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古代故事:不朽得文论著作《文心雕龙》(上)

2020-11-25 18:55:01
相关推荐

《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

它是一部指导文章写作的书,也是一部谈论文学理论的书。《序志》篇一开头就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明白地说《文心雕龙》之作,是讲如何用心写好文章。因此,我们读这部著作时,处处感到有很强的实践性。从全书的结构安排,从各篇中的具体论述,都能感觉到这一点。所谓指导写作,还包含着纠正当时不良文风的用意。《序志》说:“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架蜕,离本弥甚,将遂讹滥。……于是溺笔和墨,乃始论文。”刘勰认为当时文人追求新奇的心理太重,因此产生了过分注重表面雕画、浮薄不正的文风,背离了文章的根本。《文心》之作,目的之一便是企图揭示根本,纠正不良倾向。当然这只是指导写作的内容之一,我们自不能执此一端去理解全书。有不少地方,还是总结写作的基本法则,指示一般的写作方法,并不是处处指斥时人的。

同时,《文心雕龙》不止于讲具体的文章作法,许多地方具有理论意义。综观全书,我们感到刘勰努力把有关文章的一切前人论述都网罗无遗,并加以自己亲切的体会、深人细致的分析,再按自己的意图,组织成为体系。人们常说《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其大就大在包罗有关文章写作的一切内容,当然是在刘勰那个时代所能有的“一切”;而精则主要在于分析的细致深入。《序志》篇说“锉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刘鳃有意识地“弥纶群言”,即融会前人所说,将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加以折中。前人有关文章的论述,当然有不少涉及文学理论,再加上刘勰的深刻阐发,这样,《文心雕龙》就具有了浓厚的理论色彩。

刘勰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谈具体的写作法则,而是力求将有关文章的一切命题、一切知识作一个全面的总结,这种著述态度,与他的人生观、力求以著作垂名不朽的思想密切相关。上文第一章说过,刘勰将《文心雕龙》的写作视为精神、生命之所寄;那么,当然不容苟且随意,不肯浅尝辄止。唐代刘知几《史通自叙》将《文心》与刘安《淮南子》、扬雄《法言》、王充《论衡》、应劭《风俗通》、刘韵《人物志》、陆景《典语》并列,隐然有视之为子书之意。刘知几认为,那些著作内容广博,具有辨证群言、品藻今古的作用;而《文心雕龙》则是一部在辞章领域中裁断众说、树立标准的圆通博大之作。这样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能给我们以启发。古人立言不朽,往往或立志于修史,或属意于子书。子书常是荟萃群言而加以品评,从而揭举作者自己的意图,“以立意为宗”,具有学术性质。汉代王充、晋代葛洪,都有重成部的学术著作而轻视诗赋小文的倾向。建安时曹巫和梁朝萧绎虽然重视、爱好诗赋,但也还是要著子书曹王著《典论》,萧绎著《金楼子》)。当然,众多的子书质量高下不齐,有的较有系统,有的颇为散漫,但其作者都是以成一家之言自居的。应该说,刘勰著《文雕龙》,也是自视为学术著作的。

总之,《文心雕龙》是一部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著作,二者结合得十分紧密。而其论述问题的归结之处,往往在于写作实践。书中不少篇章,都从理论阐述切人,而后论写作之道。例如《神思》,先论作家艺术思维的特点,后言如何做到思路通畅;《体性》先论作者主观因素与文章风貌的关系,后言如何求得优良风格和掌握多样化的风格;《通变》先论在前人作品基础上求新求变之重要,后言如何正确地求新变。这些问题—艺术思维问题、风格问题、继承发展问题,以今日眼光视之,都富于文学理论色彩;而刘勰都要从理论到实践,联系到写作。至于论文辞修饰、论篇章结构等等,当然就更具有实践意义了。应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但不是就事论事谈写作,而是有意识地赋予理论意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作家们的写作经验出发,上升到理论,又时时注意对写作实践的指导。从全书结构安排,也足以见出此点,下文将会谈到。

