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家文化和孝道文化的生命力

2020-12-25 06:45:02
相关推荐

[摘要]“天、地、君、亲、师”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根深蒂固,对天地的敬仰、对自然的敬畏由来已久。+

中国传统里,孝道文化在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中兼而有之,而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展开。

道家文化(资料图)

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

汉代之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鱼。”国家如此、家庭亦然,国家和家庭都需要一个安宁祥和的发展环境,当一个国家政局不安宁的时候,他的发展往往是举步维艰的。唐朝是第一个明确地将道教至于佛教之上的朝代。因为唐皇室的统治者姓李,所以他们尊崇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李耳,自称为老子的后人。不忘根本,以孝治天下,这就是中国传统思想。

治大国若烹小鲜(资料图)

魏晋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三教合流。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受到外来佛教的冲击,而儒家文化作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本决定社会价值观的走向。

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思想精华,相生相灭,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

儒释道的合流(资料图)

道家所倡导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论、物有物性”的法则,就是说:“有天道,日月星辰是运动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环的;有人伦,就要有尊卑和长幼。老子曾讲过:“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伴。功名存于心,创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创烦恼之情增”。这就是老子对人规范的行为准则。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对老子的所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老子在论述人情世故中也有精辟之道,值的借鉴。老子说:“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论和谐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易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老子的这些观点,对当今人与之间的交往有绝对的指导作用,很值得我们借鉴。

天道永存(资料图)

道家文化以最简短的文字阐述最深奥的道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先民智慧的沉淀。比如“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等。老子这位先贤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道家给我们的智慧仍然受用至今。道家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顺应遵循自然法则。这一点在饮食起居、医疗养身、农作物生长培育等方面都非常重要。自然规律是一个不能违抗的法则,否则只会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它是生命和事物酝酿的必要阶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生命的孕育、四季的更替、潮汐的涨落、月亮的阴晴圆缺、太阳的东升西落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而大自然的规律给我们带来风雨日丽、寒暑交替。让我们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伤春悲秋,秋收冬藏也都是自然规律的一种折射。

道家的孝道文化

而道家的孝文化与儒家的十三经《孝经》又有相通之处,孝文化小到家庭来说,是长辈对晚辈的要求;大到国家来说,是君王对臣民的要求。孝文化强调是一种责任、感恩、回馈,反哺。孝文化使一个家庭充满温情,一个家族充满凝聚力,一个国家老有所养、老有所归。他不仅是人伦的需要,也是社会政治的需要。他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的稳定,让人们看到希望,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华孝道(资料图)

自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博士的设立,儒家思想垄断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地位。十三经到宋朝逐步确定完善,唐代的科举考试,孔颖达注疏“五经”,这使儒家经典成为学子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有的人甚至皓首穷经。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是学子们能否科举成功的重要原因。到唐代唐玄宗李隆基融合今古文两家,亲自为《孝经》作注,并命元行冲作疏,颁行天下,郑、孔两家之注逐渐消亡。可见孝道文化在唐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孝廉、孝道一直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将这种爱延续推广去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在家父慈子孝、在外忠君爱民,社会形成一股良好向上的风气。

天、地、君、亲、师(资料图)

“天、地、君、亲、师”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根深蒂固,对天地的敬仰、对自然的敬畏由来已久。然后近代以来人们宣扬开发自然、征服自然,这引起了巨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受到了巨大的惩罚。2015年,中国环境治理,要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要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7年环境治理又被誉为重中之重。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给我们无尽的智慧和启迪,它长盛不衰有着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作文 冬天的景色作文200字 小事不小作文600字 游锦绣中华作文 快乐的一天作文200字 介绍朋友的英语作文初一 高考作文注意事项 环境健康杯作文 写物的作文250字 快乐的假期作文300字 爸爸的自画像作文 我的爸爸三年级作文300字 四年级作文字数要求 这就是幸福作文500字 五一劳动节作文500字 感恩父母的作文300字 找回自信作文600字 游玉皇山作文 五年级作文神奇的探险之旅 遇到困难不放弃的作文 生活如诗作文 三思而后行作文素材 学会等待作文600字 韩寒高考作文 我向往的初中生活作文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作文 英语作文要空两格吗 安徽省高考作文题 最后六一儿童节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