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块中国土地上 普通话怎么就成了“外语”?

2020-11-24 18:00:01
相关推荐

当学习普通话,在世界多地成为热潮的时候,在香港,中国自己的特别行政区,普通话却受到一些人的排斥,和“港毒”精心策划的抵制。对普通话的态度,这不是一个小事。

刀哥去年底赴港交流。在走访某主流媒体时才得知,普通话在那居然被当做外来语对待,这让刀哥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过去

回顾一下普通话在香港社会的发展轨迹,可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在《南京条约》签订、香港遭英国侵占前,当时的香港仅是指香港岛。岛上原居民包括围头人、疍家人、客家人等,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就是源于疍家话发音,而不是标准粤语即广州话。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随着香港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先是新界的客家话人口被划入,后来内地其他地方的人如广州人、江门人、东莞人、潮州人等陆续入境。发达的商业甚至把江浙沪乃至操北方官话的人吸引来港。

广州人近水楼台的优势使他们成为香港最大群体,粤语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市民交流的主要语言。

不过,国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而经历了光辉岁月。在国共双方的各自支持下,香港用国语教学的中小学较有势力。另外,由于香港市场狭小,面向台湾和东南亚市场的香港国语片制作精良、大行其道。相比之下,粤语电影因为制作粗糙而被冠以“烂衫戏”的称号。

刀哥就曾经看过香港早期国语片,当时还纳闷,演员的口形不像是在说粤语呀。后来才发现原来真的就是国语片,好意外o(╯□╰)o。

香港国语电影《江山美人》 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9年出品。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香港经济腾飞,粤语人口消费能力提高,粤语片逐渐盖过国语片。另外,受到“六七暴动”的影响,香港国语学校被港英政府打压至近乎销声匿迹。

在被英国侵占后,香港唯一的法定语文一直是英文。一切法律文件、政府文书往来都是英文。受“文革”影响的“六七暴动”是一个分水岭,港英政府此后逐渐改善施政,发展本地文化。

由于当时市民较多使用粤语,且经常有商业往来的广州同样讲粤语,故港英政府独尊粤语。

自此香港电视与广播中的其他方言都消失了。

1974年,港英政府通过《法定语文条例》,宣布中文和英文一样,同为法定语文。虽然这里没说中文指的是普通话还是粤语,但显然不可能是前者。从此,一套以标准中文为书面语,以粤语为口语体系在香港建立起来,并得到全方位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尘埃落定,使普通话在港推广迎来转机。香港教育署在1986和1988年正式把普通话科纳入小学和中学课程,分别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和中学一、二、三年级推行每周一至两节的普通话课。

这种课程安排,在咱们内地人看来就是把普通话当做体育美术这样的副科(这里没有歧视副科的意思,尤其是体育还是很重要的),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可想而知。

更何况在那个香港经济腾飞成果显现、内地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两地经济社会水平差异极大,港人赴内地做事主要选择广东,因此也缺乏学习普通话的动力。

现在

回归后,普通话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香港推广了。

首先在法律上,根据《香港基本法》第9条和《法定语文条例》第5章第3条第1节,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文。而且刀哥查了下,基本法是这么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语文。由此可见,中文地位高于英文。

香港特区政府还推行“两文三语”政策,即以标准中文、英文为书写文字,粤语、普通话和英语为口语。例如去过香港旅游的人都会发现,地铁站名都会用中英文书写,广播报站名时使用的是粤语、普通话和英语。

教育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自1998年起,普通话成为香港小学核心科目,在1998年及以后入学的学生,都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普通话至初中三年级。2000年,普通话更成为中学会考科目。

在1997年,英国将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时,仅有1/4的香港人会说普通话。20年后,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是普通话在香港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普通话师资力量不足、语言环境不佳自不必多说。在法律层面,虽然规定中文和英文同为法定语文,甚至中文地位高于英文。但实际上,香港起草法律时却用英文,中文只是译本。

