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残友把这篇文章转给你的亲友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残疾 怎样面对残疾

2020-11-29 02:20:01
相关推荐

我们该怎样认识残疾人

1、残疾人与人类社会与生俱进

残疾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人。

人类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迄今经历了残废、残疾、残障三个阶段。

在较早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同时由于可以获得的物质资源有限,不同的族群、种群之间常常为了争夺资源而发生争斗,在需要付出体力的劳动和争夺资源的争斗中,残疾人没有任何优势而言,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他们往往成为群体的累赘、负担。那时的残疾人普遍被当作废人,也就是无用之人,甚至被认为是“魔鬼附体”,是“不祥之物”,可能会给别人带来灾难,基于这样的认识,早期残疾人的命运可想而知。资料记载,尽管在古希腊、罗马以及中国古代不乏著名的残疾人学者、乐师、诗人、军事家,但是,在古希腊与罗马时期,西方对于残疾人的遗弃、绝育、杀戮也呈现常态。

始于十四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精神,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加上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残疾人的认识也进入到一个相对理性的阶段,认为残疾是一种病态,残疾人就是有病的人,需要对他们实施医疗手段。残疾人被归入病人行列,造成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

进入21世纪,人们对残疾人的认识迎来新的阶段。2006年12月13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中,首次使用“残障”的表述,并用残障代替残疾,一个字的更改,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残疾认知上的巨大飞跃。残障是指由于残疾而导致的不利处境,该处境进一步限制个人履行相关的社会角色或要求。比如,肢体残缺人士因缺乏有关通道设施而不能自由进出某些地方,从而失去工作、学习和社会参与的机会或能力等。由此,我们知道,残疾人不是无用的“废人”,也不是一直处于病态的“病人”,而是由于他们自身以及来自环境的不便,产生了障碍,限制了他们的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参与。

当然,因为多年来约定俗成的称呼,在日常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在统称上把残障称作残疾,把残障人称作残疾人,但其中的含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们以往说的聋哑人、聋子、哑巴,瞎子,呆子、傻子、痴子,瘸子、瘫子,神经病等称谓正慢慢被聋人、听力障碍,盲人、视力障碍,智力障碍,肢体残障,精神残障所代替。

2、残疾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牺牲者”和贡献者

导致残疾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原因。

无论先天或是后天,一代又一代的残疾人都是人类进步的“牺牲者”,为人类研究、认识、防范残疾做出了贡献。

先天因素导致的残疾人,为人类在遗传、病理、基因等方面提供了研究范例,让人们力求通过对他们的研究,产生有效的手段减少和克服类似的残疾发生。比如,古代的人们,喜欢亲上加亲,近亲结婚,但近亲婚姻生育的后代出现残疾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非近亲的婚姻,时间长了,经过比较,人们发现这是一个问题。于是,人们会主动回避近亲婚姻,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还通过立法的形式规避、禁止这种婚姻行为。

后天导致残疾的因素很多,有疾病、战争、自然灾害、车祸、运动和不当的生活方式等。到目前为止,疾病依然是产生残疾的主要原因。在治愈疾病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有效防范了残疾。如现在的家长很少再担心孩子出生后患上小儿麻痹症,因为经过长时间对小儿麻痹症患者的研究,医学界发明了专门的药物“糖丸”,并将它作为一种疫苗,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让他们服用,从而有效遏制了这种疾病导致的残疾。

现在的听障孩子越来越少,一是因为优生优育的婚检孕查起了作用,另一个是在医学上较早地发现了孩子的听力障碍后,可以通过植入人工电子耳蜗的方式,尽可能恢复他们受损的听力,再经过语言训练,让他们成功地脱离了无声世界。

战争改变了人类社会,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由于战争,很多体魄健全的人被打上残疾的标记,加入了残疾人的行列。从战场回到社会和家庭中,他们感到了生活的不便,精神的折磨。于是,他们一方面会呼吁和平,反对战争,促进人类社会的相容;另一方面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残疾的不便,运用自己经历战争获得的社会地位为残疾人奔走,促进了残疾人生存、生活状况的改变,生命质量的提高。美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高潮就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益于一批从战场立下战功但致残的军人的强力推动。

人类不断进化,残疾的现象和种类也在不断地变化。

人们认识了一些残疾,有效地防治并逐步减少了一些残疾,但新的残疾类型也在演变、发生。如现在对全世界造成困惑的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就是一种新的残疾类型。十年之前,人们对其还十分陌生,将这类人群划入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的行列。十年之间,自闭症已呈“爆发式”增长。2015年4月2日的“世界自闭症日”,有关方面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仅中国不完全统计就有大约1000万自闭症患者,其中0-14岁少年儿童约200万。美国公布的自闭症数据显示,少年儿童自闭症患者占同龄段的比例为万分之十五。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破译自闭症生成的原因,不知道原因也就很难从根源上予以解构,因而就很难用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采取的摸索式的康复手段,大多也收效甚微。

