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别信玩奇石能暴富 花了60万积累1万多品奇石 我却变成了穷人

2020-11-24 13:55:01
相关推荐

鸡蛋大、巴掌大的奇石,也有人敢估价1个亿。奇石暴冷门的高价格,不断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仿佛谁拥有了一块奇石,就能一夜暴富,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我玩奇石已有19年经历,如今,拥有各类奇石1万余品,仅在媒体曝光的奇石,也多达数千篇次,其实,奇石数和媒体曝光量,都只是个数字而已,真正变成现金,真实地成交,又有多少呢?

所以,别再相信玩奇石能暴富,玩奇石,是玩艺术,玩心境,玩乐趣,玩话题,玩朋友圈,仅此而已!

今天,我将自己玩石藏石的经历与大家分享,若有所启示,就请您帮我点个赞或转发一下您的朋友圈吧。

写新闻,奇石撩人,唤醒藏石梦,访千户藏石家

第一次接触奇石,是1996年,首届奇石展在湖北宜昌市城区云集山庄举行。我被《宜昌日报》社(后更名《三峡日报》)派往采访。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虽然很兴奋,但对收藏奇石,我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1997年12月28日,三峡奇石馆又在湖北宜昌市城区汪国新画院开馆,我又被派往采访。五彩缤纷的画面石,千奇百怪的象形石,共200多件奇石作品。这次石展,却让我映象深刻,当时想,这些石头,怎么会有这么多颠覆人们思维的艺术形式呢?

石展之后,我还专访了首任三峡奇石馆馆长李发军,并写下了《三峡奇石王——记三峡画院三峡奇石馆馆长李发军》,发表在中新社、《中国花卉报》等媒体上。

感叹归感叹,但对收藏奇石,我还是没有产生半点兴趣。

时过境迁,1999年4月的一天,宜昌市委宣传部部长文成国,亲自点将,要我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附近的永和平村,采访清江移民户吕宗林玩奇石致富的消息。文成国部长反复强调:不准找别人要石头,不准接受别人赠送的石头。

我在采访农民吕宗林的过程中,吕宗林说:“你有没有看得中的石头,挑一个(石头)。”我倒不是怕宣传部长批评,确实对石头收藏兴趣不大,吕宗林见我不挑石头,临走前,便找了一个碗大的石头送我,我也没有要。真的,当时只觉得石头就是石头,好看归好看,对它还是没有产生感情。

回报社后,我写下了一篇《万品奇石万头“猪”》的小通讯,反映农民吕宗林捡回的1万品奇石的收益,相当养了一万头猪,稿件发出,受到好评。

或许是因为我对奇石和旅游的宣传有些特色,《三峡日报》社每遇采访奇石活动和旅游活动,都派我参加,旅游与奇石类稿件,不时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播发。

2000年,我出任《三峡日报》旅游版主编。

为获取编辑旅游版的经验,我开始走访宜昌文化名人,特别是书画名家和玩石名家,因为这些人从事艺术工作,多数对旅游有天生的悟性。这一年,我先后访问了来层林(中国奇石美学家,中国奇石美学奠基人,2005年5月24日去世)、姜祚正、周德聪、蔡静安、王文华、邹家喜等10多位书画家和玩石名家,并请他们为《三峡日报》旅游版题字和建言。

令我惊奇的是,这些文化名流都有惊人的相似:就是在他们的居室里,无一例外地置放着漂亮的奇石展架,有序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奇石,茶几书案也都有奇石装点。

谈到奇石,他们个个眉飞色舞,这让我很震撼。特别是来层林的《奇石美学》等专著,讲到和氏璧就是古代的一块三峡奇石,这也是从古至今,最有传奇故事的奇石,“价值连城”的成语就来源于此。我对奇石的兴趣,如一把火,一下子被点燃了。

藏石的兴趣被调动,藏石的梦想被唤醒,藏石的痴迷被激发,于是,怎样获取一块好的石头,就成为我朝思暮想的渴望。

为了积累藏石经验,我开始遍访三峡地区的奇石收藏家,为他们拍图片,写新闻,这些藏石家,则教我如何玩奇石,包括在哪些地方捡石头,如何给石头取名字、如何打磨抛光、如何做基座、如何看形观色、如何保养等等。