在司法机关,中英文的使用也是不对等的。越高级的法院,外籍法官越多,英文的使用也远超中文。终审判决只有英文判词,只是偶尔提供中文译本。

中文尚且遭到英文如此排挤,普通话的地位就更甭提了。在中小学,普通话虽然是核心科目,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科目,不属于中国语文科的教学范畴,因为中国语文科的教学语言是粤语。

另外,当下香港的普通话教育更偏重应试,在具体的应用层面不够重视。课程或培训班只是为了能让学生能拿高分,或者获得一纸奖状。

而本该是标准中文的书面语,现在还面临粤语口语的“逆袭”。比如“迟到了一会儿”写成“迟到了小小”,“没耐性”写成“冇耐性”。不仅小学生作文如此,香港严肃媒体报章的行文也是如此。这无疑给一些香港本土势力做文章的机会,以制造内地与香港的文化区隔。

虽然知道这标题大概啥意思,但怎么念啊?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吗?

要知道,这一切发生在两地融合加深、普通话在全球空前受欢迎、内地综合实力逐年提高的背景下。香港如不做出积极改变,恐有跟不上时代大势的风险。

将来

爱讲大道理的刀哥总想这么说给香港同胞听: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然大家都是一国的,那么请学好普通话。国籍民族都一样,却无法通过本国官方语言进行交流,似乎不太好。

但这么说的话,估计不太受听。所以,还是从香港同胞自己的角度讲几点学好普通话的必要性吧。

应该学。上面已经说过,香港特区政府在1997年成立后实行“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顺应政府的政策而不是跟它对着干,在刀哥看来总是没错的。

值得学。现在中国经济实力今非昔比,内地与香港的联系日趋紧密。无论是在港设点的内地企业,还是内地“双创”带来的机会,都是越来越多的。

因此,对于广大有求职需求、尤其是渴望干一番事业的香港年轻人来说,通晓普通话必须成为标配。如果回头因为普通话蹩脚而被公司嫌弃,到时可别怪刀哥事先没提醒。

都在学。其实发现机会、开始狂学中国话的要首推可爱的国际友人们。这里面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英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的王子公主们。当然,怎么能少了金融大亨罗杰斯两个“开了挂”的女儿。

当“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从歌词逐渐变成现实的时候,作为中国人的香港同胞,相信应该不会落在外国人的后面。

不难学。无论是普通话,还是粤语,都属于中文,或者严格讲都属于汉语。有人说,两者听起来差别那么大,怎么能是一种语言呢?对此,刀哥除了想“呵呵”,还要加一句,上海话跟普通话差别也不小,但应该没人蠢到把“侬晓得吧”当外语。

那么,既然同属一种语言,学起来应该也不会太难。

我们更多注意到的是,普通话与粤语的差别。其实,两者有很多相同之处。首先,两者在语法上基本相同,差异有限。

另外,普通话与粤语之间在基本词汇上也是大同小异。《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中列出的粤语与普通话对照的常用词语只有504条,只占《纲要》常用词语表的7.64%。

最重要的是,无论讲什么话,我们使用相同的文字。即便有繁体简体的差别,那也是可以简单跨过的土坡而非高山。只要写出来,大多可以理解或推测想表达的意思。

刀哥最后还想强调一句,一个香港人说不好普通话也不是什么罪过,对普通话持什么样的态度,才是关键。堂堂正正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需要在香港社会培育壮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中一片月作文600字 是你改变了我作文600字 什么拨动了我的心弦作文 幸福的约束600字作文 20年后的我作文500字 写雪的作文300字左右 小学生作文纸打印模板 三年级牵牛花300字作文 元宵节作文300字左右 我好高兴作文400字 走过才明白作文800字 有家真好作文500字 我的春节计划英语作文 写雪景的作文500字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800字 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西安游记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摘抄20篇 开学第一课作文300字 四年级下册八篇作文 青春的色彩作文600字 榜样的力量作文600字 关于感恩的作文600字 今年高考作文难吗 寒假趣事作文2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放烟花作文200字 珍惜时间作文600字 三年级作文难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