从发现残疾,认识残疾,到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都是以身负残疾的残疾人为“实验”的,他们承载了人类社会进化、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风险,承担了人类必须面对的痛苦和负担。因为他们的残疾,分担了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其他人的痛苦和风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残疾,让后来的子子孙孙减少了残疾的可能,特别是同一种类型的残疾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牺牲者”和贡献者。

残疾人的痛苦、负担不应由残疾人独自背负。就如地壳运动必然要发生地震,我们不能说生活在地震带的人遭遇地震是他们的不幸,要他们自己承受灾难,而不施以帮助。确切地说,残疾也是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的灾难,只是历史、现在和将来还存在的残疾人群代替人类接受了这些灾难,换取了其他人的健康、健全。但我们不能健忘。不忘记灾难,是人类进步应有的良知。全社会,包括每一个健全人,没有理由不对残疾人产生敬意,产生感激,没有理由不主动俯下身段。你可能不需要说太多的话,相遇时给他们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暖的肢体语言,就很好了。

3、残疾人的发展还面临重重障碍

当前,残疾人在方方面面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上,还存在现实的障碍。分析这些障碍,有助于整个社会帮助他们进一步克服,从而促进残疾人本身,促进残疾人事业,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

——教育障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是个残疾人口大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础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2016年国家教育公报显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80所,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32万人,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49.17万人。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27.08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5.06%。公报还显示,同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是22.98万所,在校生1.42亿人。从数量上看,特殊教育学校是普通学校的百分之零点九,在校残疾学生是健全学生的百分之零点三五。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残疾人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左右。

国家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而普通孩子同年龄段的入学率早在2012年小学为99.5%,初中为98%,同比差距在十年左右,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入学率差距更大。同时,残疾人走向社会后的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更加困难重重。

再看看成年残疾人的受教育状况,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残疾人的受教育情况在全国也处于领先位置,但2014年统计的全省就业年龄段76万残疾人的文化程度令人咋舌:大专以上1.85万,占2.4%;高中8.1万,占10.7%;初中28.1万,占36.9%;小学38万,占49%。

——交通障碍。国家关于城市规划中的无障碍设施的规定,得不到充分落实。无障碍设施不具备,不科学,挤占盲道等无障碍通道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为残疾人考虑的个性化服务措施不足,如语音报站、轮椅辅助等普遍缺乏。残疾人驾驶交通工具出行,仍然受到法律法规及传统认知的制约。

——就业障碍。求职、入职难,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招纳残疾人,以缴纳就业保证金代替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就业歧视上的同工不同酬,进修、提升机会少。二次就业困难,残疾人一次失业,往往意味着终身失业。

——信息障碍。残疾人运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够通畅,没有专门为残疾人量身定制的手机、电脑、电视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使用手语和盲文翻译的频率很低。每年除夕全中国人共享的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时不加字母,对两千多万听障人都是缺憾。

——维权障碍。残疾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自身的维权能力受到限制,往往需要通过媒体的呼吁,外界的援助,付出更多的精力,经历更多的曲折。法律法规对残疾人的特殊性考虑不够,保护不力,发展的眼光不足。

——思维发展障碍。从思维的发展来看,残疾人的思维和健全人一样,也要经历感性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个阶段。由于认知上的原因,大多数残疾人比较难逾越的是第三个思维阶段,尤其是智障人员。

——心理发展障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的一生就是走出自卑,超越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想努力使自己变得重要,但人的重要程度主要由他们对别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决定。绝大多数残疾人在超越自我,实现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上很难有大的作为,由此引起的自卑心理,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道路。

——文体活动障碍。我国地少人多,大众公共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显得奢侈,在城乡为残疾人专门考虑的盲人门球、乒乓球,盲人电影院,盲人图书馆,轮椅篮球等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很难满足残疾人的文体活动需求。

——婚姻家庭障碍。残疾人的社会接触面、选择面都较窄,相关部门为残疾人举办的婚姻相亲活动很少,加上残疾人自身的不足,使得残疾人组建婚姻家庭困难重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适龄残疾人在婚率2010年度为62.5%,2013年度为63.7%,增长缓慢。其中,男性的在婚率低于女性约1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的成年残疾人有一半男性处于游离于婚姻外的单身状态。令人堪忧!

——参与政治生活障碍。在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包括群团组织中参政议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残疾人数量还明显不足,残疾人发声的机会不多。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残疾人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及社会的空前重视,但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残疾人生活、生存质量的本质,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这些有形、无形的障碍。应形成共识,拆除藩篱,打破枷锁,为残疾人松绑,特别是一些法律法规中给残疾人发展带来障碍的条款迫切需要修订,乃至废止。

一种障碍就是一堵墙,移除挡在残疾人面前的障碍之墙,可以激发残疾人的内在潜力,促进他们和健全人一起为社会的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可以促使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霍金从身体条件来看,属于多重和重度残疾,生活都无法自理,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排除了沟通障碍之后,他的惊人智慧展示出来,探索形成“黑洞”理论,成为人类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克服障碍,刻苦训练,用一支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震撼了世界,他们的系列节目在全球巡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魅力和自强。

