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好文体扶贫文章 让惠民之路越走越宽

2020-11-24 02:20:01
相关推荐

溇澧河岸,书香万里。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台精美的文艺节目,一本好看的图书,犹如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流入心田。近年来,慈利县紧紧围绕文化强县目标,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着力守底线、补短板、强弱项,加大文化扶贫工作力度,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文化惠民活动引领精神动力脱贫

“城里娃儿给我们送来了文明新风。”6月19日,“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走进了杉木桥镇。台上,围绕“树文明新风 扬社会正能量”主题的歌曲、舞蹈、小品、花灯小戏等节目轮番上演;台下,整整齐齐地坐满了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老百姓。

老百姓都盼望着送戏下乡能早日实现“村村通”。

近年来,慈利县紧紧依托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让优秀文化引导农民健康文明新风尚。

慈利每年送戏下乡100场以上,送电影7000场以上。与此同时,开展“送智下乡”活动,创建635个农家书屋,定期更新图书,共配送图书50万余册。

2015年,慈利筹资120多万元打造了全省第一台精准扶贫题材大戏——大型现代花灯戏《莫家寨》。它讲述了一个村庄、一个脱贫典型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故事,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艺术节优秀剧目。

慈利不断打造一批优秀戏曲,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有机结合起来,传递党的政策,引导基层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精神境界,树立忠诚担当、崇孝尚义、遵规守矩、自强不息的美德意识,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着力营造了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浓厚舆论氛围。

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慈利县自2015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示范区”以来,慈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开拓创新、整合发展,以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创建工作。

目前全县共有县级文化单位6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427个,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427个。共配备文化器材136套,健身工程353套,健身路径162套。全面推进 “三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总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太平山调频转播台6.4公里道路硬化、设备提质改造和机房站房提质升级;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太平山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转播设备安装、调试、播出,受益群众达到1万户以上;全面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成县级播控平台1个、乡镇播控平台31个、村级广播系统630个;在县城建成了3家数字影院并完成了慈利剧院提质升级,成为全省一流的县级剧院;开通了慈利县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县文化馆升格为一级馆。

今年慈利县又被列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县,届时将通过慈利县文化云服务平台,实现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网互动,实现文化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文化基层服务能力,让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以文化产业发展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慈利建县历史长达2200多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极富地方特色。自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慈利县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2017年全县文化相关企业138家,文化旅游收入43.38亿元,旅游人次767.72万元,文化产业总值达7.8亿元,占全县GDP比重4.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解决贫困人口就业6000多人。

康体体育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目前,慈利县已建成了四大片区、六大重点的康体产业。通过“体育+旅游”发展模式,有效地推进了慈利体育产业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盘活体育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金慈银澧”魅力,真正加快了慈利县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建设步伐。目前,慈利县康体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已达1300多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达300人以上,年产值近2亿元。

“一乡一品”节庆旅游带来真金白银。慈利每年组织开展“一乡一品”等各种大型特色文化活动,着重打造了板板龙灯、抬毛菩萨、五雷山庙会、岩泊渡二端午龙舟节、牧羊冲茶马古道茶文化节、南山桃花节、溪口中秋月会、高峰打硪号子节、道教圣地武雷山庙会、娄江艺术节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带动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及当地土特产销售。

2017年全县通过特色文化活动带动腊肉、金秋梨、茶叶等农副产品供不应求,为村民增收上千万元。

全县正逐步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文化、户外文化以及土家文化相统一的旅游文化。

借力大型赛事或民俗活动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近几年,慈利县相继通过举办或承办大型的国家级、省级比赛以及民俗活动来推广慈利特色文化品牌,扩大慈利知名度。

承办国际篮球联赛、全省的乒乓球、跆拳道、“健康中国行·走红军走过的路·穿越大湘西”徒步健行赛(慈利站)、万福温泉泼水节等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运动爱好者的参与,进一步了提高慈利县旅游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实现了慈利旅游基数大幅增长。

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慈利特色”。慈利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戏曲曲艺、民俗活动、口头传说和手工技艺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全县已有3项省级、23项市级、102项县级非遗项目,凝聚着慈利人民的想象力、创造力,有着浓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

慈利积极筹备举办张家界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土家非遗赶年美食节”等活动,展示了具有该县特色的传统食品、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装推介,进一步融入旅游发展,一方面为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为旅游市场的开发进一步提升空间。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致富路上谁也不能掉队。这是时代赋予的最光荣的使命。扶贫,不单单是让贫困群众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生产生活方式等“软件”也异常重要。接下来,慈利县将进一步建好文化体育惠民“软件”工程,助力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 文/向珊珊 李运华

[责编:洪志]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