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想帮孩子摆脱 家长需跳出3个“陷阱”

2020-11-27 10:40:01
相关推荐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把世界变小了,打开手机就能知道全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新鲜事,自己有什么疑问,上网一查,答案立刻呈现眼前,而这些便捷正在悄悄影响着孩子,特别是那些本身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闺蜜甜甜昨天被老师请到学校,儿子的作文《我爱我的祖国》几乎一字不落的抄袭了网上的一篇学生优秀范文,恰巧老师刚好看过且印象深刻 ,儿子立马被抓包了,结果就是被请家长了,在老师的严厉训斥下,闺蜜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思考需要耗费脑力与时间,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给周围繁杂的信息赋予新的含义。而拿来主义,轻松方便,孩子的思想不成熟,自己的思考行为习惯尚未建立,这时最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一不小心就走上歧路。而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是最容易让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因素。

一、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原因

1. 家长凡事一手包干

不知家长有没有想过,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真的是对孩子好吗?家长做得越多,孩子就越认为,这本来就是大人该做的事,从而滋生惰性。家长生怕孩子累着了、受伤了,但是孩子因此在思想上习惯了依赖,那么当他自己面对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寻求帮助而不是独立思考。

2.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便在于对正确答案的依赖和信赖。老师、学生都一切以正确答案为导向,因而,孩子们主动思考的天性遭到打压,日复一日,逐渐丧失在原有的环境中展开独立思考的习惯。

3.听大人的话

朋有买了一套乐高,本来是想锻炼孩子的思维,活跃他的动手能力。但是看着孩子有好几个地方都弄错了,朋友一着急,直接开口“这块放在上里,那个放在这里。“孩子心中不悦,嘀咕了一句,朋友,“错了,按我说的来。”

本来乐高是有益于孩子思考的玩具,可以让孩子边玩边思考。但是急性子的朋友,看不得孩子出一点错,想要孩子顺利地一步到位。然而成功是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建立的,孩子就算因为思考不完善失败了,家长应该引导他发现失败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你就该这样做”,这是赤裸裸地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家长特别注重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和对孩子的掌控,事事都为孩子包干,几乎没有留给孩子自己参与和思考的空间,有问题家长马上处理,伴随而来的就是孩子思考能力的缺失。

二、阻止孩子独立思考的3种"陷阱"

1.压力陷阱

不得不说,当今的社会环境真的给了父母很大的压力。媒体、广告到处宣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身边有很多不到一岁的孩子,路都还不会走,就被家长带去上早教课。不仅如此,只要孩子脾气暴躁,就是父母是熊父母;孩子在学校受欺负,家长没有引导好;孩子不惹事安静学习的,会被说内向,还是父母的锅。让无数父母感叹,现在做父母太难了!

这就是家长面临的压力陷阱,我们总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邻居家的2岁就开始跟着外教学英语了,朋友的孩子两岁已经可以背唐诗了,亲戚家的2岁小孩参加了好几个兴趣班。

2.负罪陷阱

负罪陷阱是指家长不想成为孩子不开心的始作俑者,当家长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孩子不愉快时,就会被负罪感和内疚感环绕,从而掉入负罪陷阱。

例如家长经常出差,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或者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就孩子创造更好的受教育环境。于是就会尽量按照孩子的意愿,无条件的向孩子妥协和退让,毫无原则,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3.给予物质陷阱

给予陷阱就是家长不想让孩子在同学或朋友面前失掉面子,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全部满足的陷阱。身为家长,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比如学习用具、书本和自己喜欢的球鞋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要什么,家长就不管不顾直接满足。

综上所述,“家长陷阱”看似都是家长为孩子考虑,为孩子着想,但实际上确是禁锢孩子的自主发展,让他们过分依赖家长,产生惰性,进而逐步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家长陷阱”危害巨大,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呢?

三、如何才能让孩子摆脱“家长陷阱”

1. 尊重孩子

当家长努力地为孩子的幸福与成功铺路搭桥时,就很容易陷入压力陷阱,但家长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能获得某种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是因为小时候受过某种技能的培训,而是他们对此有兴趣和探索的动力。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孩子才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成绩。所以家长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过分把控孩子的日常生活,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天赋和长处,身为家长最大的责任之一就是给孩子创造机会的同时,避免过分干预。

2.安排亲子活动

很难有家长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失望,这就是“负罪陷阱”的关键点。因此为了甩脱负罪陷阱,家长可以通过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来弥补,比如制定“非常星期六”活动,星期六的晚上满足孩子的一个合理要求。让孩子提前思考周六想要的东西,这样不仅孩子兴致盎然,家长也会欣然接受并去完成孩子的愿望,摆脱负罪感。

3.建立金钱观念

摆脱“给予陷阱”的最好办法是,帮助孩子建立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买东西的金钱观念。面对喜爱的东西,家长可以帮孩子想一些赚钱的方法。比如,通过洗碗、扫地、洗袜子等一些家务劳动挣钱,年龄再大些的孩子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挣钱,这都可以让孩子明白钱的价值。以及付出和得到之间的关系。而赚钱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与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开复先生说过:"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太墨守成规,相反地,我希望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孩子,并不是我培养的目标。"“家长陷阱”就如同糖衣炮弹,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是致命一击,想要孩子跳出“陷阱”家长必须先做出改变!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家长陷阱”有脱不开的关系吗?你有哪些摆脱“家长陷阱”的好办法?欢迎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阅读的好处作文 她生气了作文 凤仙花 作文 她哭了作文 冬天作文100字 生日的作文300字 小学作文纸 生活体验作文 我爱春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丰收的秋天作文 民间艺术作文 以爱为主题作文 职业体验作文 我喜欢的水果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 面对失败作文 变形记作文六年级 五年级的作文题目 生日作文500字 故乡作文500字 刘胡兰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 以我为主题的作文 自信作文500字 满分作文700 陪你一起 作文 创新发展作文 小学生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