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红楼梦》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与《西游记》小说存在哪些渊源

2020-11-25 13:25:01
相关推荐

纵观整本《红楼梦》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很多的写作素材。而其中有不少的写作素材都来自别的小说。

所以说,作者和我们一样,绝对是一个铁杆儿小说迷。他在创作《红楼梦》之前,就已经读了大量的小说作品。

经过对《红楼梦》作品中素材的分析和对比,我惊奇地发现,作者生平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叫做《西游记》。因为,在《红楼梦》小说中,《西游记》的素材是最多的,甚至被当做了全书的主旨。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西游记》开始讲起。

首先,让我们看一段回前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从这首回前诗里看出什么?

对了,就是“茫茫渺渺”这个词组。这个词组被《红楼梦》作者放到自己的作品中后,就变成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

原文如下: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朋友们,这一定不是巧合。我可以肯定地说,《红楼梦》作者笔下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绝对取材于《西游记》的回前诗。

《西游记》是一本古今少有的经典神话小说,也是《红楼梦》作者的最爱。他在作品的第一回就向读者明确交代过了,《红楼梦》的创作风格借鉴了“通灵”之说。

请看原文: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朋友们,作者所指的“通灵”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肯定是石头“通灵”,也就是关于石头的神话。大家注意了,作者在这里特别用到“借用”二字。纵观古今,关于石头神话的小说,除了《西游记》就再也找不到别的了。所以说,《红楼梦》作者在创作时借用了《西游记》的写作风格。

石猴出世前

《西游记》与《红楼梦》都是从一块石头讲起。

先看《西游记》原文片段: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再看《红楼梦》片段: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朋友们,看到了吧!两部小说都是石头通灵的故事。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红楼梦》作者只是借鉴《西游记》,而并非抄袭。

因为,《西游记》里面的石头神话是借用了大禹治水时,他的夫人坐在一块石头上盼夫归的故事。(我将会在以后的《西游记》专题里着重去讲)

而《红楼梦》则巧妙地运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大禹治水

女娲补天

接下来,更神奇的就是大禹和女娲的关系了。

在部分史料中记载,女娲补天就是围绕大禹治水而进行的。传说大禹部落在治水的过程中得罪了共工部落,于是两家展开了激烈的站争。最后,双方在战斗中不小心撞断了周天柱,导致天倾西北而地陷东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塌了。在万分危机的情况下,女娲挺身而出采石补天。后来,共工被大禹打败。大禹治好了水患,女娲补好了天,从此天下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下面来看一段历史记载:

“《帝系》云: “禹娶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是生启也”。(《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大禹与女娲是夫妻俩,那么干一件事情还不正常吗?”

朋友们,这段古文记载说大禹和女娲本来就是夫妻,他们还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夏启。

这真的是太神奇了!

《西游记》中的石头来自于大禹治水;《红楼梦》中的石头来自于女娲补天。而大禹和女娲又是夫妻,生出了夏启,从此开启了我们的几千年华夏文明。

《西游记》代表男性,讲的是五个男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红楼梦》代表的是女性,讲的是三十六群钗的因果轮回。

朋友们,《西游记》与《红楼梦》两位作者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两本小说也真的是天作之合。

我们的《红楼梦》作者,就凭这一点,我想问大伙儿,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佩服到五体投地。

接着往下说。

在《西游记》小说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叫真假美猴王,一个是孙悟空,另一个是六耳猕猴,二者相貌一模一样,性格一模一样,本领一模一样,手中的兵器都是如意金箍棒,站到一起就如同照镜子一般;

在《红楼梦》小说中也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叫甄贾宝玉(真假宝玉)二者相貌一模一样,性格一模一样,学识一模一样,脖子上都有一块一模一样的通灵宝玉。

真假美猴王

甄贾宝玉

真假美猴王为我们揭示的人生道理是: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专注、坚持、始终如一,决不能心猿意马,否则一事无成。

甄贾宝玉为我们揭示的人生道理是: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情总会被理想与现实所困扰。如果只为理想,就会被现实羁绊;如果只为了现实,那与咸鱼又有何区别。所以,人在很多时候都是矛盾的。

另外,《西游记》与《红楼梦》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西游记》影射的是佛教与道教之间的明争暗斗。代表人物是太上老君和如来佛。

《红楼梦》影射的是佛教和道教的相互融合。代表人物是一僧一道。

《西游记》的宗教理念是通过修心来认识真实的自己。

《红楼梦》的宗教理念是通过因果轮回来领悟万事皆空。

如来佛

太上老君

一僧一道

由于篇幅有限,《红楼梦》与《西游记》的关联就先讲到这里。

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红楼梦》作者和我们一样,绝对是一个铁杆儿小说迷。

他在创作中运用了很多小说的元素。除了《西游记》以外,还有很多。比如《水浒传》、《金瓶梅》、《西厢记》、《白蛇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等。

总结:从《红楼梦》运用如此多的小说素材来看,可以基本确定,作者虽然是一位古今少有的文学天才,但写小说却是第一次。因为写作的第一步就是借鉴。只有写多了,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风格。

作者写《红楼梦》不是为了兴趣,更不是为了赚钱。他就是想利用这种大众化的写作方法向全天下的人们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

《红楼梦》是作者写的第一本小说,也是最后一本。他是小说界的一位新手,但绝不是菜鸟。他用自己天才的手法把各种小说素材运用得惟妙惟肖。然后再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中,成就了一本震撼古今的鸿篇巨著。

特别声明:本人乃一介平民,更是《红楼梦》小说的普通读者。本人所作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学派,也没这个资格。本人所写并无大用,只能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谢谢大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故宫作文400字 二十四节气作文 认清自己作文 值得作文800字 介绍信英语作文 温暖作文300字 初中成长类作文 关于亲人的作文 作文名字大全 满分作文400字 历史作文300字 二十四节气 作文 摘抄作文400字 奋斗作文议论文 海盗船作文 国防教育作文 坚守作文600字 小狗作文500字 橘子洲作文 关于力量的作文 我的青春作文600字 回家的路作文 亲情主题作文 心中的阳光作文 冬日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200字 感谢什么作文 上海旅游作文 山茶花的作文 写黄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