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林语堂是苏东坡的超粉 写《苏东坡传》来表达他对苏东坡的崇拜

2020-11-28 05:30:01
相关推荐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88年和2005年两度被拍成电视剧并获得极大的反响。《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代表作之一。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部英文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休闲文学的代表作品。《生活的艺术》同样也是林语堂的代表作之一。

然而,林语堂自己却这样认为,他的《苏东坡传》要比《京华烟云》和《生活的艺术》更为得意、更为珍视。林语堂为何要写《苏东坡传》这样的一本书?

林语堂认为他的灵魂贴近苏东坡

苏东坡死于公元1101年,离现在相去900多年。在这近千年的时光流转中,苏东坡以中国文化、文学和艺术的集大成者滋润和哺育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历史上对苏东坡的研究探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只不过,这些研究或偏于寻章摘句,或重视意义阐释,或多为学理义理分析,与一个真实而鲜活的苏东坡相去甚远。所以林语堂认为,有必要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苏东坡。

林语堂曾在《读书的艺术》中说,“世上常有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着自己的肖像一般。”林语堂称这种现象为“灵魂的转世”。

以此为前提,林语堂推演说:“苏东坡乃是庄周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乃是苏东坡转世。”林语堂的这一概括非常精妙,它将人们尤其是文人心灵世界的共感、共知、共鸣这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非常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只是不知道林语堂想没想过他自己与苏东坡的关系,是不是也是一种“灵魂的转世”?在林语堂的一生中,苏东坡是个极其关键的人物,我们常常可以从林语堂的文章中看到“苏东坡”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到关于苏东坡文字的引述。

除了《闲话说东坡》之外,林语堂还饶有兴趣地考证苏东坡与其堂妹小二娘间的爱情关系,尤其细究苏东坡对堂妹的无限倾慕和难以告人的幽恨;也有兴趣考证苏东坡并没有什么才女式的妹妹苏小妹存在。因为在林语堂的心目中,苏东坡不只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一个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

林语堂激情四射地写作《苏东坡传》

1936年,林语堂举家远涉重洋去美国,收藏了半辈子的书籍,不可能都能随他远涉重洋。林语堂不得已丢弃了许多珍本好书,但关于苏东坡的100多种研究资料他却全部带在身边。对于这一点林语堂说,一方面是因为准备到国外翻译或写作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书;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孤独的海外客居时,他可以时时与苏东坡做伴。

林语堂曾这样深情地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苏东坡传·序

1945年,林语堂开始着手写作《苏东坡传》,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之一。在这两年多的写作生活中,林语堂与苏东坡朝夕相处,共话心语,一起探讨关于政治、社会、人生、意义和理想等问题。只要看看他为这本书写的序言,我们就可以体味到两颗灵魂在广大无垠的时空中所进行的对话,这是一次灵魂的贴近,也是一次意味深长的灵魂之转世。

在序言里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散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既是非常个人化的,又是比较随意的,但其中却蕴含了林语堂自己的经验感受和灵魂渗透,表现出惊人的悟性和深刻的透力。他不惜用“光风霁月”、“迷人的魔力”、“望尘莫及”、“伟大”和“天才”这样的词来赞美苏东坡,由此也可看出苏东坡在林语堂心目中的地位。

林语堂用诗意的语言写苏东坡:“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林语堂何以如此推崇苏东坡?

何以苏东坡能让林语堂如此佩服、推崇备至甚至有些崇拜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是可以肯定的。一方面苏东坡确实不得了,是个天才,是个人格高尚的人,是个性情可爱的人,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而另一方面,林语堂在苏东坡的身上发现了自己,也就是说,在许多方面,两人具有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

苏东坡是个全才、奇才。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医理酿酒、烹饪美食、盖房搭屋、炼丹养生、为政治水等无所不通,而且每一学科都有精深之研究,都是专家。直至今日,他的东坡肘子、诗词、书画还广为人们喜爱。更重要的是,苏东坡的每一项成就都不是刻意而为,都不是殚精竭虑,他有点石成金之妙,只要有感而发,顺乎天性,自然流露,随意挥洒,就有至理名言,就有不凡的成就。这种多才多艺、博大精深的才气是百年甚至千年不遇的,从中也可看出人类伟大智慧之极致。

林语堂也是一个多才多艺者,他除了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创作,还是语言学、文学、艺术和《红楼梦》的研究专家,而且他又是一个成功研制简明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家。另外,在书法、绘画、音乐、演讲上面,林语堂也都有较高的造诣。我们不去说林语堂在才智上与苏东坡相去有多远,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林语堂的聪明和才气。

苏东坡是一个幽默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人

苏东坡遭遇坎坷、磨难深重。他一生经历的贬谪流放生活,按时间顺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这个路线图总的趋势是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对无耻政客的中伤、流言、攻击、陷害,他不屑反驳与回击,只是莞尔一笑,然后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个流放地去了。

