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北大教授:“快乐教育”是最大的骗局

2020-11-30 10:20:01
相关推荐

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这句话表面上看,没毛病,但是深究之后会发现,很可怕。孩子不喜欢就不能逼他,那么作为未成年人,他的自律该如何培养?他的习惯该如何养成?

前两天,朋友来家里做客,正好碰到儿子在练钢琴。

坐在钢琴前的儿子一脸不情愿,一会儿说口渴,一会儿说肚子疼的...

总之,找各种借口逃避练习。

这是他平时的惯用伎俩,我当然不会吃这一套。

在我强硬的态度下,儿子又哭又闹,但最后还是乖乖回到钢琴前,眼中含泪练习今天的曲目。

朋友看不下去了,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应该根据孩子的爱好来选择兴趣班,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喜欢是本能,但喜新厌旧也是本能

其实,让儿子学钢琴并不是我的意思,而是他自己的选择。

有天路过钢琴房,看见里面摆放的黑白钢琴,儿子看了好久,然后拉着我的手说,想学钢琴。

我当时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太在意。

但回家后,儿子用ipod下载了弹钢琴的小游戏玩了好几天,有时甚至还会模仿电视上钢琴演奏家弹琴。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确定儿子是真的喜欢钢琴,我于是决定帮他实现他口中的“喜欢”。

而他呢?从一开始的认真、热情,到两周后的抗拒,现在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兴趣。

所以才会出现我“逼迫孩子”的一幕。

“妈妈,我发现我不喜欢钢琴了,我想学画画”。

面对孩子不断变换的喜欢,我是否应该妥协?

不!

我清楚的明白,即使我现在让他学画画,放弃钢琴,说不定什么时候,他还会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画画,更喜欢某某。”

喜欢是人的本能,但喜新厌旧也是人的本能。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事实上孩子的心,更加难以揣摩。

因为孩子喜新厌旧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孩子都两眼放光,可是新玩具到手,才玩了没几天,就被打入“冷宫”,然后又嚷嚷着要买下一个。

在他们的玩具箱里,永远都缺一个“合心意”的玩具。

又或者是,父母明明根据孩子的兴趣给他报了兴趣班,结果课还没上几节,他们就“移情别恋”,嚷嚷着,不想去上课了。

如果父母一味纵容孩子的“喜欢”,到头来可能什么也学不到!

强者谈坚持,弱者才谈喜欢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希望孩子能够用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相信这是大部分父母的回答。

而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甚至为人处世上的“强者”。

社会很现实,也很残酷。要想孩子不被现实所淘汰,就要教育孩子如何成为一名强者。

而强者最大的品质就是遇事坚持!强者不会因为一句不喜欢,就不去努力,不作为。

好比如你去随机采访一名在校生,询问他喜不喜欢上学,相信大多数孩子的真心话都是“不喜欢”。

既然不喜欢,为何还要继续呢?

不可避免,其中有父母的逼迫,但更多的孩子心中却很明白,不喜欢,但是必须坚持,因为读书是自己当下所能选择的最直接的出路。

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舍得让孩子吃苦

学习苦吗?很苦!

现在的孩子,肩上的书包愈来愈重,鼻梁上的眼镜愈来愈厚,学习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

但是学习这条路,别人帮不了什么忙,只能自己努力、辛苦地付出。

孩子要经历过很多很多,许久后才能明白,学习真的是为了自己。所有获得的知识,都会在某一天,换成另一种方式存在。

周杰伦曾透露,正是因为妈妈叶惠美“逼迫”自己从小坚持练习钢琴,才成就了如今的周天王。

强者讲的是坚持不懈,而不是喜欢与不喜欢。

要想孩子将来有所成就,父母就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坚持自己的“喜欢”。

快乐教育是最大的骗局

一位北大教授曾怒斥:现在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

然而,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就占据其中两项,快乐教育和释放孩子的天性。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嘛,应该有一个开心的童年,让他快乐的成长!”

但是,没有人生来就喜欢吃苦,喜欢安逸、享受是人的天性。

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如果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没有哪一个孩子会主动选择吃苦,大部分孩子都想要舒舒服服成长。

很多父母选择“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他们忽略了这一点:孩子尚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为他们未形成自己的三观,所以还不能好好地理解自己做的事情、以及事情的意义。

当释放天性,自由成长的孩子,面临人生窘境的时候,会不会回过头来抱怨人生?埋怨父母当时对自己的放养呢?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因为身无一技之长,曾埋怨妈妈刘梅不给自己报兴趣班:

“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教育我。”

刘星所提出的“悖论”恰恰反映了“让孩子用喜欢的方式成长”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

孩子小,本身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判断事情的好坏,是否对自己将来的有害。

这时候,父母就必须起到引导作用。先苦后甜,孩子的未来才更有保障。

但技多不压身的道理,我相信谁都懂!

只是有些父母选择忽视,觉得孩子喜欢更为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很可能什么也没学好。

而有些父母选择实践,往往在孩子摇摆不定的时候,逐渐掌握了技能。

所以,如果真为孩子好,适当的逼迫总比放纵来得好。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孩子的未来,就大胆的让孩子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