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小升初 即将进入初中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生活

2020-11-28 00:05:01
相关推荐

孩子小学马上结束,小升初,即将步入新的学习阶段,无论从心理、生理还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将方式变化,想让孩子适应新阶段的学习和环境,家长应该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剖析、指导、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①孩子小学马上结束,处于小升初阶段,即将新阶段的学习,开启新征程,恭喜家长和孩子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向新征程发起进攻。②家长怕孩子不适应,提前为孩子做准备,说明了家长平时对孩子身心发展比较关心,对孩子教育相对重视,孩子学习和习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为这样的家长点赞!③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孩子开始进入新的青春发育时期,会遇到各种青春期问题,家长提前为孩子做准备,可以减少很多“身心聚变”时期事情的发生,让孩子身心得以健康发展。④初中和小学还是有一定的变化和差距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优秀的父母都比较有远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让孩子提早适应初中生活,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件非常多事情。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初步分析,面对小升初,面临着孩子第一个有关人生的选择:择校,家长会更加焦虑不安,压力倍增,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初中尽早适应,家长更加焦虑,思前想后,担心,害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孩子小升初之后,进入初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一切都是新的,陌生感加强,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角度进行分析解剖,助力孩子提前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者,我给你提供几点个人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家长应该怎么做:

建议之一:孩子由小学进入初中,你不得不提前知道的事

小升初之后,孩子进入到新的学习征程,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知识,总而言之,对于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的,都充满了新鲜感,也充满了挑战。作为家长也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自己已经“长大”,要进入青春期了。

(一)、孩子已经长大,青春期早知道

孩子小升初,进入初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心智开始从儿童时期过度到青春期,孩子思想比较敏感,问题多发阶段,家长需要多角度引导孩子。

Ⅰ、让孩子知道自己将会“变身”,成为新的自己。

小升初之后,孩子将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部位会发生各种变化,有些孩子刚开始会觉得自己怎么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自己是个“异类”,怎么突然会这样,因此家长应该提前告诉孩子一些青春期的知识,以免到时候孩子会有心理压力。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进入初中之后,自己将要“变身”,男生会出现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变低沉体毛明显等情况;女生会乳房隆起,体毛出现,盆骨变宽,臀部变大,会有月经等特征,让孩子提前知晓,不会到时候出现这种现象时,胡思乱想,带来心理负担。

ⅠⅠ、少年多情、少女怀春,懵懂少年错把“好感”当“爱情”。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和“性”有关的知识,并正确对待在。中国是一个思想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国家,对于性这个话题都是羞于开口,觉得难以启齿,都不想谈及,甚至提到,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开始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的时候,有些事情不得不让孩子知道。

伴随着青春期发育而来的还有让家长更头疼的问题:早恋。孩子会逐渐对异性产生好感,在异性面前表现过于兴奋或过于害羞,甚至会有性冲动,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提进行一些有关性的教育。

让孩子知道,进入初中之后,这些都是伴随青春发育而来正常现象,莫把和“好感”错当“爱情”,这些都是每个人必经阶段,父母不会横加干涉,也不会只批评教育指责,会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一起解决问题,和保持纯洁的友谊。

ⅠⅠⅠ、打破陌生和孤单的牢笼,结识新朋友。

小升初之后,原本熟悉的同学可能不会在一个班级,甚至不会在一个学校,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由于不敢交际而变得内向,不与人交往,甚至孤僻。

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主动的认识新朋友,以真诚友善之心交友,并且要有“质量”的认识新朋友,不能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圈很重要,这样能减少新环境带来的孤独感,从而走出无朋友的囧态。

(二)你不仅是孩子的家长,更应该是孩子的真朋友

孩子小升初之后,步入初中,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时期多发问题,往往会造成亲子关系疏远,甚至紧张,孩子思想初见“雏形”,对外界事物有了自我认知和判定,可能会否决,甚至批判家长的教育方法,甚至顶撞家长,因此家长应该处理好孩子和孩子的关系,你不仅是家长,更应该是孩子的真朋友。

