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 但是他和父亲关系并非想象那样

2020-11-24 08:25:01
相关推荐

说到散文,不得不提到朱自清。朱自清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的文章雅俗共赏,平淡中流动着感人至深的情韵。他的散文《背影》,写的是他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特别是父亲买橘子时在月台上下爬攀的描写,感动了无数人。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这篇文章也被选入人教版初二的语文课本中。

读过文章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朱自清与父亲感情深厚、关系很好,然而朱自清从小到大,和父亲一直有矛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自清的父亲叫朱鸿钧,1869年生,是个读书人,曾在江苏东海、高邮、扬州、徐州等地做官。1917年自徐州失业后,便仕途坎坷、生活渐拙、老境颓唐。

朱自清

不过,初期朱家家境不错,又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朱鸿钧对他寄予很大希望,从小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科举初废,新学刚兴。朱鸿钧不认可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把儿子送到秀才、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放学回来,他要过目儿子的作文。如果作文得到先生好评,就点头称好;如果没有得到先生好评或字句被删改太多,就训斥儿子,甚至一把火烧掉。父亲的严格培养,使得朱自清在古诗文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对他以后成为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朱鸿钧对儿子,有严厉也有慈爱。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寒冷冬天,父子围炉坐吃——多么温暖的父子情!

然而,朱鸿钧家长作风严重,认为“父为子纲”,儿子必须无条件服从父亲,父子尊卑不可侵犯。因此,纵然他很喜欢儿子,也总板着脸,极少露出笑意,且随意操作儿子的生活。朱自清14岁婚姻就被确定下来,18岁结婚,幸好二人感情还算融洽。

朱自清与夫人

1916年夏,朱自清考进北京大学预科。由于父亲当时已经失业“赋闲”,家里经济拮据。朱自清暑假回家时察觉到了,于是提前投考北大,进入哲学系。

当时的北京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整天抨击封建“纲常伦理”、痛斥封建家庭,呐喊个性解放,朱自清受新思想影响,有了争取人格独立的要求。

1920年,朱自清北大毕业,理应担起家庭重担,而他本人也愿意承担家庭负担。但父亲没把成年的朱自清看在眼里,仍想完全控制朱自清,即使朱自清已经成家立业,也是如此。加上父亲的妾在中间挑唆,父子之间摩擦不断。特别是在朱自清1921年任扬州省立八中教务主任时,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不打招呼,直接拿走了他当月的全部薪水。这种行为激怒了朱自清,他愤然离开扬州,到宁波、温州等地执教。从此,父子彻底失和。

这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儿,使朱鸿钧感到儿子翅膀硬了,抛弃了自己和大家庭,父子间的裂痕越来越深,以至1923年朱自清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朱自清认为自己没错,朱鸿钧也认为自己没错,双方“冷战”,朱自清从此也就不怎么回家了。

其实,晚年的朱鸿钧表面上对朱自清冷漠,实际一直挂念着他,但碍于面子,不愿低头,就以惦记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书信往来。这也就是《背影》里所说到的“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父子失和,对朱自清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折磨。1925年朱自清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接到多年未见面的父亲寄来的家信,信中提到:“我……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毕竟血浓于水,于是回忆起8年前与父亲离别的情景,写了《背影》。

1928年秋,在扬州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楼,送给父亲朱鸿钧看。此时朱鸿钧已行动不便,他挪到窗前,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大儿子的文章《背影》,禁不住老泪纵横。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标题大全 专业作文 专升本作文 作文 等待 特别的作文 我发现 作文 值得的作文 抄作文 作文小白兔 花园的作文 情感的作文 假期作文英语 介绍家乡作文 打开 作文 鸭子作文 家乡英语作文 太阳的作文 优秀初中作文 美食英语作文 玩耍作文 高中作文600 作文长大了 蜗牛作文 作文等待 旅游景点作文 门作文 青少年作文 享受 作文 作文母校 狗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