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琼瑶 如何“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0-11-24 01:20:01
相关推荐

琼瑶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言情小说家,影视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原名陈喆,笔名除琼瑶外,还用过凤凰,心如。

琼瑶193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祖父早年曾跟随孙中山留学日本,参加过北伐,后期从事教育工作;

父亲是位教育家,曾在台北一所大学任教授,颇有名气;母亲是大家闺秀,出身大户人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琼瑶在这种书香文化的环境熏陶下,九个月就会说话,会喊爸爸妈妈,两岁半时,母亲开始教她识字。

4岁以前,家里的长辈都很疼她,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然而不到5岁时,抗日战争正席卷全国,成都局势也变得紧张,她和两个弟弟,就随父母回湖南老家躲避战乱了。

到湖南后,刚开始是很安全的,祖父非常疼她和两个弟弟,祖孙三代人,过了一段很幸福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日军很快就打到湖南了。接着她们家就每天活在心惊胆战中,为了躲避日军,东躲西藏,吃尽了苦头。

她曾随家人躲到深山沟里,不能回家只能睡在山上,一日三餐不能解决;也曾躲到过农夫柴房里,躲避日军搜捕;还曾由于鞋子掉了,只能光着脚丫走路,脚磨出血了。

途中曾多次偶遇日军,母亲差点被抢走,爷爷差点被杀害,当两个弟弟被拐走后,父母曾绝望地带她投河自尽,最后父母听到她的哭声,才回心转意。

在外颠沛流离了一年多时间后,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她与家人回到了四川重庆,才结束逃难的日子。

6岁的琼瑶在逃难中,体会了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滋味,同时对善恶、生死有了更多的思考。

她日后有些作品中,就有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小说,还把在逃难中遇到的一些人物写进了故事中去。这次战争,让琼瑶有了更强烈的民族情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

虽然这段日子充满着苦难,但是却磨练了琼瑶的性格品质,她变得早熟而又敏感,坚强而又脆弱。

琼瑶7岁时,母亲在四川泸南中学教书,有一回给学生上古诗课时,无论怎么解释那首诗的意思,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其意,母亲见她在教室门槛上“旁听”,便让琼瑶回答。

她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说的头头是道。母亲感到很惊讶,偶然发现她有惊人的文学天赋。

从此,母亲有意培养琼瑶的文学素养,教她背诵唐诗,而她对古典诗词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她日后会从事文学写作,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启蒙的。

9岁那年,跟随父亲迁居上海,开始第一次接受学校正规教育,插班到小学三年级。这段经历,琼瑶也过的不如意。

刚到上海时,她带着满满的四川口音,而班上的同学都说上海话,由于语言不通,她听不懂老师和同学说什么,再加上她来自乡间,和上海的孩子相比,感觉格格不入。

上海的孩子有些欺生,有一回她受了欺负后,就不愿意去上学了。后面在爸妈的劝说下,才又回到学校。

琼瑶正式上学以前,只有母亲教她背诵唐诗,认过一些字,她的阅读能力很强,但是数学却连加法都不会,所以除了国文成绩好,其他科目成绩总是跟不上,这种学习状况使她自卑苦恼。

那时侯,上海物价比较高,家里经济很拮据。她和弟弟们曾在寒冷的冬天,没有厚衣服穿,冻的打哆嗦;路过卖糖炒栗子的摊位时,只能眼睁睁的看,没有钱买;同学们都有橡皮筋时,而只有她没有。这种困苦的生活,也让琼瑶忧愁着。

尽管那时生活里的喜悦不多,但就是在那一年,她发现了写作的快乐。当琼瑶心情不愉快,孤独无助时,找到了一个精神的救赎,那就是写作,她把内心的自卑苦闷寄托到了写作上去。

那一年,琼瑶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生平的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这是她初次登陆文坛。

自从发表了这篇作品后,琼瑶就开始真正迷上写作了。每天下课回家,就是写作。不久,她在学校的情况渐渐好转,学会了说上海话,还交了些朋友。

正当她适应上海的生活时,战争又逼近了,上次是抗日战争,这次是内战。她便离开上海回到湖南老家,在衡阳的一所小学念书,当内战结束后,又从湖南前往台湾。

当琼瑶到台湾时,已经十一岁了,此后便长期住在台北。

琼瑶在十一二岁这个时候,开始疯狂吞咽着让她着迷的文字,看了许多书籍,其中包括四大名著,同时更加迷恋唐诗宋词,看书成为琼瑶最大的嗜好。

十四岁时,开始痴迷国外小说。过暑假时,她在父亲的安排下,常常一整天待在师大图书馆,带着便当去,从早上图书馆开门,一直看到图书馆下班。阅读了很多小说,尤其把所有国外小说都看完了。

虽然她9岁开始发表小说,但那时作品数量并不多,到了14岁这年,才陆续又有作品发表在报章杂志上,成为家里唯一有稿费收入的孩子。

16岁时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云影》,高中阶段在各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200篇,成为台湾岛内有名的中学生作家。

