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木心遗稿《英伦夜谭》首发 写的是他第一次游欧洲的感受

2020-11-25 13:05:01
相关推荐

12 月 21 日,“看理想”公众平台首次发布了木心的遗稿,这是一篇未完成的游记。

1994 年,木心受邀访问英国三周,这是他在纽约定居 21 年的时间里,唯一一次去大西洋彼岸远游,也是他第一次到欧洲。陈丹青当时和木心同行,《英伦夜谭》首发之时,陈丹青写了一篇文章来回忆木心的这次经历。

陈丹青在文中写到,“或是文人的本色,也为报复被监管而荒废的壮年,55 岁的木心自到纽约后,惜时如金,玩儿命写作。”

“固然,云游欧洲乃奢侈之事,必要足够的闲钱,多少美国人也从未去过欧洲。就我所知,居停纽约后,除了波士顿、华盛顿,木心没去过其它城市,便是他数十年的中国生涯,除了少年时在莫干山隐过一阵,又曾赴北京与哈尔滨参与过设计工作,此外的名山大川都没去过,也不听他说起要去。”

日后,其实也再有人邀请木心去欧洲,但木心最后都没有去。

木心在《英伦夜谭》中说:“我少年时的‘漂流世界’之梦想,首念是渡红海大西洋抵马赛而直奔巴黎,英、德、意、希腊,那是在法国獃熟獃腻之后的事,如今竟是这样绕道兑现少年时的梦想,过程又是一波三折,三波九折,我早被弄得麻木了,罗曼谛克的渣滓也没了,我的感觉是奉命办事赴伦敦,访伦敦,奉谁的命呢,我们最老的老祖宗吧。”

去往英国的时候,陈丹青拿着摄影机为木心做了影像记录。在回忆文章里,陈丹青也描述到:“那天我深知将要远游的木心多么感慨而欣悦——他强忍笑意的神情,我太熟悉了——有哪位中国作家无数次以欧洲各国作诗作文,却是从未去过?又有哪位老上海人不向往英国么?当少年木心初抵沪上,英法租界尚在,那时他已熟读拜伦或是哈代,更别说莎士比亚了。”

陈丹青为木心在英国拍摄的影像记录

在《英伦夜谭》中,关于这次出游,木心写有细致的感受,即使它是一篇未完成的遗稿,字里行间还有文字缺漏,但依然可读。因为人生境遇中的一波三折、三波九折,1927 年出生的作家木心,少年时就想漂流世界,直奔巴黎,英、德、意、希腊,但到 1994 年才第一次去到欧洲。无论是感受,还是见解,都能在《英伦夜谭》中见到。

陈丹青回忆说:“英国行之后,直到 2006 年木心归国,两位与他最近的友人,章学林、黄秋虹,数次安排他去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走走,他也弄得像是真的,连连说起诸国的人物与掌故,眉飞色舞,可是临到几乎订票之际,‘弗去了!’像是生谁的气。其时我已归国,听说这些,无可如何。”

“以我的揣度,那是他暮年的黯然:早岁的渴念经已褪色,年华、机会,俱皆失尽,远游欧洲之于木心,隆重而神圣,犹如声誉,迟迟到来,滋味已变,如他诗中所写:庞贝城钥匙交给他,庞贝已是废墟。”

木心在欧洲的影像视频截图

为什么在 1994 年答应去欧洲?木心在《英伦夜谭》有过一些记叙。

木心写有:“明知将在莎翁的故乡吃比萨,喝可口可乐,我还是会去看看,从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现在是既不在酒亦不在山水,只是醉翁之意在于翁,虚荣心本系外向的,我多的是内向的虚荣心。”

这之后,木心在文章标注有一段独白:“我十四岁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半个世纪之后才散步于莎士比亚的故乡”,顽皮,是小孩子的虚荣,是人的所有的虚荣心中最纯洁美好的一种虚荣。我离开自己的故乡已逾五十年,从来不思归省,却一转身便到了莎翁的故国故乡,这就很能满足我内向的虚荣心。”

木心遗稿《英伦夜谭》刊载链接

陈丹青回忆文章《乌镇的孩子》刊载链接

题图来自木心影像截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计划作文 作文亲情 时光作文 有趣的作文 作文温暖 景点作文 作文初二 难忘作文 美的作文 作文比赛 花作文 父母作文 作文片段 朋友的作文 游作文 中国 作文 作文《成长》 200作文 800作文 三年级作文美丽的菊花300字 四年级作文400字左右 有趣的动物二年级作文 仙人掌的作文300字左右 原来我也很坚强作文600字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800字 如何在手机上制作文档 里的微感动作文500字 原来我也很幸福作文600字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600字作文 写人的作文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