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全国各地省份名字的来历以及历史背景

2020-11-27 12:20:01
相关推荐

北京,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召公封燕。在秦朝以前这片土地被称为燕国。大铁锤那句经典的台词“身为燕国的男儿”说的就是这个地方。还有长板桥上那句震耳发聩的吼声“燕人张翼德在此!”。元朝以前改名为“幽州”,元朝在此建都称为“大都”。明朝建立初期称为燕京,后来朱棣迁都后,为了呼应南京而取名为北京。

天津:这个也跟朱棣有关系。津的意思是渡口,天津的意思是天子经过的地方。是朱棣为了纪念自己在此起兵争取天下而定的。天津的崛起是在清朝顺帝时期,设置了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来拱卫北京。天津在这个时期开始迅速崛起。

上海:上海的大名享誉中外是从民国时期才开始的。上海成名比较晚,但是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候,那时候被称为“华亭”,到了战国时期,这里称为了战国四公子之黄歇的封地。三国孙权在这个地方建立了水师基地,不过也没有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公元1265年,南宋时期出现了上海浦和下海浦的说法,才开始建镇有了上海镇的叫法。一直到元朝的时候,才在这里设置了上海县。是的,元朝的时候这儿还只是个新设置的县。

重庆:宋光宗在这里封王,又在这里被立为皇帝,觉得这个地方是个宝地,很高兴地命名为:“双重喜庆”。明代《蜀中广记》记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意思是这个地方因为在绍庆,顺庆中间,所以叫重庆。

香港:明朝时期,大明朝廷比较重视海上贸易,当时香港只是一个小港口,因为这里主要出口香料,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美称。

澳门:在明朝时期,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被称为“濠镜澳”。有一种说法跟妈祖娘娘有关,葡萄根据“妈阁”的音译,取名为MACAU。《广东新语》记载:澳有南台,北台,台者,山也,故谓澳门。

甘肃:元初设置甘肃路,后改名甘肃行省。明朝改为陕西行都司,清朝又改回甘肃行省。

福建:唐玄宗时期取福州和建州第一个字,设置福建经略使。宋朝初期设置福建路。

新疆:自从汉朝开拓了这片疆域后,一直被称为西域,新开拓的疆域,所以叫做新疆。

河南:黄河中下游以南而著名,是炎黄文明的发源地。河南河北的分界线是漳河。

山东山西:太行山分界线。

湖南湖北:洞庭湖分界线。

云南:一说“彩云之南”一说:“云岭之南。”

江西:唐玄宗时期取名江南西道,后来衍生出了江西的称呼。

青海:青海是由蒙古语和藏语的混合音。也因为青海湖比较著名,青海湖也叫做“西海”。因为青海湖够大,以前的人就叫他海。

西藏:当地人多数为藏族,又因在中国的西边,于是就有了“西藏”的叫法。

宁夏:北宋时期叫做“西夏”,辽国灭了西夏,改名“宁夏”有安宁西夏的意思。

海南:元朝时期开始设置海南海北道。

台湾:这个宝地古时候有很多称呼,一直到明朝末年,才出现“台员”的称呼,福建话把它念成了“台湾”。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这里的土著被称为“台窝湾族”,简称台湾。

广州:秦朝称为百越地区,三国时属于吴国势力范围,大军阀士燮病亡后吴国施行分治,设置交州和广州。

蒙古:在唐朝有记载,说在汉朝的时候对这一地区就有“蒙兀室韦”等称呼,这当然古代汉人的音译。宋朝时候蒙古开始崛起,辽国,金国都有“萌古”“朦古”“蒙里古”等音译。

安徽,江苏:这个名字的形成比较晚,但是这块地方的历史就很悠久了。有一个鼎鼎大名的称呼叫做“江南道”这个是监察的职称。西至巴蜀,东到沿海。所辖范围有辣么大:

清朝顺治的时候,把江南省分为“江南左布政使司”和“江南右布政使司”。康熙时候,合并江州和苏州为“江苏”。合安庆和徽州为“安徽”。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黑龙江:《辽史》中有记载:因为江水颜色是黑的,形状蜿蜒像龙行,所以取名为黑龙江。到了清朝光绪时期,设置了“黑龙江省”一直沿用至今。

吉林:清朝的发祥地。源于满语“吉林乌拉”意思是“沿江”,康熙下令统称“吉林”。

辽宁:辽河流域,百姓希望这里永远安宁。

广西:在三万年前就有原石人类活动迹象,唐朝的时候称呼桂林等地为岭南道。宋朝时代有广南西路,明朝设置“广西布政使司”。元朝时期,省会定位桂林,后来迁到南宁,后来又从南宁迁到桂林,后来又从桂林迁到南宁。

陕西:在《春秋》中有“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周公实行大分封,陕地分为陕东和陕西两块,都属于周朝直辖。陕西的由来是“陕原之西”的意思。宋朝的时候设置“陕西路”,后来明清两朝野沿用了陕西这个称呼,一直到现在。

四川: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四川省中有四条大河流过:长江,赣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乍一看,这样的解释很合理。但是实际上四川的由来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三国时期被称为益州,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又称为巴蜀之地。到了唐太宗时期这个地方改名为剑南道。唐玄宗时期为了加强中央管制,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宋朝赵匡胤灭了孟昶的后蜀政权后,设置了西川路。没多久就又分设出来了陕西路,后来又合并为“川陕路”。宋真宗时期,将川陕路一分为四:益州路 ,梓州路 、利州路 、夔州路。统称为“川陕四路”。到了元朝再度统一,设置了“四川行中书省”,经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势后,四川的称呼才被敲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2-16 18:36♡情[青海省网友]IP:762438188
    非常有趣的一篇文章,通过了解各省份名称的来源,也能更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作文400字 实践活动作文 新的一年作文 全家福作文 百合花作文 爱护环境作文 读书作文500字 芦荟作文 在这里 作文 过年作文400 作文素材300字 高考预测作文 美丽风景作文 我的老师 英语作文 最好的朋友作文 艺术作文素材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