通过不停走访,不到5年光景,我差不多访问了近千个奇石藏家,积累了玩石的基础经验。

然而,要想获取好的奇石,并非易事,除了眼力和石缘外,更重要的是交通和资金。在单位,工资不多,还要养家糊口,供孩子读书,又没有私家车,行走都不方便,因此,每捡一次石头,都要大费周折,但是,这条路既已认准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不玩出名堂,我是决不会罢休的。

历艰辛,踏破铁鞋,30多条溪河,寻到300多石种

对奇石由兴趣至痴迷,从此,一年中的52个周末,我差不多都行走在捡石头、访石友的路上。

每次我都背着一个破旧的简易旅行包,扛上短钢钎,邀个好友,便出发了。有一年7月,我与石友江和平去宜昌市远安县西河去捡石头,可是,当车开到夷陵区分乡时,一辆客运中巴忽然失控拦腰冲来,一下将我们的小车撞到了坎边。两人好不容易从车厢里爬出来,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江和平的脸上划出了一道血口子,小车侧门被撞也光荣“负伤”。但我们不想放弃,没有了小车,我们便拦下一辆拉磷矿的大车,不依不饶地朝西河奔去。

7月的烈日如火,石头被晒得白晃晃刺眼,热浪一袭袭,卷得人都要窒息。“快看,泰坦尼克号!”我兴奋地惊叫一声,一块乳白色船形石赫然呈现在眼前,奇妙的是,船的船沿边还有几道深刻的条状沟渠,如船头翻飞的浪痕。不久,我又发现了一块黑白相间的水波纹奇石,仿佛长江涛涛波纹,这种石,被称为“流纹石”,正是西河的特产。我给它取了一个爱称,叫“三峡水歌”。

不知走了多久,脚下的石头开始逐渐模糊起来,我们依然恋恋不舍,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才抬起头来,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我们两人已沿河床走了6个多小时,疲惫和着饥饿一起袭来。

四周黑漆漆一片,方园10多里荒无人烟,两人摸着黑,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回走,终于走上了公路,好不容易盼到一辆车经过,两人拼命挥手,但车非但没停,反而加速没命地从身边开过去。

希望一次次落空,夜越来越深,两人心情越来越焦虑。为什么就没有人学雷锋呢?两人面面相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手上的钢钎在作怪,人家还以为我们要打劫呢。

我们把钢钎丢进草丛,直到晚上10点多钟,终于有一辆车在我们面前停下来。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两人在苟家垭歇了一夜,第二天,找了一辆农用车,将前一天辛苦寻得的宝贝拖回了家。

为了获取心爱的石头,我不辞艰苦地坚持着,苦苦地寻找着。我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清江、响石河、招徕河、丹水、九湾溪、雪山河,再到宜都市的九道河、碳木沟;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干沟河、渔洋河、湾潭河,再到兴山县的香溪、秭归县的童庄河、杨林河,再到夷陵区的黄柏河。三峡地区产奇石的30多条河流溪沟,我几乎走了个遍。

有一次,一位石友从一本小册子上,发现了一位老师描写宜都市潘家湾乡炭木沟石头“漆黑如炭”,立刻告诉了我,我如获至宝,欣喜万分,因为到目前为止,宜昌地区尚未发现有漆黑如炭的玄石。

炭木沟,是梁山脚下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偏僻沟壑,沟里荆棘锁道,山羊都走不过去,更别说人了。我雇请了一位当地农民作向导,拿着镰刀劈荆斩棘,开道行进。艰难行进10多里来到谷底,我当时就傻了眼,这里的石头,不是“漆黑如炭”,而是很普通的灰色岩石,我往返20多里荆棘山路,回到山上时,全身上下的衣服、皮肤已被荆棘拉刺得“破绽百出”。

经过整整10余年的搜寻,以及有意识地对石种进行调查,我共收集到了三峡地区奇石品种8大类,计300多种奇石品种,自己也成为小有名气的玩石家。

办石展,奇石拍卖,党报媒体,首开奇石估价先河

玩石头,要么不玩,要么就玩个轰轰烈烈。

在捡石头的同时,我也开始研究和学习奇石类书刊,当上旅游版主编,在内容编选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为了给奇石升温,2000年至2001年,是我当《三峡日报》旅游版主编的“新官上任”,为了报纸的可读,也为奇石文化的兴起,我在奇石文化和交易上,做了三件较有影响力的事:

一是与迎春花拍卖行联手,策划组织了湖北省内三峡奇石的首场拍卖会。

我凭借着访石友积累的人脉资源,加上媒体的影响力,奇石拍卖消息一出,响应者云集。

2001年6月,558件应征拍品,亮相宜昌城区国际大酒店,拍卖当天,成交额数十万元,成为当年最为火爆的奇石大会,随着奇石拍卖的落槌,新华社通稿的播发,拍卖会引起全国奇石界轰动。。