家长应该怎么做:

Ⅰ、放下身段、你说我听、对话平等。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这样的,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批评孩子都是,趾高气昂,一副必须听我的样子,孩子没有话语权。孩子这个时候本身就是“敏感期”,有些很多话就不愿意和家长交流,这样之后,孩子更不愿意和家长对话,因此家长要放下身段、和孩子平等对话,把话语权交还给孩子,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案例:学生A,小升初之后,进入初中,妈妈比较强势,对孩子每天吆五喝六,不是批评就是指责。孩子又不敢反驳,也不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意和外人交流,有一次因为放学回家晚了,被家长说了一顿之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就什么都压制孩子,不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权利,平等交流是孩子和家长成为朋友的第一步,家长放下身段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ⅠⅠ、从孩子兴趣入手,改变无话可聊的窘境。

生活中很多家长,除了跟孩子聊学习,似乎就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找到的话题要么孩子没兴趣,要么自己没兴趣,天天除了安排孩子好好学习,别贪玩,早点睡觉,再也没有什么可聊。慢慢亲子关系疏远,孩子无话可说,家长不知道说什么,在家大眼瞪小眼,出门小眼瞪大眼。

家长要想打破和孩子无话可聊的局面,走入孩子的心里,就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多谈心,彼此交流对某些东西的看法,孩子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可以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不要盲目的反对或指责孩子的兴趣爱好,了解孩子内心需求,让孩子打开心门,从而拉进亲子关系,成为孩子信赖的朋友。

小结:初中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征程,孩子也会发生变化,已不再是昨天那个孩子。家长要正确对孩子孩子的成长,并和孩子一起面对各种青春期问题。也要会和孩子沟通,放下身段,平等对话,成为孩子的真朋友。

建议之二:未进其门,先知其面,对初中各方面的进行初步了解

随着年级的变化,学习涉及的层面也会越来越多,难度也会随之增大,不仅是知识层面发生了变化,连上课时间也跟着变化了,总之,一切都变了,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但是进入初中之后,一切都新的,充满着未知,与孩子现在所知道的有些许出入,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提前对初中了解一二。

(一)初中作息时间安排早知道

小学和初中相比上课时间相对比较少,学业压力比较小一点,主修科目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初中科目明显增多,时间安排比较紧凑,早到校,晚放学,甚至需要住宿,每天都是满满当当,所以家长应该带孩子了解一下将来所要去读的那所初中的作息时间安排。

7:40--8:00 自习8:10--8:55 第一节9:05--9:50 第二节9:50--10:15 大课间10:15--11:00 第三节11:10--11:55 第四节11:55--14:00 午休14:00--14:45 第五节14:45---15:00 大课间15:00--15:45 第六节15:55--16:40 第七节16:40--17:10 自习

上述时间表是我们这边非寄宿学校的时间安排,题主可以实地了解当地学校时间安排,以便于孩子提早适应时间变化。

也可以带孩子去附近学校转一转,接触一下初中的孩子,让孩子们之间多多交流,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孩子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二)学习科目变化早知道

进入初中之后,学习科目明显变多,小学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主修科目,而到了初一之后,科目一下变化很大,比之前多了一倍多的科目,家长应该和孩子聊一聊科目变化,增加了什么科目,该如何去学习。

小学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

初一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到学科的变化,可以让孩子提前预热一下,查找相关资料,让孩子提前做准备,看看孩子的兴趣所在,为即将开始的初一生活做准备。

(三)孩子兴趣爱好早发现

进入初中之后,学校会有很多社团,可以了解之后,让孩子选择参加感兴趣的社团,让孩子树立目标,为理想而奋斗。

小升初之后,孩子会有很长一段空闲时间,放假比往常要早一些,开学应该是到9月1日,有的学校会提前军训,但是还是有大把时间的,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多探讨一下孩子的兴趣所在,进入初中之后可以参加相应的社团,为孩子培养一个特长,一个爱好,为孩子找一个“灵魂伴侣”,相伴一生,并为之奋斗,坚持不懈。

