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76亿独生子女的痛:在孤独中成长与奋斗 家已不再是退路

2020-11-26 17:10:01
相关推荐

前两天看到多省独生子女有15天左右带薪护理假的新闻,心想如果真的推广开来,肯定又有很多非独人群暗自羡慕了,殊不知,这些独生子女在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的福利背后,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

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基本国策,从“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到90年代的“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独生子女政策诞生下的特殊一代也开始面临父母渐老,孩子还小的巨大焦虑。

01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也集万千孤独于一生

那一代的独生子女,几乎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围着转,倾注了两代人的所有心血。

没人争,无人抢,无论哪方面,享受的都是最好的。

但随之而来,且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便是“孤独”。

2014年,摄影师Carlos Barria拍摄了36位独生子女,从1979年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到2014年还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每年对应一名,并询问了他们是否想要兄弟姐妹。

除去因年龄太小而无法回答问题的4位受访者,其余的32名独生子女中,有21位明确表示希望有兄弟姐妹。

陆达(音译),出生于1986年:

他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有个兄弟姐妹,因为有人陪伴能更好地成长,很多事情可以和兄弟姐妹商量。另外,如果有兄弟姐妹的话,等父母年龄大了,可以分担照顾,会更加轻松。

朱文君(音译),出生于1989年:

她想要一个兄弟姐妹,因为独生子女是孤独的,希望有人能够一起玩耍,能够陪伴长大。

肖文金(音译),出生于1991年:

他希望有个兄弟姐妹,因为这很有意思,不会感到孤单,同时能够学会分享。

刘雨薇(音译),出生于2006年:

她希望有兄弟姐妹,这样可以一起玩耍。

每一个想要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背后,都有一个被孤独侵蚀过的灵魂。

在弟弟到来之前的10年里,我和他们一样,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时不时跑出来作祟。

在放学后,和小伙伴玩得尽兴然后被妈妈叫回家吃饭时;

在除夕夜,只有大人陪我放烟花时;

在暑假里,写完作业玩过家家一人分饰两角时;

在买了新玩具和零食没人第一时间分享时……

而这些成长的孤独,随着父母年华渐老而逐渐变成了一个人负重前行的孤独,曾经父母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彼时也变成了需要依靠、需要陪伴、需要被照顾的孩子。

今年初,全国第26届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独生子》这张照片一度刷屏朋友圈,触动无数网友的泪点。

左边是上了监护仪的妈妈,右边是同样身患重病的爸爸,一个背影,便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独生子女成年后的孤立无援。

这就是中国当代1.76亿独生子女家庭的缩影。

02

专注工作就没法陪你

放下工作就没法养你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模式下,一家老小的压力慢慢向中间层倾斜。而独生子女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年迈的父母该如何妥善安排。

跟早期进入老龄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在现阶段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一方面,基于国内养老设施和养老保障体系都还不完善的大社会环境。

根据2014民政统计年鉴,截至2014年末,全国养老院床位共计约577.8万张,每千人床位数仅为约27.2张,相较国际上50张左右的标准,还相差近一倍。

高端养老院住不起,低端养老院人满为患,性价比稍微高一点的短时间内根本排不上号。

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老人在内心是拒绝进养老院的。

这不单单是面子问题,在老一辈的传统认知中,不孝的儿女才会送老人去养老院,一代代传承来下的“老有所养”应该是儿女亲力亲为。

再加上老一辈“落叶归根”的思想,更不愿轻易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圈。

年轻人外出工作疲于奔波,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如果不住在一起,更多的老人自然就过渡到空巢老人的行列。

独生子女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生病。

一旦父母病倒了,普通家庭倾尽两代人的家产都不见得能够凑齐医药费。

在外地的子女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第一时间赶到父母身边,根本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大五那年在老年病科实习,转进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除了在外地生活工作的儿子一家,身边只剩下同样年迈的老伴。

随急救车来到医院,老奶奶慌忙无措,急得直掉眼泪,边哭边办理住院手续,那个步履蹒跚的清瘦背影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显得格外孤单。不知道如果她儿子看到这一幕会是什么感受。

问诊时,她说,儿子要明天才能赶回来,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家就剩这一个孩子了,要工作要养家要负担医药费,压力也很大,回来了也只能待上个把礼拜,老头又不习惯旁人近身伺候,能寸步不离照顾他的,只剩下我了。

