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解锁师生正确沟通姿势!“小本”的妙用 老师你不能不知道丨关注

2020-11-27 16:25:01
相关推荐

- 这是好老师 2020年的第260 篇文章 -

如果“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全班动向,在无形中运筹帷幄,老师们不就可以轻松许多吗?全国知名班主任梅洪建告诉你如何利用“小本”走进学生的内心!

什么是小本?

“小本”,就是我和班级学生进行交流的专门的小本子。取名“小本”是“煞费心机”的,因为一不小心它就会让学生误以为是"周记”,认为是作业负担而从心里抵制;也担心孩子们误以为是“日记”,因为日记的隐私性质与每天交给班主任的“小本”的相对公开性是水火不容的。

为此,我就简单地将其叫作“小本”。至少,这个名称从心理上打消了孩子们的顾虑,让他们在心理坎上迈了过去,他们就可能放下戒备开放心灵了。

现在,我带的班级也有人把它叫作“随笔”,也有人叫作“真假话”的,也有干脆就叫“聊天本”的,只要他们喜欢,随便叫什么可以。

奥尔特·白哲特说过,我们总是聚在一起吃饭,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班主任和学生相处,不是简单的“一起吃饭”的问题,而是要走进每个学生“自己的房间”的问题。因为只有走进了学生“房间”才可能明白他的内心,明白他的心理波动,甚至发现教育的真理。

为什么最好是用“小本”呢?

第一,走进学生内心的最好方法不是谈心。人和人之间并非我们理想中可以自由通行,何况现在孩子的戒备心理越来越强,想听到孩子们的真话可没那么容易。

现实的谈心往往只是进行了谈的行为,很难走进孩子的心里,更别说次数极少的谈心了。任何夸大谈心,甚至偶尔一次谈心的教育效果都可能是教育的虚假,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从教育实践看,让学生打开“心门”最好的途径,不是谈话的“循循善诱”,而是书面交流,因为孩子们在进行书面交流的时候可以放下很多顾虑。

第二,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情况下,每个班级人数都比较多,尤其是公办学校,一个班主任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你不可能谈得过来。因此,谈心对象往往是“出了问题”的学生,有了谈心必要才谈的。

但是,处于学生阶段尤其是青春期的每个孩子,几乎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班主任需要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如果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每个孩子都谈心,能够做到吗?小本因为每天每个孩子都写,你就可以每天同每个孩子谈心。

第三,现在的孩子,尤其是我所带的高中生,已经学会了“应付”老师。很多时候,走进学生内心是假相,真相你很难知道。但是现在的孩子多少都有点“八卦”,他自己的事情不愿意说出口,但是别人的事情他偏偏爱说。如果班上每个孩子都说别人的事情,相互说不就是全部的了解吗?

第四,班主任要做的不是做班级“事故”的消防员,我们追求的不是发生了事情来处理,而是让事情根本不发生。要达到这个教育理想,班主任就必须“足不出户”,对班级事务“了如指掌”并“运筹帷幄”。要实现“了如指掌”和“运筹帷幄”,就要在无形之中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及动向。小本,学生自己说或者通过他人小本的说,班主任不就可以了解了吗?

4个要诀创造“小本”奇迹

因为有过多次和朋友们交流“小本”奇迹的机会,也就有不少朋友相借鉴,“小本”运用的要诀是什么呢?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一开始就能爱上“小本”,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只有老师正确引导,让他们感受到了“小本”对个人的重要性,孩子们才会真正地把这个平台当作自己心灵的栖息地,才会把心里的话不由自主地说出来。

在第一次要求学生写“小本”的时候,我说了下面这些话。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和学生谈话的人,但我又是一个特别不会说话的人,我的文笔还可以,我喜欢写,喜欢用笔和大家进行交流,我希望大家能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和我交流,无论你写什么都可以。

你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可以发表对学校的看法,或者不满或者赞扬;也可以发表对老师的看法和对班级事务的看法;也可以发表对我的看法甚至骂我;你也可以纯粹把小本当作发泄的工具。

在这个小本子上,你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你可以随意地评论任何事物。我也保证不会把你写的内容告诉任何人。当然,你也不能把我给你写的回复告诉任何人,这是我们心灵的契约。你写这个小本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希望大家可以真正地无所顾忌地来交流。

目的很简单,只要提笔就行。可是很多老师在运用的时候,直接将小本的名称改成了“心语本”,意思就是说心里话的本子。你说,孩子能那么直接给你说心里话吗?

1.小本运用第一要诀是要会“引”

当然,这里的“引”不是自以为是的引导、引领;引是开篇,是慎始,是目送,是诱导。

刚开始收“小本”,我就发现了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在排斥或者有所顾忌,但是他还是交了,留下了几个字,对我来说这就有了进行引导的契机。于是,我在他的“小本”上写了这样的评语:

“哈哈,你无话可说还是给了我面子,写了5个字,谢谢你。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人说我是个蛮帅的人,有点像刘德华。你感觉我和刘德华的相似点和区别是什么?”

