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荐读」17岁男孩母亲面前跳桥自杀!父母教育出了啥问题?

2020-11-26 02:30:01
相关推荐

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一名女子因没能抓住他而跪地痛哭……相关视频上传网络后,引起广泛关注,并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微博热搜榜

这段拍摄于4月17日的现场监控视频显示,在车流中,一辆白色小轿车打着双闪停在路中,一名女子从轿车左侧进入主驾位置。数秒钟后,有人从轿车左侧走出,然后快跑至桥边纵身跃下。女子紧随其后,试图将其拉住,但未果。

视频中,女子的手曾触及孩子的腿部。男孩跳桥后,女子跪倒、捶地、悲痛欲绝。

▲视频截图

上海相关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跳桥者是一个17岁男生,系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视频中的女子系其母亲,跳桥前,该男生曾与其母亲发生口角。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上海某职业学校也向记者确认,4月17日晚,该校确有一名17岁男生跳桥身亡。

父母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悲剧引发网友关注,很多人倍感痛心。

我们无法知晓一个17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我们也无法体会一个母亲,亲眼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从桥上一跃而下生命终结,内心是如何煎熬。

我们都是旁观者,孩子的离开和一个家庭的破碎已经成为悲痛的事实。我们不去指责这位母亲可能用了怎样错误的沟通方式,更不应该去指责这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极端”……毕竟,我们也不知道那天、那对母与子之间发生过什么。更何况,这样的事件背后,远不是哪一个父母和哪一个孩子的问题。

但是,我们希望透过这件事,反思一下很多已知和常见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希望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多少中国学生,最怕老师请家长

很多中国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哪怕他们已经长大成人离开校园,当他们回忆起小时候的上学时光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恐惧:害怕老师请家长。

只要老师不给父母打电话发信息,那就是岁月静好。只要老师一说“让你爸妈来学校一趟”,那就是晴天霹雳。

因为很多孩子知道,不论自己做了什么,不论自己有没有闯祸,家长来到老师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多半是对自己孩子的批评甚至打骂。

曾经有太多这样的事例:

A被请家长了,他爸爸怒气冲冲赶来,先给站在老师办公室门口的孩子一脚踢开,或者拉起来再拧耳朵、手臂。打骂一番后,再进到老师办公室赔礼道歉。B被请家长了,他爸妈来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认真听老师讲述了事情经过,并保证回家不打骂孩子后,领着孩子走出了办公室。然而刚走到校门口,夫妻二人开始又是厉声呵斥又是手脚并用,将孩子边踢边带回了家,到家后又是一顿毒打。

不论是A还是B,在家遭受完毒打和谩骂后,还要跪着忏悔,听父母哭诉“养你多不容易”“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我一天天累死累活还不是为了你”……

多少中国父母,不会好好说话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句话被有些中国家长精准应用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中。

“你自己没问题人家为什么来招惹你”“你不打他他能打你吗”“人家主动挑衅你就不能直接走开吗”……

就像上面说到的请家长,很多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第一句话多是问孩子“你又给我闯了什么祸”,而不是“孩子你怎么了”。

而当孩子在学校发生矛盾甚至是遭遇校园暴力后,一些家长也不会第一时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真听孩子的心声。

有人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

初中时自己因为一点小事被请家长,他爸爸到学校后,先拳打脚踢对他“教育”了一番。等到老师回来时,他已经蹲坐在墙角瑟瑟发抖,脸上泪水混着灰尘,又不敢哭出声。

但其实,当时这位老师只是在作文中看出他缺乏关心,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才想着特意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好好沟通,希望家长平时能多关心一下孩子。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一直是很多家庭奉行的教育铁律。但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他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想要的沟通方式究竟是什么呢?少有人关心。

多少中国孩子,只能想到用死解决问题

那个17岁的孩子跳桥后,很多人不禁发问:这个孩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绝望,才有勇气想到一死?

其实,这个孩子未必能有多绝望。或许他只是想停止眼前某种令他难受的状态,而他能想到的解决途径,只有一死。

死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停止那么简单。

曾经有这样两个类似惨剧:

一个孩子在寒假期间,父母每天催他做寒假作业。于是有一天,这个孩子选择了跳楼自杀。一个孩子想去同学家玩,但征求父母同意未果,也选择了跳楼自杀。

一个是做作业,一个是想去同学家玩,在很多人眼里也许觉得这能有多绝望呢?但可能最后却成了一个致命的导火索。

某个综艺节目曾播过这样一个画面: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没有打骂,但是一直在说这件事。吃饭时在说,看电视时看到某个相似情节时也说,家里来亲戚了聊到孩子的问题时又在说。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爆发了,哭着大喊: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再说了?!

在孩子看来,他是做错了,他也认错了,承诺再也不会那样做了,但父母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耳边不断提起。他能想到的,可能就只有用死亡来停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多少家长倾注了所有心血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忘了去听一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可是,父母就容易吗?

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是为人父母,他们曾经也是孩子。

也许由于时代、年龄的原因,有的父母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孩子也没法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

但是,一个生命产生的过程既是艰辛也是美妙的,成为一家人并开心地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父母要多体谅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要多体谅父母。暴力和责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让问题恶化甚至衍生出更大的悲剧。

但不管怎样,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可以超越生死。要知道,能成为一家人,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调研发现,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风险,过半有不同程度焦虑问题,经济、职业、学业是青年的三大压力源……

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

1、父母应注重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2、父母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孩子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学会寻求专业帮助。

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比如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

4、知晓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调试策略,如人际交往技巧、学习适应策略、考试焦虑调整技巧等。

应对抑郁,可以这样做

1、同信赖的人谈论感受,多数人在与关心他们的人交谈后都会感觉好一些;

2、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3、常与家人朋友联系;

4、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

5、坚持规律饮食和睡眠;

6、避免或限制酒精摄入,这可能加重抑郁。

如患抑郁症,请及时寻求帮助

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的离开

是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永恒的伤痛

希望这样的伤痛不再发生!

本期编辑:胡程远、赵雅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关于诚信的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 一年级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 努力奋斗的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题目 长城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描写雪景的作文 过新年的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600字 写事作文300字 打屁股的作文 父爱作文 初中作文600字 家乡风俗的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 作文纸条 暑假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