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流沙河:我本成都旧时少年郎 携一身诗意归去

2020-11-26 04:30:01
相关推荐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这首《理想之歌》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不仅诗歌朗朗上口容易背诵,而且因为这首诗歌,我们还学会了顶针手法。当初老师介绍作者生平时,总觉得这个名字大概是来自《西游记》里面的流沙河,实际上是天大的误会。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人,是著名的诗人、作家和书法家,过去的岁月里,流沙河先生笔耕不辍,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比如诗集《流沙河诗集》、短篇小说集《窗》、诗论《台湾诗人十二家》等。

至于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笔名,也是大有缘故的。“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于《尚书·禹贡》中的“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又因为中国人取名惯用三个字,所以又缀上一“河”字,跟很多著名作家一样,流沙河的真实姓名很少人知道,但是“流沙河”三字却是足够响亮。老先生这辈子披荆斩棘,为文学做了不少贡献,但是在流沙河自己看来全然不是这回事,他把文学工作看成是一种馈赠,自己从中获得愉悦。

他曾说过:“感谢古老的汉字,收容无家的远行客。感谢奇妙的汉字,愉悦避世的梦中人。”只是很不幸,这样可爱的老先生,晚年缠绵病榻。11月23日15时45分,流沙河的亲属告知媒体,流沙河先生与世长辞。而在此前,不少媒体谣传流沙河去世,他的儿子余鲲亲自出来辟谣,“现在父亲血压非常低,心跳还有,人处于深度昏迷当中”,但同时表明流沙河基本在抢救的末端了,如果到时他心脏停止跳动,亲属会同意放弃。据余鲲所说,流沙河病发原因是喉癌晚期,发现较晚,没有来得及做手术,引起了别的并发症。只希望先生在天堂没有病痛,诗意地活着。

回顾老先生一生,也算得上是传奇经历了。《南方人物周刊》对流沙河的评价是:流沙河的人生在18岁那一年被分为两截。前半截属于“旧社会”,后半截则颇为波折:50年代小露锋芒的青年诗人,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被毛泽东4次点名的钦定“大右派”;80年代的明星诗人、作家;今天的训诂学者,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和辩护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流沙河与文字结缘得非常早,1931年11月11日在成都出生,1935年迁回城厢镇槐树街老家,彼时他不过4岁,却已经开始研习古文,做文言文了。1947年春,流沙河就读于四川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作为一个热爱文艺的男青年,兴趣迅速转向了新文学。

1949年秋,他以高分考进四川大学农化系,但是立志从文,就读半年后就离校投身“创造历史的洪流”,1957年1月1日,创办了《星星》诗刊,是新中国第一个官办诗刊。但很快就因为《草木篇》被划为右派,《星星诗刊》也不得不停刊,他只能滞留在成都做多种劳役,劳动之余才能攻读古籍。1966年又被押回老家,锯木六年,钉箱六年,监管劳役前后共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流沙河虽然颠沛流离,不得不劳作,却依旧没有放弃文学,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译有美国中篇小说《混血儿》,通读了《史记》三遍,还留下《情诗六首》《故园九咏》两组小诗和《唤儿起床》《故乡吟》等几首小诗。

十年浩劫结束后,流沙河得到平反,被调回四川工作,而且《星星诗刊》也得以复刊。复刊后,流沙河专门开了个专栏,台湾现代诗也因此传入大陆,渐渐为人所知。而正是因为流沙河的欣赏和推介,著名的“爱国诗人”余光中在大陆有了广泛的知名度。流沙河和余光中两人兴趣相投,互通书信,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留下不少佳话。

流沙河先生的的一生都浸泡在文字中,早年怀着一腔热爱写诗,创造出不少佳作,后来弃诗从文,又是收获连连,晚年则致力于中国传统诗歌与文字学的研究,对文字解释颇有心得。就如同他对汉字的热爱一般,流沙河始终心系着故乡四川,他用文字写了那么多作品,却从来只说四川方言,这方言就像是归属标签一般,让他始终对四川魂牵梦萦。

“后蜀国王孟昶遍植成都城上的芙蓉/早上开花,晚上凋落/这也让我想到我自己的生命/有时候梦醒,还以为自己在少年/人生短似梦,更好像芙蓉花早开夕败/我在成都的生活,好像也是一场芙蓉秋梦。”

这段诗歌就是取自流沙河专门为成都所作的诗《老成都·芙蓉秋梦》。芙蓉锦绣,成都之美,流沙河在八十多年间尽收眼底。他曾经说过:

“对一个地方所产生的强烈的特殊感情,是会转换、体现在人舌尖上的味觉等身体上的舒服感觉的。比如说,我对成都的美食,就有舌尖上的天然热爱。成都有很多很多外地吃不着的美食。比如泡豇豆,冬天的烧菜,春天吃的狗地芽儿,配粉条,那可真是好吃得很哦!还有泡青菜,好好吃哦,全国也只有成都才有。而且我喜欢成都的气候,温和宜人。”

这如数家珍的口气,一看就是一个“老成都”,只有热爱桑梓,始终把故乡放在心上的人,才能说出如此熨烫的话语。流沙河还写道:“我本旧时代最后一批成都少年郎。我爱成都,爱成都的历史。我有幸生于斯,读于斯,笑于斯,哭于斯,劳役于斯,老于斯。所以,结合着我的祖先、我的父母以及我自身,写了这本‘老成都’。”

一个城市有多好,只有当地人知晓,但是流沙河用文字传达出它有多好,而一个文人有多好,通过文字全国人都知道,并把这种好记在心上。那位从成都出来的旧时少年郎,栉风沐雨,用一笔一划为人间传输了诗意,用一字一词阐释了汉字的美妙,直到时光老去,那只会唱歌的蟋蟀依旧留在记忆里。八十八载岁月悠悠,只希望流沙河先生就算不在人间,也能在天上继续与文作乐,肆意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林深时见鹿,清醒时作文的@糊涂青年说原创的文章,有点长,码字不易,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一下,与你一起品美文,侃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京升旗仪式的作文 描写人物表情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50 姐姐变了作文 真情作文100字 魔方玩具作文 苏州中考作文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描写江苏的作文 夏天里的什么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美味佳肴作文 我爱冬季作文600字 那年的秋天作文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作文 去春游的作文200字 描写活动场景的作文 又见春天真好作文600字 关于防火的作文600字 作文上学的路上 下雨了200字作文 关爱作文结尾 五年级小动物作文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文 生活越来越好作文 三年级下册写人的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女生 话题作文感恩 美丽的滨江长廊作文 我会骑自行车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