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用“苹果全家桶”玩游戏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0-11-25 14:00:01
相关推荐

触乐有一个每周更新的栏目,名叫“周末玩什么”,其中的内容大致分成两类:一是编辑部各位编辑老师共同体验一个游戏,写出体验感受;二是每位老师各自推荐自己喜欢的游戏。前者比较简单,找一个最近发售,或是大家都感兴趣的游戏,玩就对了;后者就稍微复杂一点儿,大多数时候是先互相推荐一番——“天凉了,该给牛旭老师推荐几个恐怖游戏了。”“某某节日,推点儿沙雕小游戏怎么样?”“这游戏很美,但不太好玩啊……”“你懂什么?那叫艺术!”

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是比较特殊的那个。简单说来,假如推荐的游戏在主机、手机乃至掌机平台上,那就皆大欢喜。但众所周知,如今有很大一部分游戏——其中又有极多优秀游戏——只在PC平台上才玩得到。因此,其他老师在提到一个PC游戏时,往往会带着或神秘或遗憾或幸灾乐祸的表情对我说:“陈老师,这个游戏没有Mac版哦。”

一直以来,Mac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似乎都与游戏无缘,好一点儿的把它称为“创意工具”“生产力工具”,差一点儿的就是“买个设计”“提高×格”,总而言之,拿它来工作、休闲,甚至装饰都可以,玩游戏么,就算了吧。

然而Mac用户怎能如此局限!作为触乐唯一一个“苹果全家桶”用户,面对其他老师每每“没有Mac版哦”的提醒,我就忍不住要头铁一次,试试看只用Mac系列产品玩游戏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iMac、MacBook系列

理论上说,我的iMac和MacBook Pro可以像任何一台PC主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样玩游戏,只要它们提供Mac版本。但与此同时,我必须另准备一套键盘和鼠标,iMac自带的键鼠对游戏极其不友好——尤其是Magic Mouse,它的设计简直就像是在故意和主流游戏玩法对着干。

实际上,出于macOS与Windows系统的区别,尽管硬件配置方面有所不及,但特别针对Mac系统优化过的游戏——尤其是策略、模拟类游戏——在iMac乃至MacBook上的游戏体验会比Win系统主机和笔记本电脑还好一些。配上Mac自带的Retina显示器,视觉效果也可以说是无可挑剔。更新系统后,macOS、iOS、iPadOS都支持直连手柄,弥补了操作手感的不足。

代价自然是游戏数量少。我可以在iMac上丝般流畅地获得一场《文明6》文化胜利,也可以随时打开MacBook享受《彼处水如酒》的文艺之美。如果我想,我当然还能在Mac上玩到《古墓丽影:崛起》《无主之地2》《CS:GO》《群星》《坎巴拉太空计划》《传送门》和《饥荒》——甚至还有《魔兽世界》和《堡垒之夜》!但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许多热门多人游戏仍然和我无缘,我既不能“吃鸡”,也不能“杀机”,当不了干员,成不了猎人……总而言之,Mac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局限性仍然相当明显。

随着回合数越来越多,Mac版《文明6》顺滑流畅的特点也会更明显,虽然我没做过750回合那样的极限测试,但至少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卡顿

Steam是各大游戏平台中Mac用户支持最好的一个。在“按平台浏览”下方的“Mac OS X”选项中,可以找到大量Mac游戏,而Steam十分方便的筛选搜索对Mac游戏同样奏效。四大名著“山、羊、桥、球”,Mac用户同样体验良好。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Steam上某些Mac版游戏与Win版设置有差别,而这种差别并不会在游戏介绍界面中体现出来。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在我趁打折购入完全版《文明5》时,Steam页面“语言”一栏里写明支持繁体中文,Win版也的确自带繁体中文,但我打开游戏进入设置时发现——Mac版压根没有任何中文!在坚持着用英文玩了几盘之后,我还是干脆去论坛上下了个汉化包……

但Steam也经常搞出一些给不懂足球的我推荐足球游戏之类的事儿

此外,macOS系统本身的一些问题也会对游戏造成一定阻碍。每次系统大更新,往往导致一大批游戏无法运行。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就急匆匆地来提醒:“千万别马上更新Catalina,否则很多Steam游戏就玩不了了!”选择了自动更新系统的我只能默默流泪。

至少在系统进一步更新、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的《文明5》是没法玩了

GOG平台对于Mac的支持也是相当不错的。除了能在主页上轻松找到Mac选项外,搜索页面的“操作系统”一栏中Windows、OSX、Linux这3个选项一目了然。由于秉持DRM Free原则(购买后无需激活或联网验证即可自由游戏)和更宽松的退款服务,在折扣合适的情况下,Mac用户从GOG上购买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较不方便的一点则是,GOG里很大一部分游戏并没有中文介绍,哪怕它们其实支持中文字幕。当然这是平台本身的问题,并不是Mac用户才会遇到,若不介意这一点,那么它对于有意购买游戏的玩家也形不成什么阻碍。

