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面对李绂求助 李卫为什么心不在焉掏耳朵?

2020-11-26 02:05:01
相关推荐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34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刚刚即位不久,就发生了震惊朝廷上下的科场舞弊案。

在这场科举考试中,主考官是张廷璐,副考官是李绂。李绂闲逛伯伦不归酒楼发现端倪,先找张廷璐商议停考被拒,随后找到了三王爷胤祉,再然后就找到了刚刚回京述职的李卫。

可是等二人进屋对话之时,李卫却坐姿吊儿郎当,还当着李绂的面掏起了耳朵,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34期:雍正王朝:李卫面对李绂求助,前脚还在寒暄,后脚咋掏上了耳朵?

一、

如果有人问,当今社会最公平的事情是什么?

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件事,那就是高考,这是唯一一场不靠权势,不靠金钱,不靠脸蛋,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跟那些二代们竞争,并有取胜机会的战争。

虽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地域问题,比如考题问题,比如加分问题,但并不妨碍高考作为普通人翻身的一个最快,最有效途径。

同样,在中国近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维护制度的公平是历朝历代均十分关注的事情。据考证科举制是隋炀帝杨广,也是杨角风的本家皇帝开创的,取代了以前官员一直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的局面。

普通民众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科举,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实现阶层跳跃,正所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而《雍正王朝》中,李绂跟李卫的关系,就类似于我们现在,一个是小学没毕业的小伙子,一个是博士毕业的老学究,俩人通过不同的路子,进入到了官员阶层。

李卫大字不识几个,自然无法融入到学问圈(清流),李绂自命清高,也必然不会瞧得上李卫这种野路子的人。其实不仅仅李卫,田文镜也非进士出身,是监生的身份,一步步做到河南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务,李绂同样瞧不上。

既然瞧不上李卫,为什么还要求助于他呢?

二、

李绂是通过科举考试才进入到官员一列,因为读书好,好读书,所以对文学一块颇有造诣。在康熙朝因为编撰《古今图书集成》而受到康熙帝的表扬,在《雍正王朝》中,则给安排到老三胤祉手下了。

李绂有两大特点,一是保护读书人的利益,二是维护读书人的脸面。因为他就是受益于科举,所以对于科场舞弊痛恨至极,要维护公平,保证科举取士不掺假,以便保持清流派的纯正血脉。

这也是他执意要揭开科举舞弊案真相的原因之一!

后来他弹劾田文镜,其实也是出于考虑维护读书人阶层利益,虽然他嘴上说着是争口气,是要脸面,其实都是利益。还记得他在伯伦不归酒楼买的答案吗,那可是整整七十两银子,要知道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一百多两。

后来他给三王爷送鸡血石,那可是至少价值二千两银子,三王爷还说那个士绅不亏:

“李绂的一篇墓志铭,换他这方鸡血石,他也不亏呀!”

这其实就是清流派的利益输送网,就像当今收藏某某人书画,你以为真的值那么多钱?他买的不过是画这幅画的人手中的权力罢了。

正是由于这种阶层利益原因,李绂跟其他派别的人沟通不多,比如八爷党,比如亲皇派。但是他要揭开科场舞弊案,自己不过是一个副主考,主考张廷璐又直接拒绝了他的停考建议。

无奈之下,他找到了三王爷胤祉,之所以找他,就是因为三王爷胤祉是实际上的清流派领袖,李绂的真正靠山。整条清流派利益输送链的最后一环,就是三王爷胤祉,这也是鸡血石最终进了他腰包的原因所在。

三、

三王爷胤祉等到李绂来找,知道大事不妙,如果不为清流派做主,不维护读书人的利益,那么自己读书人首领的地位就不保。当然,维护科举公正也是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况且科举舞弊历来是杀头的罪,一旦暴露,李绂作为副考官,小命不保,但如果自己出面,问题也比较大:

首先,自从雍正帝即位之后,他一直想明哲保身,隐藏自己是清流派幕后大佬的身份。在朝廷也没有具体的职务,更没有什么实权,自己想管,也力不从心。

其次,雍正帝多疑,自他即位之后就着力推行几件事,而前两件事,清缴户部欠款啊,铸造新钱啊,都闹了笑话。所以对科举取士非常重视,一切都是自己亲办,出了这么大的疏漏,必然是皇帝这边出了问题,直接去找他,或者自己去查舞弊案,无异于捅老虎屁股。

当然,更重要的是,三王爷胤祉没有兵啊,没有兵,又是这么大一个案子,背后还不知道是谁在主使,两眼一抹黑,搞不好自己都得栽下去。

万般权衡之下,三王爷胤祉立马就想到了一个合适人选,他就是李卫,为什么是李卫?