三峡奇石,第一次被当成一种艺术品,实现了集中现金交易。

二是举办个人奇石展,首开三峡奇石个展之先河。

过去的奇石展,虽然大多数奇石属个人所有,但都是以单位或企业的名号展出,不能体现个性和奇石的多样性。

我是一个以清江彩色画面石为主体的收藏者,为把个石展办出特色,我还约了另外3个有藏石特色的青年藏石家,有的以摩尔奇石为主,有的以玛瑙奇石为主,有的以象形石为主。

个人奇石展,在宜昌城区滨江公园展出后,以鲜明的个性特点,吸引了广大奇石爱好者的观赏。

三是在党报媒体,首开奇石估价先河。

在每期的三峡日报旅游版,开设三峡奇石传栏,为每一块奇石估价。我参照奇石在世界发达国家的销售情况,按品相的好坏进行逐一评估,被人们称为三峡地区第一个民间奇石估价师。

每块奇石的估价,动辄万元,几十万元,最高估价达到1000万元,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三峡奇石,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三峡日报》旅游版也成为老百姓争相收藏的资料。

同时,对奇石的估价,也在三峡藏石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说法褒贬不一,议论纷纷扬扬。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三:

一是三峡旅游版,是党报的一部分,《三峡日报》是宜昌市委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为奇石估价,把党报商品化了,与党报的宣传主题和宗旨不符;

二是为奇石估价,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个人喜好和偏见,这种估价,没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很容易把玩石人和读者引向歧途;

三是有人认为赏石是纯洁高尚的文化,而估价,过度地将奇石商化了,虽吸引了眼球,引起了轰动,但也增加了铜臭气。

其实,当年在给奇石估价的同时,还为每块奇石标明了大小尺寸、石质,配有简短点评,另根据石头的意境,给每块石头配了一首诗。

奇石估价,不仅直接刺激和推动了三峡奇石交易更加活跃,也带动了三峡地区奇石收藏进入百姓家。结束了三峡地区玩奇石只有少数文化人参与的时代。

当然,此举也损害了少数人的利益,如个别奇石经营户,就对奇石估价就提出抗议,状告到了一位副厅级领导那里,这位领导对我说:“你就不要再估价了,如果再继续这样搞,我就找报社把你换下来!”

因为经营户过去从农民那儿收购石头,每块奇石都只有5元10元,超过100元的毛石极少。通过估价,农民知道了这些奇石,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艺术价值,毛石的价格一下涨到了几十元,几百元,甚至数千元上万元。

捡石头的农民,则对估价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来自河道附近的农民,更因此而找到了新的谋生致富门路,长阳一些售卖奇石的农民,都感谢报纸对奇石的大力宣传,称我是他们的“大恩人”。

三峡旅游版的奇石专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不少读者写信到编辑部,称赞此栏目“具有独特的创意,帮助读者加深了对奇石的认识,推动了宜昌奇石产业的发展”。所刊发的奇石栏目,被读者争相剪贴。

有一次,我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一个叫魏家洲的深山沟考察旅游资源,当地一个民办教师听说我去了,他拿出了全套三峡旅游奇石专栏的剪贴本,让我感动不已。

这位老师说:“我们把你每次编发的奇石作品,称为放卫星,每周都要等着看‘卫星’,过去,河里的石头,谁都不会看一眼,现在不同了,沿溪河边的农民,只要觉得这块石头有价值,都会搬回家。”

隔河岩大坝附近有几个移民小村,一度时期移民上访频繁。2008年5月10日,参加“生态健康院士论坛”的全国30多个院士专家,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率领下,考察清江隔河岩。

在车上,我很担心地问长阳县领导:“今天不会有移民拦访吧?”县长笑着对我说:“现在这里的农民都捡石头去了,长阳已形成了几个奇石专业村,他们耽误不起啊,每天时间都很珍贵,少捡一天石头,就比别人少一天的收入,农民富了,还有谁愿意去上访啊!”