如果你用的是Linux系统,不妨也考虑考虑GOG

自上线以来就频发争议的Epic游戏商店,在Mac游戏支持方面大致还处在“有,但也就是有”的阶段。由于Epic商店搜索功能实在太糟糕,想在上面找到几个能玩的Mac版游戏就只能随缘——目前除了国服上线之初免费赠送的《粘粘世界》之外,我还没有凭借搜索在Epic商店里发现过Mac游戏。

Epic这个搜索真是一言难尽

相比之下,其他几家知名游戏平台对Mac用户的态度各有千秋。Origin虽然没有GOG一样对Linux系统开放,但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游戏,都有“方便快捷”的Mac版本。至于实际上能不能像Origin主页所说,“拿起一杯汽水,进入您所沉迷的游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Origin对Mac的支持也不错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在主机上玩育碧游戏,所以我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Uplay客户端完全没有Mac版。这甚至一度影响了Mac用户在Steam上正常运行育碧游戏。而在有玩家询问育碧“如何在Mac主机上安装游戏”时,育碧的答复是手把手教你“如何从Steam上买我们的游戏”……直到现在,Mac用户想使用Uplay客户端,还是要老老实实从Boot Camp开始。

真有你的,育碧。

不支持就不支持吧,那个“:(”的表情又是怎么回事

iPad和手机

手机与iPad应该是苹果在游戏方面的优势所在。不是说它的游戏数量和质量一定比Android高多少,而是至少对国内手机用户来说,用苹果手机和iPad玩游戏的体验会好上那么一些。

一位有志成为电竞选手的朋友曾经对我说:“玩游戏,苹果是标配。”理由是非常简单的“玩久了不卡”。虽然这只是他个人的结论,但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苹果手机的确适合玩游戏。

用手机和iPad,任何人都能从App Store里轻松下载到自己想要的游戏。在中国这个目前游戏市场全球第一、移动游戏又是绝对主流的环境里,玩手游几乎成为各年龄层玩家避不过的一件事。就我而言,手机和iPad既是休闲时间玩游戏的工具,也是工作时的测试机。它们的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最近上下班路上常玩的一个“受苦”游戏

丰富的游戏类型也让手机与iPad游戏在年轻人之外的玩家群体中流行开来。斗地主、麻将等传统棋牌游戏可以借手机与平板让中老年玩家足不出户地与朋友们“联机”,三消游戏也成了一部分中年玩家朋友圈秀优越的手段之一——这两条我的母亲都占了,并且乐在其中。某种程度上说,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让父母长辈也玩游戏”,而是令更多人直接或间接地更加了解游戏,与此同时,一直以来“消失”在主流玩家视野之外的人们,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Apple Watch

自2014年初代Apple Watch发售以来,触乐就关注过游戏在它上面的表现。早期Apple Watch游戏大多以移植手机版为主,而当初许多可以称之为“僵硬”的移植手法又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游戏的观感。比如我就实在不明白,像《植物大战僵尸》这种游戏原封不动地搬到手表上,到底要怎样才能继续玩下去……

2015年,触乐曾经集中对一些热门Apple Watch游戏进行了测评。就结果来说,哪怕没到“这玩意儿压根不适合放在手表上”的程度,肯定也没法吸引那些为了玩游戏的人特意买一块Apple Watch。当然,Apple Watch在设计之初优先照顾的必定不是游戏这一块儿。虽然有些App开发者也想在手表上体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却始终没能激起什么水花。

4年过去,Apple Watch更新换代,每一代似乎都更有强调健身、健康、休闲、工作辅助等功能的趋势。在我参加过的Apple现场体验活动中,工作人员更多向我介绍的重点,仍然是活动记录、心电图、经期跟踪(如果你是女性,这的确是个相当有用的功能)、备忘提醒,甚至是“和你的男或女朋友一起看会显得非常浪漫”的“星空”App——不是说它不好,但会重点推广这种并非“实用”的App也没多推几个游戏,或许能证明游戏在Apple Watch上的确进展不大。

这也就导致,如今Apple Watch上获得好评推荐的游戏——就是你打开搜索引擎,键入“Apple Watch 游戏”之后会出现的那种游戏推荐——很多还是几年前的那些,比如《Rules!》《RuneBlade》《Best Friends》,等等。这些游戏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了Apple Watch使用时的特征,人们不会长时间抬起手腕来玩游戏,所以游戏设计也以简单、轻松、放置为主。

4年前推荐《Rules!》,4年后推荐的还是《Rules!》,Apple Watch游戏的发展速度实在有点儿慢

此后,按照这种思路,还有不少手机、主机,乃至古早年代的游戏被搬上Apple Watch。比如“生命线”系列,这个在手机上曾经引发热潮的游戏,在手表上的表现甚至更好一些——游戏本身就只有文字没有画面,玩家与落难者之间的联系仅靠通讯完成,两条消息的间隔长短不等。这既规避了手表在画面上的劣势,同时又可以做到比手机更好的“即时提醒”。更重要的是,比起手机上“点亮屏幕、打开App、选择回复、退出去做别的事”的操作流程,手表在收到震动提醒之后,抬起手腕就可以直接看到提示内容并操作,就像你“真的”收到了一条消息一样。这种沉浸感似乎比用手机玩还要更强点儿。

