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眼中的“道家”文化

2020-11-26 02:45:01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处于先进之列。在世界近现代,随着西方器用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中华文化在自然、人伦等方面的形上思维以及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直觉体认,仍有不少先进的内容,特别是当现代科技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和世界难题时,人们转而把目光投向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以寻求解决的途径。

在这种情况下,发掘中华文化的先进内容并促使其与时俱进以实现其现代价值,便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鲁迅先生曾在80多年前说过:“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道家是自然哲理之学,具有极高思辨性。

道———哲理性的最高思维范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其对道的论述兼有两重性。一方面,“道之为物”,“有物混成”,似具唯物属性;另一方面,“无状惚恍”,“无物之象”,又似具唯心虚构。

后来庄子又提出“物物者非物”,即认定使万物成为万物的那个“非物”就是“道”,它是“自本自根、生天生地”的本原。道家把道作为最高实体范畴,用以标志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及其变化的总规律,在哲学思维水平上是一个总结性的提高,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思维水平。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而构成万物的原始物质是“气”。万物都禀赋了“道”而成“德”,又禀赋了“气”而成“形”。万物的生成源于道的流转与气的聚散,其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既强调“道法自然”这一以自然为法的宇宙最高原则,同时也强调“天人合一”这一基本原则。

庄子在《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物和我们同生于“道”,因而天地万物与我们相统一,“天人合一”就是要人与天地相协调、相一致。在天人关系中,人道要服从天道,最后都要服从于自然,正如庄子在《在宥》中所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按“道法自然”而无为的最高准则行事,“天人合一”就会达到一种最佳化的协调一致。

道家崇尚自然,提倡无为,贬斥有为,鄙视人为,是其自然主义传统的主要内容。

道家文化与儒佛文化共同撑起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文化虽不像儒家入世文化那样作为主体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出世文化那样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却以其哲理思辨的幽、远、深、玄吸引着人们不懈地精研深究,现代社会不仅需要道家智慧,而且需要实现道家智慧的现代价值。

我国道家早期的炼丹术,实际上培育了中国早期化学和医学的萌芽,而内外丹的创立又直接和医学养生密切相关,至于道家在美学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借鉴作用。

道家十分重视人的生命,老子曾提出“长生久视”的概念,但长生和久视是一个矛盾统一的命题,自黄帝以来,不计其数的学者为实现这个理想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和牺牲。

几千年来,中国医学无论在辨症施治、医药临床,还是在针灸推拿、气功经络等方面,都曾经高度发达,有的领域至今世界领先。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只要把中国医学同现代科技相结合,同西方医学相结合,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此外道家内丹学对气功、养生、内分泌调节等都有独到见解和效果,应当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道家还十分重视美学和艺术的探究。

一般认为,先秦老庄以道为美的形而上本体,以气为艺术生命之活力,以妙为审美的基本着眼点,以得意忘象为美的表现方法,以贵自然、尚朴素、意无穷为美的标准和传统,这些都为中国美学和艺术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深刻影响到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散文、雕塑、建筑、戏剧、小说、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

时至今日,道家有关美学和艺术的观点和论述,仍然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有益借鉴。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和儒家有某些共同的地方,但道家更强调人类来自于自然之天,强调人类以自然之天为生存的依托,二者息息相关,人应当爱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可破坏天人之间的和谐。

正如道教经籍《西升经》所称“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所以世间万物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由此体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道家还主张“任物自然”、“因应物性”,让所有的自然物“自足其性”,使生物的多样性得以维持,这实际上已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系统性生态观,这是人类赖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今世界,伴随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发展,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正面临资源锐减惊人、环境污染严重、物种消失加快、持续发展堪忧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道家所展示的洞天福地美景,流传的有关洞天福地时空隧道的传说,使人们为之心驰神往,也激励人们去创造一种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环境,以促进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地向前发展。

“天人合一”在实质上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转而向东方文化寻求解决办法的一缕曙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作文300字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大全 快乐的一天作文一年级 原来什么一直在我身边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件事600字优秀作文 三年级描写人物的作文300字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1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作文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作文 熟悉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左右 三年级三百字的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100字 温暖的那一刻作文600字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200字 惊喜的那一刻作文开头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整篇 惭愧的那一刻600字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400字 我有一个小秘密的作文 作文难忘的那一刻500字 越来越什么的我作文800字 假如我有超能力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题目写错了扣多少分 三年级作文 我的同桌 四年级的作文300字 玫瑰花作文三年级 三年级写石头的作文 品它千遍也不厌倦作文800字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