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文运动的创新型散文姿态 怎么打破骈文一统的格局?

2020-11-28 00:40:01
相关推荐

本文系作者就是这个范儿6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冕自谓:“小子志虽复古,力不足也。言虽近道,辞则不文,虽欲拯其将坠,末由也已。”又在《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中说:“老夫虽知之,不能文之,纵文之,不能至之。”似乎已经认识到文体复古要取得成功,非要在艺术形式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不。可以说,古文的创作宗旨和表现手段都是创新的产物,所以它能够以新型散文的姿态,打破骈文一统的格局,使骈文的绮丽文风不再主导文坛。

滑州

韩、柳的后学缺乏他们文章中那种气盛言宜、奇正自如的气象,也缺乏韩、柳在散文语言方面的创新才能,文章在立意、构思、表现方法甚至题目上模拟韩、柳的痕迹比较明显,比如沈亚之《为人摆乞巧文》仿柳宗元之《乞巧文》,《学解嘲对》仿韩愈之《进学解》;又如孙樵《逐店鬼文》之于韩愈《送穷文》,《复佛寺奏》之于韩愈《论佛骨表》,《乞巧对》之于柳宗元《乞巧文》,《书褒城驿壁》之于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以及皮日《祝疟疠文)之于柳宗元《骂尸虫文》等等,都是如此。

柳宗元雕像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不知变通地沿袭前人老路,只能是床上叠床屋下架屋,古文的创新之路越走越窄,自然会削弱古文运动的整三、文体改革缺乏政治高层的支持中唐时期文体革新势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古文家在朝廷上总的来看并没有能够占据主导或有利地位,很难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推行文体改革十二月,韩愈以考功郎中知制年(816)正月,韩愈迁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掌制诰,品秩与考功。

韩愈画像

元和十郎中同,但地位更显清要,是唐代“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同年五月韩愈即罢中书舍人,改太子右庶。太子右庶子是东官官属,品秩较中书舍人高,却是典型的闲官。韩愈掌制诰的时间为一年半左右。在这段时间里,韩愈并没有将古文带入制诰持,遭到镇压。九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被贬为远州司马。柳宗元开始了他十年拘囚、待罪南荒的生活;元和十年又被召回京,任命为柳州刺史。柳宗元自贞元十二年(796)中博学宏词科,以集贤殿书院正字步入仕途,直到元和十四年(819)七岁时病逝于柳州,其政治生涯中一多半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

刘禹锡画像

他真正开始古文创作,也正是在贬谪之后。正如他在《与杨京兆凭书》中所说:“宗元自小学为文章,中间幸联得甲乙科第,至尚书郎,专百官章奏,然未能究知为文之道。自贬官来无事,读百家书,上下驰骋,乃少得知文章利病。”柳宗元青年时以擅长写作骈体文知名,不过他身处政治核心的时间统共不足一年,而且未曾知制诰,即担任起草王言的要职,故而《旧唐书》的作者带着惋惜的口吻感叹道:“贞元、大和之间,以文学耸动搢绅之伍者,宗元、禹锡而已。”所谓“咏歌帝载,黼藻王言”,就是针对他的骈体文章而言的。长庆初年,元稹在穆宗皇帝的支持下,曾一度试图将复古风气带入制诰写作,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元稹画像

白居易《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河南元公墓志铭》云:“制诰,王言也,近代相沿,多失于巧俗。此即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所谓“制从长庆辞高古”,白氏在此句下自注云:“微之长庆初知制谐文高古,始变俗体,继者效之也”白居易元和十五年以主客知制,开始仿效元稹。实际上,这种改革一方面只求文辞的古质朴,有意删汰浮辞艳藻,并未彻底改变骈偶体制;另一方面它或许在当时影响较大,元、白之后却罕有继之者。

白居易画像

事实正如仲勉先生所说:“长庆初年,元稹、白居易同知制诰,曾一度提倡复古,卒不能变。”总起来看,古文运动的发起人和中坚力量多是名位低微或者仕途偃蹇、遭逢不偶的中下层文人。先驱如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人多是才高位卑,取湮当代;中坚人物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多作于困顿寥落、贬谪失意之时;欧阳詹、张籍、李翱、沈亚之、皇甫湜、樊宗师等等韩愈的忠实追随者又大多是终生名宦不达、穷愁潦倒的文章之士。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没能取得政治上的出路。

参考资料:

·《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河南元公墓志铭》

·《与杨京兆凭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4年级作文 科普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 作文精选 感恩老师作文600字 以梦想为主题的作文 母爱作文300字 与爱同行作文 描写荷花的作文 家规英语作文 月亮作文600字 描写雨的作文 回报作文 演讲稿作文 短篇作文 旅游英语作文 600字初中作文 童年 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500字 书伴我成长作文 以成长为题的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 春暖花开作文 赞美老师的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 关于音乐的作文 路作文600字 乡村美景作文 感恩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