我的这个评语,一方面摆脱了老师常态的严肃,变得非常随意,这样可以打消他对老师的顾虑;另一方面我哪里能跟刘德华比啊,这么说的目的就是引出他下一次的话来,别再给我来个“我无话可说”。我深信,只要他接着说话,就会有办法让他主动说。

并试图通过回复引导他去正确看待身边人以及审视自己的行为,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关注现实的心理,自然也就能更容易打开交流的大门。

2.小本运用的第二要诀是要会“缓”

“缓”是一种包容,是一种等待,是一种期盼。其实,小本交流的本质是给孩子一个心灵释放的窗口,不是为了教育和引导,因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压力都比较大,他们需要这个窗口。所谓的“教育”只是交流的副产品而已。

例如,倩倩写的题为《我的小长假》的小本:

梅同志,不错啊,真聪明,一下子就发现了我多热爱夸奖自己!假期玩得很爽啊!只不过我没有出去旅游,我就是个懒动娃子。不喜欢旅游,特别是放假时,景区人都挤得不成样子,宅在家里多好,既轻松又省钱……

这是一个和学习、心理都没有关系的交流。但是我们可以明显感见到孩子的幽默、风趣,也能感受到孩子和老师分享时的快乐幸福劲儿。这种分享不是很好吗?又何必非要去处处“教导”学生呢?何况孩子们就讨厌那些动不动就教导的“老学究”。

一次,浩写道:

今天军训前,我们等教官的时候,我活提了一只西瓜虫。不过,西瓜虫碰到危险的时候,通常就缩成一个球的,可它没有!我花了一秒钟时间在脑子里写出了一个理由:退化了!

不过,当我把它翻过来时,我惊呆了:它的腹部下面全是西瓜虫幼虫!我赶紧把它放了回去。不过,我弄掉了几只小宝宝,不知道西瓜虫妈妈会不会生我的气呢?

能侃吧?孩子敢在老师面前侃,而且侃得有些放肆,就在于他们把你当作了可以交流的人,和你交流的时候他们没有顾忌。正是因为没有了顾忌才可能把心思慢慢也交给你啊!

3.小本运用的第三要诀是“放”

“放”就是老师放下教师的架子,它是平等,是灵动,更是一种智慧。

在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他们谈话的人。如果你不放下自己的架子,就会和孩子们之间有隔阂。您说,有了隔阂还能交流顺畅吗?当老师放下老师的架子时,学生也就放下了警惕心理。

你看倩倩写的小本里,对老师的称呼是“梅同志”。这个时候,她把老师当作老师了吗?没有,只有没把你当作老师,她才会“放肆”。这种“放肆”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呢?现在的孩子,缺的就是这种释放空间啊,所以,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累!

4.小本运用的第四要诀是“回”

“回”是点睛,是内敛,是祝福。

要回复每一则孩子的谈话,而且不能用“阅”“好”“不错”等来应付。因为心是用心来换的,每一个孩子在写出之后,都有一种强烈的期待,他们期待看到老师的回复。班主任在回复时要放下老师的语气语调,认真回复。只有你回复得精彩,孩子们才能给你“奉献”出精彩。

例如,上文提到的倩倩的小本,我是这样回复的:

丫头,你咋总能让我发现你的优点呢?特能侃,而且我发现啊,只要不写作文让你们穷侃,你们写出的文字就总是那么好玩,幽默风趣还有现场感,我喜欢。知道不,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文静的丫头呢,是默默无闻,就知道读书的小呆子;没想到,我这么聪明的人也能看走眼……总之,喜欢听你讲故事了,好玩的故事。

这样的回复,倩倩看了很开心,在下次的小本交流中,她介绍自己是怎样一个外表文静内心狂野的疯丫头。

小本运用“四要诀”掌握好了,你肯定能大有收获。每天阅读着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幸福,你会对“小本”爱不释手。

孩子因为有了一个可以释放的窗口,一个可以让自己“放肆”的舞台,还可以感受到老师回复语言中的心录波动,他们会对小本无法丢下。这样,还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呢?

来源 |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梅洪建著

本文编辑 | 李孜

责任编辑 | 李孜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小狗作文 满分作文600字 沟通作文 家乡美作文 初一作文题目 小实验作文 错过作文 大熊猫作文 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的植物朋友300字作文 描写菊花的作文 心儿怦怦跳作文 倾听作文 写母爱的作文 学游泳作文 凝聚作文 冬的作文 描写花的作文 真诚作文 万能作文开头 小动物的作文 大海作文 书的作文 作文450字 作文《梦想》 作文我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欲速则不达作文 描写人物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