文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作文 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 高考作文网 关于环保的作文题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关于食品安全的作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800字 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战争与和平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 关于长城的英语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作文 写狗的作文400字 美在我身边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平均分 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