首先,李卫是雍亲王府出来的奴才,绝对忠诚,又深得雍正帝信赖,他来办,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李卫年轻,做事常不按套路出牌,但是雍正帝对他的容忍度高的多。连张廷玉这位重臣,就因为后来弹劾张廷璐的折子上的慢了,就被拉去看行刑,更何况李绂了。而李卫就不同了,夜访小媚仙,大牢里揍人等等,都没事,就像在单位里,年轻小伙子犯个错,都是可以原谅的,但是老人犯低级错误,这就难以接受了。

关键是什么呢?

关键是李卫刚好有兵,前面查封诺敏一案时,就是李卫出的兵,按照剧中说法,他应该是从布政使的任上到京述职,并赶赴江苏巡抚之前。

四、

翻了一下历史书,这时候的李卫应该是在江南缉拿私盐,还抓获并策反了大侠甘凤池:

“世宗即位,授直隶驿传道,未赴,改云南盐驿道。”

虽说这个官不大,算是个三品官吧,但权力大,至少李卫带着兵在江南转悠,江南的那些官员都得听他调遣。

此时的李绂已经是直隶总督了,是正二品大员,就算李卫此时是江苏巡抚,也不过是从二品,李绂大他半级。在过去那种等级观念很强的时代,李绂去求李卫,是非常不情愿的,也是掉面子的一件事。

这让杨角风想起了十八年前,韩寒的“光明顶之战”,韩寒,鼎鼎有名,当年通过新概念作文突围并退学。引起了众多学者不满,为了拯救这名少年,他们打着“替天行道,除魔卫道”的伟大旗帜,群起围攻韩寒。当时几乎判了韩寒死刑,谁曾想到2010年韩寒登上了《时代周刊》,2014年成为了一名导演,他还是一名赛车手……

言归正传,此时的李绂,就像当年的六大门派中的一派,却要求助于毛头小子张无忌,实在是不甘心。

但为了心中的正义,同时也为了自救,他不得不低下头求助李卫。

李绂为了见李卫,先是砸门,人家管家不认识他,不让他进,他就叫人拦住管家,硬闯。进到内院,兵士又拦住他,说李大人在写奏折,不能被打扰,李绂笑道:

“不识字,写什么折子?赐进士出身,内阁侍读大学士,现任副主考李绂来了!”

你猜李卫听出点什么来了没?

他猴精猴精的,尤其耳朵最灵,别忘了当年夜宿江夏镇,就是他救了四爷一伙人的命。李绂弄了这么多头衔挂在嘴上,生怕自己身份跟不识字的自己相同,他心里会舒服?

五、

所以,李卫出来后,马上就开始寒暄:

“李大人,哎哟,李大人,您怎么到这来了?”

不等李绂说话,又当着众人的面给戴高帽:

“认识这是谁吗?这是大清官啊,这是读书人的领袖啊,李大人,您到我这来,这是给我李卫面子……”

等到李绂说明来历之后,李卫突然就180度大转弯,收掉了笑容,反而悠闲悠闲地掏起耳朵来。作为从小在雍亲王府学规矩的李卫来讲,此举相当不礼貌,显然是刻意为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李卫前面的话全都是讽刺,既然你是进士,又是什么大学士,还是副主考,怎么求我李卫这个大老粗了?

其次,他本以为李绂能说出什么高妙的方案来,结果发现就是一个读死书的人,圣人的书用来读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等耳朵也掏好了,李绂也说得口干舌燥了,李卫悠悠地来一句:

“李大人,我觉得你的想法不对啊。”

再次,其实李卫掏耳朵的过程,就是动脑筋的过程,就像我们看《聪明的一休》,一休每次动脑筋前都要盘腿坐着划拉划拉脑袋,静坐。把他的古灵精怪都拍了出来,毕竟回伯伦不归酒楼抓人,人早跑了,肯定得去考场抓现行啊。

最后,李卫此举可以说是对李绂的一种态度体现,以表达对李绂无理闯门的回击。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这个“礼”不仅仅是指礼物,更是指礼貌。李绂的态度哪像是求人办事的态度啊,不带礼也就罢了,还跑进来大喊大叫,讽刺李卫不识字,不用写奏折,你倒是会写奏折,可是办不了正事啊!

果然,听完李卫的高论,李绂一拍大腿,对啊,是应该包围考场,惭愧啊,惭愧!

一听李绂说出了“惭愧”二字,等于是认同了自己,李卫高兴了,算是原谅了李绂,也是一拍大腿:

“把那些兔崽子们都叫起来,抄家伙,跟着老子我拿人去!”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