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背了这么多年的《鹿柴》 “柴”字怎么读?很多人都读错了

2020-11-28 08:20:01
相关推荐

学过古汉语的都知道,现代的语言和古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例如古代的“走”,其实是跑的意思;古代有“入声”而现在已经没有了。

很多人在读古诗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这个字应该怎么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王维的《鹿柴》了,背了许多年,才发现,原来是鹿柴(zhài),而不是

鹿柴(chái)。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闲居辋川时所作,入选教科书,几乎人人都会背,但是很多人却常常读错标题。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新出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变化最大的应该是古诗文这一块了,删减了一些经典篇目,例如《陈涉世家》、《孔雀东南飞》,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篇目。

而且如果细心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诗词中的字和读音发生了变化。

例如“白云深处有人家”,如今已经变成“白云生处有人家”了。

还有贺知章的“乡音无改鬓毛衰”,记得我小时候念的是“shuāi”,但是大学的文学课教授却告诉我应该念“cuī”,而且近几年来“cuī”这个读音几乎深入人心了。

但是在新教材中她又变回原来的“shuāi”了,若是不注意很容易读错。

因为这些变化,有人也开始质疑“鹿柴”的读音了。

其实我倒觉得一点也不用担心,因为“柴”字有一种解释就是通“寨”,意为“村墅”,而众所周知,王维在辋川有处大别墅,其中就包括了鹿柴、文杏馆、北垞、竹里馆、辛夷坞这些地方,所以根据语意,它一定是念(zhài),而不是(chái)。

现在再来看看这首诗。

王维早年的时候也曾醉心于功名利禄,在遭受打压后,便渐渐寄情山水,写下了很多关于山水的赞歌。

在安史之乱后,王维因为当过“伪臣”差点被清算,丢了性命,虽然最后得救,但是却给了他极大的打击,彻底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最常去的地方一个是终南别业,一个便是辋川庄了,对于他而言,这两处便是他心灵的栖息地。

尤其是辋川庄,他常和好友在此游玩,吟诗,有《辋川集》传世。

这首《鹿柴》便是其中的第五首,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令人向往。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歌开头两句便描绘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

空荡荡的山林里,仿佛没有人烟,却隐隐约约传来说话的声音。

这首诗若是“诗鬼”李贺写的,也许大家便会觉得阴森,毛骨悚然。

但是王维的话,却让人感受到了宁静祥和的氛围,这大概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吧。

王维的很多诗都是这种风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两句也是如此,清幽到了极点,治愈了很多人的烦躁。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从声音着笔,写山的宁静,而这两句则是从光色方面来突出山的幽深。

傍晚时分,太阳慢慢地滑向了天边,金色的光芒钻进深林里,照射着幽暗的青苔。

诗人望着这斑驳的景象,心中一片清明。

诗词中的“青苔”总有荒芜苍凉之感,例如白居易的“不堪红叶青苔地”、李商隐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欧阳修的“青苔点点无人迹”,可是王维此处的青苔却是在阳光之下的,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大概和诗人的心境有关吧。

全诗只有短短20字,无一生僻字,却有声有色,将深山的宁静幽深写到了极致,千百年来一直广受好评。

不知你是否也曾读错读过“鹿柴”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雨过天会晴800字作文 聆听时间的声音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热闹的街头作文 不要好高骛远的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500字作文 感恩之心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作文 初三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参观文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700字初中 加油中国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关于三观的作文 辛苦的老师作文 感恩老师的作文结尾 五十年后的我作文 变化作文500 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语文作文三年级 学校运动会作文 我最爱的一本书作文 长城作文英语 保尔柯察金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窗外作文650字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