黄柏河,捡金猪石,标价2100万,新闻轰动全国

2005年10月的一天,我约了石友陈爱华、何敬华,到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捡石头。我们沿河道沙滩搜寻,凡是有色彩和形状的石头,我都会把石头翻来覆去地查看。

下午3时许,我见到一块金黑双色花岗岩石头,石头约80多公斤,是一块较大的石头,石头的一面还是湿湿的,是被人刚刚移动过的石头,可能是没有被看中而丢弃了。

我仔细打量着这块石头:初看,在金黄的色块边沿,有一个短短的黑线插入,酷似个人物,但这个人物太小,不足以形成画面;我退后两步,又从整体上观察这块石头,结果,让我大喜过望:这不就是一个金色猪头吗,上面说的这个黑色小人物,正好将黄色部分隔开,形成一个猪的拱嘴,太绝妙了。

我当即叫了石友,把石头抬上车,真接运到奇石配座的地方,守在那里做了一个普通的基座,便将奇石直接搬到朋友开办的一个茶馆里。

这是一枚未经过任何人工处理的纯天然奇石,由金黄色石质和墨绿色石质组成。石的外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石宽60公分,高42.5公分,厚28公分。

金黄色石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猪头图,猪头的宽度达48公分,头高34公分,一个拱嘴向左伸出,拱嘴上厚下薄,长14公分,在拱嘴的上边沿,还有一条仿如人工勾画的边线。猪嘴之后,又恰到好处地生出一个黑点,形成了猪的眼睛,眼睛之后,是一个突出来的立体的猪耳朵,猪耳长度为18公分。

由于墨绿与金黄相配,使金猪头形象显得十分鲜明,整个猪头的逼真程度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如果仔细观察,金黄色的猪头石面,不仅有黄色,还有红色、黑色、米灰等多种色彩的丝纹分布其中。

整个奇石图案,既酷似古代祭祀的猪头贡品,又如《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侧面头像。在民间,金猪是带来福气和发财的象征,也是农业丰收的象征。

金猪奇石摆到茶馆后,我约了几个石友为金猪估价,大家一致认为,这块奇石从体量、画面、石质、意境,都不逊于当年估价过亿的几块鸡蛋烟盒大的石头。有人建议估价2亿元(当年估价最高的1亿元)。

我认为,不能估价太高,有人又建议,估价2000万,因是21世纪,最终大家同意:标价2100万元。

消息一出,立即轰动全国奇石界。当年,奇石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要么估价过亿,要么就是估价几百万,估价千万元的奇石,还是个空白。

而2100万元的标价,在当年的图案奇石当中(当年估价过亿的都是象形石)是估价最高的。而这块奇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是画面奇石,又是象形奇石,石质坚硬,仅次于玛瑙,且体量较大。

2007年4月9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古生物专家徐光洪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花岗岩专家马大铨教授,专程来到茶馆,对金猪进行鉴定考究。

他们发现:金黄色的块面为二长花岗岩,黄色块中的红、黑、米灰等点状色斑,主要由石英石、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等四种成份构成,距今已有7亿8千万年;而深蓝色块面,则是由辉绿岩构成,距今也有6亿8千万年以上,属大老岭岩体。

两名著名的地质专家对“金猪”奇石的鉴别,让金猪奇石更加具有科学依据,这块由金黄与深蓝混合而成的奇石,有着不同的地质年代,其中金色“猪头”已有7.8亿年,而深蓝色块也有6.8亿年,一块奇石两色之间,竟然相差了1亿年之久。

科学家对“金猪”奇石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对枚金猪奇石的形成年代做代给出了科学判定,也为奇石的丰富色彩的形成作出了科学解释,是大自然数亿年的镕锻才孕育了今日的“金猪”。

金猪奇石的获得,的确为我带来了好运。2009年,我注册了金猪公司,创办了怪奇网,开始了传媒业务,或许是金猪的护佑,我的经营一路顺风顺水,为我的第二波藏石疯狂,打下了伏笔。

换玩法,迷雨花石,用60万资金,换来万品彩色玛瑙

上班写新闻,双休玩石头。

我在完成领导交办的新闻采写外还写了一批奇石文章,这些文章在全国各大媒体上发表后,更坚定了我对奇石的收藏决心。

然而,要想快速获得好的奇石,光靠捡还是不行的,你得有钱,没有钱,只能想办法去挣,从事传媒经营,为的是摆脱困境。

为改变家庭的贫穷,也为玩石头打些底气,我在搞好记者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了兼职传媒营运。起初,通过营运网站做业务,此后,又通过策划、服务一些旅游节庆活动,取得收入。