2015年03月24日,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触摸普拉多”(Hoy toca el Prado)的展览。展出的是与原作相差无几可供触摸的3D“浮雕”仿品。这些经典画作仿品一共六幅,其中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戈雅的《阳伞》。仿品用一种叫“Did”的凸版印刷技术制作,最终成品跟3D打印相似。为了制作这些有质感的画作,工作人员需要先获取原作的超高分辨率照片。之后他们会花上40个小时印刷处理,为求达到最适合盲人触觉的材质、纹理及大小,因为任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除了可以用手触摸画中细节,展览现场还设有盲文说明和语音导览,给盲人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4、对残疾人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不同的国家认定残疾的标准不同,标准越低,残疾人所占那个国家人口的比例也越高,与之相对应的,那个国家残疾人能够享受到的保障也越好。如中国残疾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百分之六左右,而美国三点二亿人口,它认定的残疾人数量达到了五千万之多,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六。这是因为美国对残疾的认定标准比较宽泛,如糖尿病患者、手术摘除过器官的人,都被认定为是残疾人。人们之所以愿意被认定为是残疾人,是他可以获得优于普通人的社会保障及其它福利。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非洲地区,残疾人占人口的比例要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安哥拉国家认定的残疾人比例只有百分之零点二五。

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就有善待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我们的先贤孔子就是一位尊重和礼待残疾人的典范。史书记载,有一次,盲人乐师师冕来见孔子,孔子赶紧走出屋外相迎。师冕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请慢点,这是台阶。师冕来到坐席边,孔子说,这是坐席,请坐下。待坐定后,孔子向师冕逐一介绍周围的人,某人在这里,某人在那里。然后才开始交谈。交谈完毕,孔子又把师冕送到室外。孔子的学生子张问,这就是同盲人交流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人与人相互学习帮助的礼仪规范啊。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人就比较注意扶残助困。唐代设立悲田坊和普救病坊帮助残疾人。宋代对残疾人等社会贫困群体实行的赈济更进一步,《宋史食货志》记载,熙宁九年“知太原韩绛言:‘在法诸老疾自十一月一日州给米豆,至次年三月终’……从之,凡鳏寡孤独癃老、疾废、贫乏不能自存应居养者……依乞丐法给米豆;不足,则给以常平息钱。”唐宋时期对于残疾人在赋税和徭役方面实行蠲免政策。唐代对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赋役减免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授田时也照顾到残疾人,为了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能够切实享受到减免税的权利,当时法律还规定了对违法者的处罚。唐德宗时规定“鳏寡孤独不济者,敢加敛,以枉法论”。宋代残疾人则享有免除丁税和保甲义务的特权,国家还专门设立了各种福利机构以救济收养残疾人,如福田院就是主要以收养残疾人为主要职能。南宋丞相吴潜在明州创立广惠院专门“聚城内外鳏寡孤独暗聋踱之将沟壑者”。

这些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举措深刻影响着后来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扶残、助残、育残的优良传统。

当然,与整个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残疾人还远远落后于健全人,这与他们参与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有密切的关系。

这个世界上纷争的起源和根源主要在资源。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地区和地区,单位和单位,个人和个人之间都在竭力为资源而争。包括话语权的争夺,也是为资源的分配鸣锣开道。当今社会,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大障碍一直是有限的社会资源。从人类的欲望来看,对资源的需求永无止境,起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这样。就残疾人而言,资源是个很敏感和脆弱的话题,他们依靠自身的能力获取资源的机会有限,需要外界的支持。

提供给残疾人的资源无非是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这也是全人类都需要的资源。面向残疾人,在不可比和落差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整个社会有多少资源是一回事,愿意拿出多少又是一回事。我们确实要拷问自己,我们到底有否心无旁骛。我们是否已经向残疾人倾斜,还能倾斜多少。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谐程度,温暖尺度,不仅是看她有多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不仅是看她的道路有多宽阔,车流有多滚滚,夜晚的霓虹有多闪烁,人们的夜生活有多丰富,还要看她和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对待残疾人的心态和举措,看这里的残疾人是否能够走出角落,见到阳光,是否得到尊重,是否体会到眷顾,是否感到平等,是否有机会参与,是否能够共享,是否进出从容,是否面对大众常常口舌生津,甚至一不小心就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残疾人,就如每个健全人犯不着花心思每天去想自己是不是一个正常人一样。

这是残疾人的理想状态,也是文明社会的应有姿态。

来源:网易江苏

扫一扫

有福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想不到作文 创造文明城市作文 公园的风景作文 走在路上的作文 写名言警句的作文 英语书信格式作文 中考英语作文范文 雅思作文 范文 新学期打算作文四百字 达尔文英语作文 写海龟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植物100字 写成功的作文400字 语言的温度作文 关于爱国的作文四百字 妈妈的爱英语作文 接力比赛的作文 近视调查报告作文500字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作文 家乡的田野作文 我我快乐半命题作文 如何保持健康小作文 男插女作文 阅读作文800字 爱岗敬业的作文题目 毕业后的选择英语作文 成龙英语作文 手心里的温暖作文 二年级葡萄作文 最好的朋友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