按摩、拍背、吸痰、擦身···每个护理步骤,老奶奶都越来越熟练,老爷爷病情也趋于稳定。

在主治医师建议出院回家休养时,老奶奶又忍不住抹起眼泪来,急得直求医生不要赶他们出院。

她说她知道医院的环境不如家里好,很容易就造成二次感染,也知道医院床位紧张,但看着插着食管和氧气管的老伴,一旦回了家再发生哪怕一点点意外,后果都不堪设想,在医院,至少随时都能找到医护人员。

老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急匆匆叫回远在他乡的儿子。

而他儿子也永远不知道,母亲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有多害怕。

03

曾梦想执剑走天涯,

现在只想陪爸妈回家吃饭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如何看待独生女留美不归、嫁老外,父母崩溃?”的提问,看完最高赞的一个回答有种被戳到心肝的豁然开朗,原来我们都是,曾梦想执剑走天涯,现在只想陪爸妈回家吃饭。

故事中的女儿,本来跟妈妈说好了周末要去法国购物,在突然看到新版《猫》在伦敦上映后,便又改约朋友去看音乐剧了,中途在剧院拍了照片发父母。

出了剧院看到巴黎剧院恐怖袭击的新闻,确认法国朋友安全后,回去直接睡觉了,等第二天被手机闹铃吵醒时发现有上百个未接电话,微信也炸了。

拨回去第一次被爸爸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才知道妈妈以为她在巴黎的某个剧场,找了一晚上女儿,找不到便哭了一晚上,吃了三次救心丸,半夜急到血压爆表被120接走。

她妈妈说,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把自己最贵的包扔在马路上的一万倍,因为自己所有一切加起来也没女儿值钱。

经历此事的她在某一天突然和外籍男友和平分手,提前博士毕业,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回国了。

在她的未来里,跟爱情和发展机会比起来,都没陪在父母身边重要。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远嫁或者是留在国外生活就意味着将缺席父母的衰老,这跟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一样地残忍。

我有一个很恋家的独生女朋友,每次从家里回深都会发微信告诉我她又哭了,估计这一个星期又该缓不过来。

我问她:“那你为啥不回去工作?”

她说:“因为钱啊。家里工资太低了,趁现在爸妈还能照顾好自己、健健康康时出来多积累经验,多攒点钱,等再过几年父母老了,就回小城陪父母安老。”

顿了顿又接着说:“小时候,我总是耻于谈钱,觉得谈钱世俗、功利、物质,现在我一点都不觉得,甚至最大的愿望就是发财,我妈身体差,在病痛面前,只有钱才有安全感,我自己或者父母,任何一个人病倒,我们家都承受不起,唯有赚钱自救。”

前段时间,她连续一个星期加班到凌晨,整个人状态很差,最后纠结再三选择了离职,我劝她回家先休息一段时间,她发了个表情包岔开话题。

晚上刷到她发的微博:真怀念高中的时候,只要回次家,所有的烦恼都会消散,工作以后,每回一次家,就感觉爸妈又多了好多白头发,好难过啊。

长大后才明白,雏鹰总要独立翱翔,家已不再是退路。

04

幸福就是,

我们可以红尘作伴,活得健健康康

以前总觉得父母无所不能,生活再怎么艰难都有父母作后盾。

可一眨眼,才发现父母已经双鬓斑白,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们却开始学着从朋友圈了解你的生活,做什么决定都喜欢询问你的意见,越来越频繁地问你下次回家是什么时候。

他们老了,越来越像两个孩子了。

岁月无情,生命有限,子欲养而亲尚在,红尘里,有我们彼此作伴,活得健健康康,更是一种幸福。

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养老危机来临之前积极做好预防:

自身保持一个强健的身体,多赚钱;

有时间就多陪父母,每年最少带父母去医院体检一次;

趁早建立家庭养老保障系统;

鼓励父母建立自己的养老互助圈子;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肩上的担子多重,也请记得爱自己,因为独生子女没资格丢盔弃甲,因为父母只有你。

图文来自网络

谢谢作者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转角咖啡店)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 宝宝知道 帐号,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开学见闻感受作文 建筑作文600字 窗外作文素材 微笑作文100字 100字小作文 作文我的书屋我的梦 我变了200字作文 一次开心的事作文 作文我的学校 作文善意的谎言 小学生生日作文 昙花作文 爷爷打太极拳的作文 描写文具的作文 普通话考试作文题目 以语文为话题的作文 心灵的屋檐作文 与鲁迅相遇作文 军训一件事作文 感激妈妈的作文 小学作文感谢 夸夸我妈妈的作文 难忘中秋作文 写荷花的作文200字 用小草借物喻人的作文 作文开心的一件事 诚信议论作文 介绍周杰伦的英语作文 满分作文网 热闹的街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