关于《文心雕龙》的性质,这里还要谈一下所谓“文”的问题。“文”,不能理解为今日所谓“文学”,而是指文章。这也还不是我们今日所说的“文章”。今日说到“文章”,往往指单篇作品,不包括成部著作,又往往不包括诗歌。这大约是因唐宋以后诗文对举而形成的印象。但汉魏六朝所说“文章”,乃是指一切形诸文字的作品。不论是单篇抑或成部著作,也不论是诗歌等韵文还是不押韵的作品,都可称为文章。那么,为什么说不能理解为今日所谓“文学”呢?因为说到文学,尽管它包括种种体裁,尽管人们对它还难有一个一致同意的定义,但富于审美意义,能给人审美愉悦,总是其不可少的特征。一般说来,应用文、公文,今人是不把它们视为文学作品的。但汉魏六朝时所谓文章,却是将各类公文、实用性的文字全部包括在内,并且占颇大比重。试举文学批评史上一些著名作品来看:曹巫《典论·论文》举出四科八体作为“文”之代表,即奏议、书论、铭诛、诗赋。最具有审美性质的诗赋只占四科之一。奏议、铭谏、诗赋是单篇作品,“书论”则指单篇或成部的论说性文字。曹巫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这句著名的话,若理解成曹巫将一般写景抒情的诗赋都视为经国大业,那是未必符合曹巫原意的。其实“经国之大业”主要是指那些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性文体而言。陆机《文赋》举出诗、赋、碑、诛、铭、箴、颂、论、奏、说十种文体。

碑沫以下,也主要是实用性文体。赋末论“文”之作用,说是“众理之所因”,即一切内容(“理”)藉以表达的工具;又说“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云云。显然在陆机心目中,“文”的范围极广,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文章、经典和子史著作,当都包括在内。至于与《文心雕龙》大体同时而略后的昭明《文选》,只选录单篇文章,不录经史子著作,而且萧统在《序》中明言史书与“篇翰”不同,子书不以能文为本,又说所选录者重在“沉思”、“翰藻”,在“错比文华”、“综辑辞采”,确实是比较简括地反映了对于文章审美性质的认识,但那并非给“文章”下定义。不同于“篇翰”者,不以能文为本者,也仍然是“文”,是“文章”,只是算不上萧统心目中的漂亮文章而已,并未被逐出“文”或“文章”的概念之外。清人阮元所谓“昭明所选,名之曰‘文’,盖必‘文’而后选也,非‘文则不选也。经也,子也,史也,皆不可专名之为“文”也乃有激而发,而实在易滋误会。阮氏说:“必沉思翰藻,始名之为文,始以人选也。”“始以人选”,说得大体不错;“始名之为文”,则未免武断而不严密。总之,《文选》也并不与当时“文章”的概念相抵悟。《文心雕龙》之“文”,也是这样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试看书中第六至二十五篇(即通常所谓“文体论”)所论及的文体,单从篇名看,就有三十多种,与《文选》大致相同。这三十多种文体中,大部分也还是公文或其他实用性文体。《书记》篇中所言及者,甚至有家谱、户籍、药方、契约、注释等等,可见其范围之广。三十多类中,《史传》、《诸子》论史书、子书,乃成部著作,其他是单篇作品。总之,在刘勰心目中,凡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都是“文”,都是“文章”。这与汉魏六朝的通行概念是一致的。家谱、药方之类,一般文论或选集当然不会齿及或人选,而刘勰著书,意欲笼罩“文”之全体,故虽也视之为“艺文之末品”,却还是要提上一笔,以示其书之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挫折作文600字记叙文 最难忘的人作文600字 我与经典同行作文 our school英语作文 一棵小树作文600字 2003高考作文题 原来这就是幸福作文 寸草春晖作文 三年级作文字数要求 走向另一个自己作文 我们班的流行风作文 关于剪窗花的作文 动物作文200字小狗 寒假见闻作文4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300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关于家务劳动的作文 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作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作文 冬天优秀作文600字 倾吐心声的作文 我想对你说作文100字 感恩有你作文400字 粗心的我作文400字 凡人小事的背后作文 淡泊名利的作文素材 从未止步作文800字 遇见友谊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