你可以在手机版《生命线》里设置Apple Watch选项

还有像是《银河侵略者》,或者《Pong!》一类的游戏,操作进一步简化,从点击屏幕换成了旋转右侧旋钮。游戏本身都足够老牌,简单明了,手表上的复刻与其说是认真,更像是Apple工作人员里有这些游戏的粉丝,就想体验一把怀旧的感觉——这倒也不错。

也算是复古复到足……

Apple Watch上为数不多让人感到有所创新的游戏,同样是围绕着旋钮作文章。比如《打开保险箱》(Break this Safe)和《口袋大盗》(Pocket Bandit)。它们的游戏机制几乎一模一样:玩家通过旋转数码表冠(旋钮)来打开保险箱,转到接近的位置时,手表会通过声音和震动来提供反馈,就像你真的在转动一个转盘或者锁那样。区别仅仅在于《打开保险箱》是简单粗暴式的时间挑战,而《口袋大盗》增加了简单的故事、警察追捕和额外的防盗装置。

《打开保险箱》和《口袋大盗》玩法类似,都运用了Apple Watch独有的功能

这类游戏初见时的确有点儿耳目一新的感觉,合理有效地运用了Apple Watch的机能,用来打发一些碎片时间也相当不错。唯一的问题是,它们仍然无法吸引人们将“在手表上玩游戏”视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条新途径,正如我的同事在4年之前问出的那句“我们真的需要在手表上玩游戏么”那样。

如果让我推荐Apple Watch游戏,我的第一选择会是“生命线”系列,第二选择或许是《口袋大盗》。但我也知道,我恐怕很难让一个人——哪怕是一个真正的游戏玩家——从此对手表上的游戏感兴趣。他或许会觉得某个游戏好玩,但也就仅此而已。

Apple Arcade

如果你不只用手机和iPad上的App Store,而是偶尔还会去iMac、MacBook的App Store里看一眼的话,你会发现面向个人电脑的App Store使用体验远称不上好。尽管苹果一再表示“我们会改善”,但其中的游戏——尤其是大型游戏——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难与其他游戏平台相比。从我的经验来看,反正我是没在电脑App Store客户端里买过任何一个3A游戏,哪怕是独立游戏都很少。

不过,身为一个“苹果全家桶”用户,我却很难不关注Apple Arcade。Apple Arcade上线之初曾经让不少人觉得迷惑,其中也包括我,哪怕在推荐里曾经写过“苹果每次要‘重新定义’什么,至少会做出一些实事”这样的话,也不免觉得自己当时有些乐观,难保被当作“果粉”,有尬吹之嫌。

如今看来,上线将近一个月,Apple Arcade算是在稳步推进,游戏数量从71个增加到了80多个,期间有新独占游戏不断进入,也有些游戏跨了平台。在整体游戏质量有所保证的前提下,Apple Arcade倒是并没有像宣传时那样“用游戏重新定义游戏”,不过也体现出了诚意,可以逐渐站稳脚跟了。

在iMac上玩Apple Arcade游戏体验极佳

让我相当喜欢的一点是,Apple Arcade中大部分游戏都支持在iMac和MacBook上运行,有些游戏甚至在手机上“不太行”,非得要Retina屏幕和5K分辨率才能真正体现出优秀之处。例如节奏游戏《Sayonara Wild Heart》,根据买了PS4版、用索尼电视玩的拖泥钱老师反馈,PS4加“大法”电视的效果也不如在iMac上优秀,很可能游戏开发时就考虑到了iMac用户。

作为Apple Arcade首发游戏,这样做无疑在iMac和“全家桶”用户中拉了不少好感。以往只能用于工作,玩游戏时候往往要“吃灰”的iMac和MacBook,从此或许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另一个很有特色的Apple Arcade游戏,利用空间转换的解谜手法有独到之处,但它不太适合恐高症、3D眩晕、密集恐惧症人群

结语

总而言之,一直被认为不太适合玩游戏的Mac设备(除了手机之外),实际上基本能够满足游戏的需求,一部分游戏的流畅程度和整体体验甚至优于PC。但它的适用范围也的确有限,如果具体到某一个游戏上,那么“没有Mac版”足以成为玩家放弃Mac的理由。

但另一方面,随着更多游戏对Mac的支持,以及独占游戏数量逐渐增加,Mac设备在画面、流畅度、操作上的优势也会逐渐提升,甚至会出现专门迎合其配置而开发的游戏。就这一点来说,苹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许仍无法与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脑分庭抗礼,但未必不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至少,对于我们这种“全家桶”用户来说,也该有更多的好游戏玩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