(四)课程抢先修

孩子放假在家,时间相对宽松,让孩子先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可以进行初中课程的先修,主要是英语和数学,家长可以带孩子先进行一部门内容的学习,看看孩子的接受程度,以便于发现问题,更好的适应初一课程。

案例:学生孟某,我的学生,这是家长给我讲述的。小孟同学,去年小升初,小升初之后,妈妈带着出去玩了一段时间,八月份之后回来进行初中课程先修。因为九月份开学,学校要进行入学考试,检测学生假期学习情况。孟同学暑假期间上了大半个月的先修课程。

小结:虽然我们都没有未卜先知的技能,但是在孩子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中华,有些事情还是可以“未卜先知”的,带孩子初步了解初中的各个方面,让孩子做到心里有数,提前做好准备,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游刃有余。

建议之三: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要变化,不能继承小学习惯,吃“老本”

小升初结束之后,很多有远见的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衔接问题,怕孩子不适应初中生活,家长们之间互相讨论的也是怎么样能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初中生活,不至于“掉链子”,不遭遇成绩滑铁卢。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呢?

家长应该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把自己的经验或者向别的家长或老师“取经”之后传授给孩子,让孩子能更好的适应与小学不同的学习时段,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预习习惯不可少

虽然进入初中之后,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每天家庭作业量会增加,伴随而来的可能还会有实践活动作业,让孩子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但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课堂听课效果,预习习惯不可少。

孩子在完成作业之后,一定要把第二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知道明天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语文课文要通读,了解段落层次、生字词、主要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数学:了解基本概念和定理,烂熟于心,例题基本理解,不懂之处,做好标记,上课重点听讲,带着问题去听课。

(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不可少

有很多初中的孩子不会听课,什么叫不会听课,就是老师一堂课讲完,不知道哪里是主要内容,哪里是次要内容,全盘接收,也不进行深加工,笔记更不用提了,一堂课下来书比脸都干净,书上未留下任何痕迹,更不用谈课堂笔记了,所以逐渐就会拉开距离,初二两极分化。因此家长一定教会孩子如何有效果的去听课学习。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会有一个遗忘曲线,基本一周之后就忘的差不多了,等到在复习的时候,没有笔记拿什么复习。

在课堂上要会寻找老师的关键信息,有的老师讲完后会说,这个是重点,记下来,有的老师不会明确表示,这个看孩子自己怎么取舍了,边听边记,边思考边记,边记忆边记。

(三)阅读不能少

初中和小学相比对孩子的阅读量要求更好,小学时期,孩子读的大多数都是简单的绘本,成语故事,儿童版的名著,诸如《十万个为什么》、《长袜子皮皮》、郑渊洁系列、杨红樱系列等等。初中之后,要求阅读的都是篇幅较长的,字数较多的,国内外文学名著,人物传记之类,对阅读质量要求也要,考试也会考到其中内容。

家长一定要求孩子提早安排时间,每天进行阅读,最好是大声朗读,可以朗读课文,可朗读英语单词和课文,坚持每天诵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文学名著和人物传记,一方面可以为孩子写作积累素材,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孩子,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已经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

小结:孩子小升初之后,进入初中,开启新旅程,会有很多变化,家长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孩子在新的学习阶段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获得快乐,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孩子马上小学结束,步入初中殿堂,进入身心聚变时期,会诸多变化,为了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家长应该让孩子提前接触和了解初中生活和学习内容,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游刃有余,不会“掉链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9语文作文 说明文500字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英语 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亲情作文500 致青春作文 风景作文200 写爱国的作文 语文作文300字 400字读后感作文 海洋世界作文 那段日子作文 假如什么作文 云南介绍作文 作文开头和结尾摘抄 成为自己作文 4百字作文 6年级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500字 污污作文 观后感作文600字 写日记的作文 梦想的作文800字 青春作文记叙文 文化作文600字 六年级作文考试 生态保护作文 好的作文标题 英语作文我的学校 作文一件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