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教材需要一场有关常识的检验 编故事类的课文应早日移除!

2020-11-24 08:05:01
相关推荐

对《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真实性的质疑,其实在数年前就已经出现。尽

管相关方面回应称,绝非杜撰,有相应的来源。可从各方提供的证明来看,其中

核心细节的失实,恐无多少疑义。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0课137、138页精读课文 。 该篇课文主要说的是,爱迪生 7 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由于来不及上医院,家里灯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可 1847 年出生的爱迪生 7 岁那年是 1854 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 1886 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还没有阑尾炎手术。

事实上,这些年有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假课文”之争,还有不少。《爱迪生救妈妈》一文面临的尴尬,不过是一个缩影。有网友甚至总结了一份“那些年教科书中的虚假故事”的名单。尽管这些质疑都尚待权威确认,但教材中的课文面临如此多的质疑,本身就是一件应该被足够重视的事。

2009 年,就有媒体报道,有语文教师总结了语文教材所存在的问题,其中

主要分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

扼杀儿童天性;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四是随意改编戕害经典。至于无作者

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数年过去,从一线语

文教师的反馈看,这些问题,或依然多多少少存在,质疑仍在继续,受到质疑的

课本,也继续留在教材里。

的确,一些语文课本乃至教材的编写,都有着特定年代的意识烙印。其中既

有客观条件下的“无法辨伪”,恐怕更有主观意识偏差下的“将错就错”。有理由

相信,我们应该过了那个依靠真实性存疑的课本,来向孩子进行“善美”教育的

年代。可问题在于,为何时代背景变化了,相关的疑问愈发不可回避,纠错却仍

如此之难?其中的阻力或是“客观原因”到底在哪?

教材不是不能“讲故事”,不是不能有“童话”,可像爱迪生这样的非虚构人

物,在教材中却被“童话”式加工再现,无疑欠妥。从小的方面说,他影响孩子

对于历史人物的准确认知,从大的方面而言,这事关我们向孩子传递怎样对待真

假的态度。当“真”的底线不能被恪守,又何以期望传递给孩子真正的“善美”?

现实中,往往有不少成年人感叹,在经历多年的“自我教育”后,才忽然发

现自己原来被课本上的一些“故事”骗了很多年。这种后知后觉的社会性“领悟”

显然是沉重的。而要让下一代不再重复同样的教育历程,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对

于存疑的课本进行重新审订,让一切价值观的传递,经得起常识的检验。唯有如

此,才能真正树立教材的应有权威。这是具备常识的成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教材“不说谎”,尊重常识,仍只是一本合格教材的最基本要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夸夸的作文 八篇作文 趣事作文400字 作文我的生日 写桃花作文 妈妈的作文600字 重拾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 作文研究报告 妇女节作文 了不起的作文 英语作文标题 学会作文600字 生日祝福作文 作文答题卡 写景作文初中 笑话的作文 交友作文 盼望的作文 拔河的作文 竹的作文 的温度作文 读书作文600 人物作文600字 筷子作文 作文素材古代 一次活动作文 四年级作文范文 作文应该怎么写 英语60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