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式教育悲剧:家长缺位 老师无力 孩子无奈

2020-11-27 14:30:01
相关推荐

“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了。但是有些种子竟不能发芽,但发了芽,竟有苗而不秀、华而不实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先天的遗传有什么不完全的地方,遭遇的环境有什么不适宜的地方,是一种原因;那从事栽培的种植专家不知植物的可能性,横加摧残,是又一种原因。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

就像叶圣陶笔下所写一样,孩子正如待生长的植物种子,这颗种子的生长方向受到所处环境和种植家的影响,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长、教师、社会等外界因素的,错误的外界教育收获的也将是错误的教育成果。

而在当今中国,存在着的一些中国式教育悲剧,便是很好的事实佐证。

家长缺位

《三字经》里讲“子不教,父之过”,给予其生命陪伴其成长的父母家长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家长二字本身就意味着责任。

星云大师说“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甚至是多重身份、多种角色。你是父母就有父母的承担,是教师就有教师的承担,乃至士农工商,老板,员工都有各自的承担。”

但现在的很多家长却很少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份所承担的责任,在这些家长眼中,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

邻居李先生在小区里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和宠孩子狂。

平日里不怎么能见到他们一家人相处的身影,偶尔遇见一次,全家人都围着家里小孩嘘寒问暖团团转,一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紧张模样,给孩子买的东西都是最贵的,上的学校也是附近最好的。

最近听说李先生准备给孩子换一所学校,原因是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好,他觉得是学校没有尽到责任,老师水平不够所以小孩成绩不好,学校氛围不好所以小孩被人排挤。

后来大家才了解到,李家小孩平时回家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嚣张跋扈欺负同学,老师请了不少次家长,家长要么说自己在忙没空,要么一到学校就气势汹汹指责老师同学,却从来没有管教自己的孩子。

“连我家这么聪明听话的小孩都教育不好,我看是你们的问题吧,学校没能力反而来责怪我们家长和孩子,谁的孩子谁心疼,我还没找你们的麻烦呢!”

一来二去,学校也管不了他家的孩子,到最后李先生留下一句“失望透顶”怒气冲冲给小孩物色了其他学校。

没空管、不想管、舍不得管,层出不穷的理由让家长理直气壮地失职,到最后将自己孩子遭受的后果全推脱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的水平不够,品行教养不好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行为习惯不好是老师管理引导不足,失职的家长做足了受害者姿态,从不反思自己。

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耳濡目染作用不应该被忽视,良好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出色的生活技能、出众的道德修养和爱与被爱的能力,这些都是孤立的学校教育给不了的。

老师无力

前段时间一条“我爸是严书记”的微博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

微博里称,成都一家幼儿园里,因为一个小孩殴打同班同学屡教不止,老师说要安排小孩单独坐,结果发错了群被孩子家长看到,家长生气让老师当着全班的面给孩子道歉,甚至一度摆出自己孩子父亲的官员身份给学校老师施压,要求学校开除老师。

事件引起众多网友的吐槽和很多教师的共鸣。

都说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而今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为师者意识到“老师难当”这一社会现状。

打开网页一看,“家长故意给老师发微信红包,立刻举报”、“小学教师太过严厉,家长集体举报”、“南宁一小学生课堂上用伞将老师打成脑震荡,家长称靠得太近”、“湖南沅江第三中学学生杀害老师”、“多名学生办公室内殴打老师 ”的新闻比比皆是。

家长溺爱孩子,学生难以管教,身为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处境却极为尴尬。

作业多了,孩子负担重,投诉;作业少了,老师不负责,投诉。

管教孩子,是体罚,投诉;放任不管,没能力,投诉。

孩子在学校玩闹受了伤,投诉;孩子和同学相处不好,投诉。

……

指手画脚的人太多,老师要顾忌的也太多,教师没有批评权,没有惩戒权,于是有了如今老师不能管、不敢管的局面。

“教不严,师之惰”,当教师失去所拥有的有理有度的惩戒权,正常的教育无从谈起,更遑论什么培养优秀人才。

诚然,就像每个行业都有拖后腿的人一样,教师队伍里也存在着一些不配为人师的渣滓,但更多的是兢兢业业恪守岗位的师者。

内有蛀虫败坏名声,外有家长虎视眈眈,柙龟烹不烂,贻祸到枯桑,认认真真把教师这个职业视为一种使命的人成了最后的牺牲品。

家长不配合,社会不尊重,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便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

大众轻飘飘一句“教育不利应当归咎于师资队伍”背后,是整个教师群体无能为力而深重的悲哀。

孩子无奈

叶开在文章中写道:“现在的中小学生,每天被上课和作业耗尽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还要奔忙于复习班、提高班、天才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他们的人生可谓毫无乐趣:没有时间玩,没有时间探索,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旅游和放松身心。这样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简单到了贫乏的程度。对生活毫无经验,对世界毫无观察,对人生毫无感悟,内心只能是空的。”

《人民日报》近日一篇名为“今天,如何看待‘望子成龙’”的文章中提到,现在的孩子在校园学习之外,还要肩负着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无奈的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

刚完成学校的人物,等待着孩子们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作文班、数学班、口语班、美术班、钢琴班,在文章中,有的孩子承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有的孩子开始厌学,反复折腾学习成绩反倒不如从前。

一味的知识灌输和急于求成,让家长孩子都身心俱疲。

《礼记》有云:“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说的是现在教书育人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求成,使得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不能因材施教,违背规律的教育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学生对学习感到痛苦畏惧,对老师产生厌恶,就算勉强完成学业也会很快忘记,这正是教育不能成功的原因。

这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悲哀。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不应该只着眼于“小成”,而应追求王国维口中的“大就”。

林语堂说“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家长的教育不可缺失,老师的教育应有力度。

揠苗助长不可取,对症下药为所求。唯有学校的教育,家长的辅助,和孩子发自内心的求索,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真正的成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拔河比赛的作文 用名言警句写作文 我不是我作文 与书共眠作文600字 生活计划作文 生命最重要作文 品尝幸福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作文100 高中校园作文800字 考试前的心情作文 突破作文600字初中 我能变成什么的作文 成长的挫折作文800字 那一次我真后悔500字初一作文 秋风的作文200字 什么的旅行作文 遇到的困难作文 我终于作文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制作手工作文 常州文笔塔作文 慢慢才明白作文 作文温暖的时刻 吾师之风作文800字 风景作文500 英语作文秋天 我与班集体作文 自然现象作文100字 发明创造的作文 我成功了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