2005年,我在朋友们的支持下,代理了宜昌城区一家都市类纸质媒体的县市区版面。

选择所代理的县市区,都盛产奇石的地方,在长阳、五峰、宜都、夷陵4个县市区,我边办报纸,边收集奇石,我很快完成了三峡奇石量的收藏,家里再也推放不下了,我就把奇石寄放在一些宾馆、景区和茶馆里。

当时,雨花石还没有火起来。三峡地区的枝江玛瑙河、夷陵区峰宝山、宜都市洋溪、猇亭区的高家岭,都发现了一种彩色玛瑙,经过与南京雨花石比较,我发现,枝江人所说的“玛瑙”,夷陵区人说的“玛光”,猇亭区人说的“玉石”,宜都人说的“五彩石”、“花石头”,其实都是与雨花石,与南京的雨花石没有两样。

这一发现,让我异常兴奋,大石头家里放不下了,我便决定收藏雨花石,并为这些石头统一命名为“三峡雨花石”。

当年,宜昌棉纺厂有个很知名的雨花石收藏家,叫花兴才,在他的影响下,有一批下岗工人,靠捡雨花石卖维持着基本生活。

工作之余,我就去这些下岗工人家看石头,要他们带我到出雨花石的地方捡石头,并向他们学习雨花石的收藏经验。

捡雨花石,我一样吃尽了苦头。2007年4月的一天,我和爱人张大萍一起去枝江市董市镇境内的长江沙滩岛上捡花石头,不料碰上了坏天气,准备返回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洪水猛涨,我们的衣服、头发全湿透了,狼狈极了。

大风狂吹,让人行走都困难,提在手里的几口袋石头,又舍不得丢。我们两口子连滚带爬来到江边,结果没有船了。幸好,上岛之前,留下了船夫的电话,才将我们接上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车后,先想到的是把石头搬上车,之后,才打开车内暖气,把自个儿的衣服烘干。就是这次岛上之行,我捡到了“风华少年”、“梅花浮香”近10个精品雨花石,有的雨花石还被《中华古今奇石大观》收录。我的爱人张大萍,则捡到了一枚人物脸谱石,取名“刘洪进漫画”。

随着经营业务的展开,我终于觉得有了些闲钱。2012年底,年近半百的我,索性辞职下海,专心经营自己的传媒业务。同时,我把捡石头改为买石头。

为快速获取精美的雨花石,谁家有雨花石,我就往谁家去,每到一家,都要花上几百元或数千元。直到有一次,会计提示我:“你这个星期,买石头用了12万元,这样不行啊!”这才使我警觉,放慢了买雨花石的进度。

经过近20年的寻捡和购买,我光买石头,就花去了60多万元,收藏了万余品雨花石。其中,有108枚奇石,已在《收藏》、《花木盆景》等杂志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公开发表。近百奇石作品被《中华古今奇石大观》、《三峡石》等多种奇石书刊收录。

我收藏如此之多的雨花石,很多人以为我是要搞雨花石经营,可这些漂亮的雨花石,每一个,都是一幅精美的画,每一个,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她们是我的美若天仙、妙不可言“情人”,我怎么舍得卖呢?

多年来,自美国、德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各地的众多石友,不断有人慕名前往我家参观,有人想出高价购买,但都被我一一地谢绝了。

写石文,以石为师,媒体发布数千篇石文,成为“奇石记者”

作为媒体人,我在寻觅奇石的同时,也采集到了大量奇石新闻和精美图片,与一大批奇石收藏家交上了朋友。

以石为友,以石为师,奇石不可预料的构图或色彩,常常激发我的灵感,带来愉悦和享受,也为我新闻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自2001年爱上奇石以来,我先后在全国100多家媒体发表了奇石文图5000多篇次,其中《奇石价值评估十看》、《三峡奇石魅力无穷》、《打磨抛光,三峡奇石“璞”变“玉”》、《赏石,宜昌新时尚》、《三峡雨花石藏量丰富》、《三峡雨花石,把世间之美集一身》等文章,被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大媒体转发,有的文章,还被港澳台媒体多次转载。

在采写研究发现类奇石文章的同时,我还采写了一批有特色的奇石人物,如:

“三峡奇石王”李发军;

“石头夫妻”范波、何秋云;

“清江奇石翁”杨元寿;

“万枚石头万头猪”的吕宗林;

“深山石疯子”王文双;

五峰“深山奇石王”李德佳;

长阳展“三奇”的汪元海;

“奇石新品发现人”张元林;

投资百万兴建家庭奇石馆的胡波;

农民进城办奇石馆的杨长松;

