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学生攻克癌症 初中生日写2000首诗?深扒小天才背后的神秘力量

2020-11-24 02:35:01
相关推荐

全世界只有不到0.001%的人关注了我

你还真是个特别的人

01

自古神童出中国。

来自云南昆明盘龙小学六年级的陈同学,凭借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勇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什么C10orf67 、突变基因、低氧适应、G2/M期、基因敲除和结直肠癌。

作为一个毕业多年的学渣,看到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搞出这么牛的研究成果,我刚开始还挺佩服的。

心里还想着,后浪奔涌,当如是!

可惜的是,我对天才的膜拜很快就被打脸了,啪啪啪,好痛。

网友们迅速扒出了“疑似”这位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两个人都在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院工作。

此前也发表了高度类似的研究成果,还获得过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资助。

大概是风太大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了声明,痛快地承认了“该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

后来调查组也调查了,撤销了成绩。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用说大家也明白了吧。

02

以前看造假,扒皮的对象都是一些院士、教授、博士、硕士之类。

最近一次看到的最夸张,也是最搞笑的就是翟天临了。

一副博士学霸人设,最后崩盘于不识知网为何物。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搞学术造假这么快就年轻化到了小学生,实在有点过了!

而且这个造假流程走得很全,实验记录、日记、操作图片,样样都有。

如果不是有专业人士出来说这个成果和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差不多,我这样的老好人说不定还真信了!

一边信,一边恨老天无眼。

为什么我那么垃圾?

人比人,气死人 。

03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什么来头?

不了解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些企业办的,是那种交了钱就能参加的山寨竞赛呢。

大错特错,这其实是个来头 很大,也很牛的竞赛。

不相信的话,上官网看一看它的主办方就知道了。

主办方有九家之多: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哪一个拎出来,都是响当当。

按照官网上的介绍,这个竞赛的目的是: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每年大约有1000万青少年参赛,结果层层选拔,最后大约有500名优胜者胜出。

胜出的几率两万分之一!

它也确实很权威,选出过不少有真材实料的青少年。

比如第34届的获奖名单,下面这些小学生做的成果,看起来就要接地气一点,没有太过吧?

04

人已奔三,但知道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竞赛的大名其实挺晚的。

上中学时,学校在小县城,我又学渣,没有听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竞赛。

直到上大学,才知道所谓的竞赛也很水。

有一次,听博士学长说:

最近接了一个活,帮某老师初一的儿子设计一个数学模型,为的是参加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如果拿奖了,老师会给报酬。

报酬是一万,还是两万,我忘记了 。

总之,当时我听了这事非常惊讶。

此前只听说学生写论文,老师要挂名,没想到现在是博士生下场,替老师的儿子出成果了。

也是那时,我才知道面向青少年的许多竞赛水很深。

也是那时,我才知道许多青少年科技竞赛,参加者虽然有很多名副其实的天才、神童,展现了非常强烈的科研潜质,但是也有不少真实性是高度存疑的。

也是那时,我才知道为了参加竞赛,就有许多有钱的父母,自己做不来,就花钱找人代做成果。

也是那时,我我才知道高知的爹妈就更方便了,可以亲自下场。

明明是爹妈做出来的专利、论文,到最后却只挂孩子一个人的大名。

哦,自爆一下,去年某概念作文大赛,我也帮一个小孩写了竞赛稿子,父母出价不菲。

05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要帮孩子造假?

大多是为了利,还有一小部分是为了名。

能想着走科技竞赛之类的爸妈,一般阅历、知识水平不错,很多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教授、研究员。

他们“帮助”孩子做专利、搞发明,大多并不是为了获得一句“你家儿子是个天才”这样没什么实惠的赞誉。

而为的都是小升初、中考、高考、保研加分!

以前高校自主招生项目多。

如果你拿了一些比较牛的竞赛的奖牌,牛则直接保送,稍逊一点的降个5—30分,甚至50分、60分,都可能。

到了大学,父母带着子女一起发论文,那就更常见,也更明目张胆了。

平时无所谓,但到了关键的时刻,比如保研,有爹妈罩着的,十几篇SCI拿出了,绩点瞬间秒杀我这样的考前临时敢死队。

我只是没有想到,现在都夸张到从小学就开始铺这条路了。

今天,有媒体又爆出一个“天才少女”。

“目前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这未免太“秀”了,还真是“秀”口一吐,就抵半个盛唐?

而且,未成年的她,还当上了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的副主任,兼任数个品牌创始人。

我只能说,现在的“神童”神得都不像话,地球自转慢一点,都跟不上他们的才华奔涌。

一天2000首诗,相当于一分钟写1.4首。

曹植当年要是有这才华,也不至于需要走七步。

而对于我们这些平平无奇的人来说,把2000首诗抄一遍,一天恐怕都不够用。

目前,他的父亲坚称相关宣传并无夸大成分,女儿的写作能力都是真实的。

面对质疑,他说“希望孩子一定是感恩、孝顺的,对社会有贡献、有付出的” 。

我只能说,呵呵呵呵。

06

为人父母,计之久远,某种意义上,为了孩子升学、前途,父母殚心竭虑做“弊”可以理解。

但可以理解,并不代表这么做就是对的,更不意味着可以违规、造假,可以作弊,甚至于违法。

其实,多说一步,通过知识这个途径来包装孩子,走学霸人设的爹妈,往往也是权力没有那么大,钞票没有那么多的爹妈。

否则的话,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交个赞助费,移民,弄个国际生的身份了。

过去的知识分子是没什么权力的。

但这几十年,因为文凭的出现,知识精英们的话语权就开始上升了。

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和学者出现在各种公共媒体上。

这种垄断话语权的额外利益,对于知识精英来说,不啻于一种久旱之后的巨大补偿。

而知识精英们则可以通过这个机制,用知识上的权力来换取财富或者加官进爵。

《人民的名义》里,政法大学教授高育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再有一轨,就是导师和学生的交易:

老师先利用廉价的学生劳动力变现,而后在学生有所成就后,还能坐收“名导”之利,可谓稳赚不赔。

我承认,任何时代都有精英,任何体制也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精英统治特性。

但我们精英问题在于:谁来监督和制约精英?

尤其是隐蔽性最强,最会动脑筋的知识精英。

迄今为止,这道题还是无解的。

-完-

本文综合阿呆爸,新京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长颈鹿作文 那些日子作文 三百字小作文 活着作文 初二作文500字 高中作文感动 小燕子作文 气质作文 诗歌作文怎么写 回忆作文800字 防疫英语作文 初中作文200字 友谊作文开头 自律作文素材 欣赏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200字 感悟作文500字 冬至的作文 初二500字作文 江苏语文作文 中考的作文题目 写人作文结尾 初二作文游记 包容的作文 心疼作文 写给老师的作文 写人作文素材 菜市场作文 春天的作文400 尺子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