在惠州的松风阁流连漫步时,他想到的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能放下的是个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禄。而百姓万民之忧乐却总是挂在他的心间。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平反冤情、为民请命……每到一地,苏东坡总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语堂称他是“百姓之友”。

林语堂非常佩服“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苏东坡传·序》)。所以,在林语堂笔下,苏东坡性格开朗,心胸坦荡,高兴时常常哈哈大笑,即使不高兴甚至遇到挫折,他也不改其志,依然苦中作乐,自得其美。

最著名的是,苏东坡被流放至荒无人烟的海南之后,尽管彼地潮湿、雾重、气闷、粮食不继,但苏东坡并不以之为苦,反而达观快乐。在这期间,苏东坡除了造房酿酒、造纸制墨、烹饪采药外,还注释了《尚书》,编辑了《东坡志林》,和陶诗15首。

苏东坡是一个总能找到快乐人。在密州,他体验的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在文化荒漠的南方,他看到的是“岭南万户皆春色”,以至于“鸡犬识东坡”,感慨“不辞长做岭南人”。即使是湿热的海南,他也为“唯有一幸,无甚瘴也”而欣慰。“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虽是赞歌女柔奴,其实更是诗人的自况。甚至在他的杂记里还留下食阳光可以止饿的办法。

他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而“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

苏东坡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并从中得到快乐,如同阳光一般的诗意,令苏东坡成为一个生活的快乐者,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败。林语堂也是这样,他称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自己也是达观幽默,在家中、在讲演时、在与朋友相聚里,他常常妙语连珠,一派机智风趣。

苏东坡是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

苏东坡是一个没有心机,不精于自谋,完全听任自然的人,林语堂称他自己也有“赤子之心”。所以,苏东坡对父母、对兄弟、对妻子儿女、对朋友、对仆人、甚至对敌人都不怀恶意,而是心揣一片善意。他与弟弟苏辙多少年都是同甘共苦、相帮相扶,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知己。他对爱妾朝云、旧爱堂妹更是情深意长。对害过他的学生、政敌,他也光明磊落,心地坦荡。

苏东坡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里显然有着浓郁的赤子之心和宗教情怀,也与那些嫉贤妒能的戚戚小人相去霄壤。

苏东坡晚年带病到常州堂妹小二娘墓前痛哭不已,伤痛时以至于泣不成声,委地如泥,不能起身,这其实也是一副真性情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林语堂颇近苏东坡,他不仅充分肯定老子、庄子和苏东坡的“赤子之德”,而且也身体力行,敢作敢为,自由任性,执着地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他曾在《四十自叙》中以这样的诗句自许:“喜则狂跳怒则嗔,不懂吠犬与鸣驴。”“十岁离乡入新学,别母时哭返狂呼。”“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鬂尚且无。”

对苏东坡的刁皮,林语堂赞之曰:“别的不说,单说东坡这人实在不大规矩。其大处为国为民,忠贞不移,至大至刚之气,足为天下师,而其可爱处,偏在他的刁皮。”“亦是他才气过人处。”(《闲话说东坡》)其实,林语堂自己何尝不是这样?他少时常常刁皮得很,对此事,家里人可是人人皆知,即使在《语丝》和《论语》甚至以后的各个时期,林语堂何尝不是刁皮得可以

不少中外文化名人,都曾经是林语堂着力表现的对象,但苏东坡却是他最喜爱的一个,也是用力、用心、用神最多的一个。在苏东坡的灵魂中,林语堂试图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灵魂,一个可以交心交肺的知己。一本《苏东坡传》,写作时间就用去了林语堂三年多的时光,而孕育写此书则长达数十年之久,其中肯定流下了林语堂无数的汗水、泪水和元气。

虽然林语堂自己也说,像苏东坡这样一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最难以表达,但这部20世纪名人传记的经典之作,以其独具一格的视点、方法、观念、灵性和优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余秋雨曾在《苏东坡突围》一文里说过:“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从中也可看出林语堂《苏东坡传》影响之大、之深和之久!

生命的流逝往往就是如此。它像一个链条一环一环地相结相扣,从历史的云深之处而来,又一直延伸到我们难以看见的未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灵魂与灵魂的渗透与联系是最为重要的,它将比其他的东西更具有永恒的魅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作文初一 平凡作文800字 英语导游作文 春游作文400 美景的作文300字 感谢朋友作文 800字满分作文 自我评价作文 怎么写议论文作文 宽容作文素材 疫情中考作文 干家务作文 初中精选作文 田园生活作文 幸福的作文800字 小学生600字作文 关于礼物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感谢朋友 作文 写情感的作文 一节课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300 蝌蚪的作文 我的妈妈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写事500字 高中作文金句 勇敢面对作文 九年级上册作文 疫情作文高考 那一次我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