建奇石宾馆的李正伦;

下岗职工办奇石馆的蒋宏武;

“黑皮玛瑙王”孙军;

狂捡万块三峡黄龙玉的退体女工吴华虹;

捡到5千多个黄金玛瑙的饭店老板田弢;

玩天然玉雕的荆山奇石馆主向柏源;

下岗工人贾卫,售十万雨花石造就千个藏石家;

民间玩石高人蔡文,把雨花石磨成“钻石”;

宜昌农民董志平,捡石10年成藏家;

农民杨培新,搬回一个千斤重“黄金玛瑙”。

这些奇石收藏典型人物,经过媒体传播,很多人成为公众熟悉的人物,且都具有了不菲的“身价”。

在玩石中,我并没有玩物丧志,每天都勤于写作,在报社工作期间,我每年都要在全国数十家媒体发表新闻作品数百篇次,被宜昌日报命名为“外宣王”,被新华社评为“全国十佳通讯员”。

在寻石探险时,我还发现了一批旅游景点和采写了大量的“发现新闻”,《武汉晚报》报道时,称我为“刘发现”。

由于写作对奇石的钟爱,采写的奇石文章多了,石友们都称我为“奇石记者”,中国新闻社还以《奇石记者刘洪进》为题,对我在媒体时期对三峡奇石的研究和写作事迹进行了报道。

石满屋,藏而不卖,可写千篇新闻的石头,让我变成穷人

在宜昌城区90多平米居住时,人们走进我的家中,都会发现,房屋就是一个石头城。书架,书桌,组合柜,床底,厕所,甚至犄角旮旯,点缀的都是形状怪异,色彩斑斓的三峡奇石和雨花石。

2012年,我移居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渔洋溪三组,投资近500万元,建成了怪奇公社媒体楼,从此,过着“人,‘隐居’田野乡村,文,‘跑遍’世界”的新生活。人们改称我为“怪奇公”,三峡日报原总编辑、资深媒体人熊庆文称:怪奇公社是新时代涌现出的新闻媒体“农家乐”。

曾经被媒体称为“一座美轮美奂的石头城”的居室,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只有零星奇石点缀的怪奇公社。最显眼的,当然还是当年标价2100万元金猪奇石,其它奇石和雨花石,都被锁在地下暗室内,实现了真正的“收藏”。

论起石头道行来,我只能算个晚辈。但玩石上瘾后,我又是一个顽固的坚持者,自从开始玩石,我就变成了“月光族”,真正变成了穷人,要办每一件较大的事,都是先找银行或别人借钱,再慢慢还钱。但我相信古人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精神的快乐和富有,才是人一生应追求的境界。

奇石这东西,是很怪的:它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你是个艺术家,入眼的就是一幅画,虽然佚名,但有些图案和笔触,连最出色的画家也不见得能画出来;

如果你是个商人,它就是挣钱的工具,捡一块好奇石,无异于买中了头彩,价值连城;

如果你是个收藏家,你可以看到它身上乘载的岁月之歌,久远悠长,且世间绝无仅有;

如果你出发努力后什么也没得到,那么,周末为觅芳踪,溯洄从之,求石之路也可锻炼身体,愉悦心身,让你忘情山水,陶然自得。

常有人问我,“你收藏了这么多石头,到底值多少钱啊?”

每当人们问起这个话题,我都是这样回答:“我的藏石,还可以写1000篇以上的新闻。奇石无价,喜欢,就是价,快乐,永远是无价的!”

“以石为友,心旷神怡;以石为师,心灵神慧”,这是我对奇石的真实感悟。

关于收藏奇石的乐趣,我也有3点感悟:

一是在寻寻觅觅终相见的发现之中;

二是在琢琢磨磨芳容始现,摆上家中展柜的赏玩之中;

三是在参加各种展览、藏石赛获得好成绩的众乐之中。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劳者以欢乐,如果你懂得它的珍贵啊,山高路远也能找到它……”

与石头一起慢慢变老,把玩石头当着一种载体,做一个浪漫的人,做一个自由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才是我的理想和追求。

(作者:刘洪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愿作文500字 中考高分作文 初二英语作文 我的寒假英语作文 亲情类作文 窗外 作文 关爱作文 理想的作文 母亲的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400字 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 战胜自己作文 关于未来的作文 作文开头优美句子 四级作文 这就是我作文300字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环境保护英语作文 家的味道作文 我的故乡作文 菊花 作文 滋味作文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