这对琼瑶有很大的鼓励作用,那些稿费收入都去买文学书籍看了,同时也激励着她去创作更多作品。

在台湾读中学时,琼瑶只有国文学习比较好,其他科目一塌糊涂,而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希望她能考上大学;而弟妹成绩总比她好,父母经常拿他们来比较,因此她的精神压力很大,无论她怎么努力,数学成绩一直提升不上去,她变得更加忧虑。

唯一能帮助她排遣孤独烦恼、自卑失意的,就只有写作。当她通过有生命力的文字写作时,就会忘记烦恼,变得快乐。

尽管琼瑶的成长,一直是坎坷的,但是写作给了她重生,给了她希望。

琼瑶18到19岁时,参加过两次高考,结果都落榜了,第一次让她绝望到自杀,第二次也同样落榜后,她就没勇气再继续考大学了。

20岁这年,由于她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在台湾想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母亲劝她继续考第三次大学,而她选择在家以写作为生。

在全职写作初期,家里并没有好的环境,她和妹妹住一个房间,妹妹要写作业时,她就常把桌子让给妹妹用,自己就得停下来写稿,爸爸经常召集学生来家里,听他演讲,声音很大,导致她无法安心写稿;两个弟弟比较顽皮,常常打扰她,她甚至连放稿子的地方都没有。

除此以外,初期写好的那些作品,寄出去投稿,好多都音信全无,她也有点灰心丧气了,母亲见她写作一段时间,还没有什么成就,继续苦口婆心劝她考大学,希望她放弃写作。

琼瑶当时是个很执著而又倔强的女孩,经历两次落榜后,她内心是害怕考大学的,她对考大学是没信心的,但是对写作有信心。

她知道自己很热爱写作,尽管目前没有成功,她相信再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实现梦想。

最后说服了母亲,还是要坚持写作,于是每天都在埋头写,写完后再投稿,一家没回信或者退稿,她就继续投下一家。

她就像初生牛犊一样,不怕困难往前冲,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着,虽然有稿子没被接收,但是她锻炼出了文笔,写作水平飞速进步。

21岁时,琼瑶结婚了,她先生白天上班,自己就在家写作。通过不断的努力,付出渐渐得到回报。终于一些小说被报刊或杂志发表了,并且得到稿费。当时她家的生活比较穷困,有了稿费,生活状况也变好些。

25岁时,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发表在《皇冠杂志社》,里面原型故事版本就是她的初恋,感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这部《窗外》成为琼瑶改变命运的转折点,让她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作家,后面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又进入港澳,大陆,获得无数观众的喜爱。

琼瑶的心里百感交集,觉得终于“梅花香自苦寒来了”,琼瑶终于迎来了写作生涯的春天。

在写《窗外》时,琼瑶儿子才一岁多,她要边带儿子边写作,通常是左手带儿子,右手写作,当他哭闹时,就必须停下来写作。

后面,琼瑶为了加快进度,她忍痛把儿子送到托儿所带一上午,自己回来写作,要求写完三千个字,然后中午再把孩子接回来,下午陪伴孩子,晚上要哄他睡着后,再来安心写作。

《窗外》总共10万个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琼瑶的意志力是很坚强的,就像冬天的梅花一样“凌寒独自开”。

自从成名后,往后几十年她又不断创作,陆续又在《皇冠出版社》出版了50部小说,并相继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其作品广受各个年龄人群欢迎,除了在港澳台,大陆长期收视率第一,在东南亚等外国也曾风靡一时。

琼瑶一生为情而写,为爱而写。其作品大多是以爱情为题材,每个故事都感人至深,都很唯美,征服了无数读者、观众的心,所以做到了畅销三十余年,经久而不衰,成为一个“琼瑶奇迹”。

写作不是件容易的事,琼瑶的成名之路从9岁到25岁,总共坚持了10多年,才终于闻名于整个文坛。

从一个自卑失意的丑小鸭,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除了需要非凡的写作才华,还需要勇气、毅力、坚持力与决心。

琼瑶就是既有过人的文学天赋,同时还非常努力付出,不怕吃苦,有坚持到底、百折不饶的勇气。

她就像梅花一样,那样高贵顽强,不畏风霜,像一首诗写的那样:“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值得600字初中作文 鸡鸣阁作文 韩语小作文 我的学霸同桌作文 我的好朋友和我英语作文 筷子英语作文 我想飞作文 写雪的作文 作文做家务 收获幸福作文500字 我要好好学习作文 享受快乐作文600字 四年级小学生优秀作文 童年记事作文 字典的自述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600字初中 消防安全的作文题目 我的家乡小作文 信念为题的作文 我的零花钱作文 介绍山西的英语作文 气象作文 美好瞬间作文600字 家乡变了作文500字 我喜欢的歌曲作文 再见了老师500字作文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 玩溜溜球作文 妈妈作文800字 高中语文作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