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虹光育明月——宫里过中秋

2020-12-01 01:25:01
相关推荐

欢迎关注紫禁城!每天与您分享优质文章~

冷枚 梧桐双兔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月亮是中秋永恒的主题,中秋节所有活动也都是围绕着月亮展开的,吃月饼、摆瓜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不论在宫廷还是民间,所求的都是阖家圆满,喜乐清安。

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了,不知道今年的中秋大家计划怎么度过呢?在过往的推文中,我们介绍了宫里过大节和宫里过夏日,那么本次的推文我们将要一起来看看宫里是如何拜月迎节,欢度中秋的。

拜月迎节

提到中秋,大家可能一下子就会想到嫦娥、玉兔和圆月。那么这些象征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么?

其实,中秋最早出现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其中虽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动,但并没有具体记载是八月的哪一天。

应劭注《汉书》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的“夕月”指的就是祭拜月亮。

古时帝王,春天祭拜太阳,秋天要祭拜月亮。中秋之时天子要到都城郊外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摆瓜果。逐渐的,这样的习俗从帝王到士族大夫,再到文人学士、市井百姓相传开来。

唐朝以后,中秋节成为君王赏赐群臣的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宋代兔纹印押故宫博物院藏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那么,到了清代中,宫廷内的祭月活动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一般来说,宫内祭月,又称为月供。

昇平署需有人在月供前“念斋意”,即诵念祷文。月供时长约在半个小时,要按照钦天监提供的“吉位”摆设供案。

早期月供在下午五时左右开始,清末提前至下午三时。

皇帝亲手拈香,行礼。随后,后妃宫女依次行礼。香尽,总管太监请皇帝送“焚化”,即焚烧供桌上的月光神码(也称太阴星君),随焚化,撤供。

月供的地点是皇帝的寝宫,驻跸圆明园在涵月楼、奉三无私殿,紫禁城则在养心殿,颐和园则在玉澜堂。

养心殿

兔儿爷

在清宫里的拜月迎节里除了月光神码外,还有一种给儿童祭拜用的泥塑玉兔像。

玉兔不再是捣药的养你,而是做成人形,还要穿戴衣冠,这种泥塑玉兔在清代非常流行被人们尊称为“兔儿爷”。

“兔儿爷” 造型多样,大小不一,深受喜爱。有趣的是,供奉兔儿爷的这一习俗最早是在民间流传起来的,之后影响到了清宫之中。

泥制兔儿爷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兔儿爷究竟是什么样的象征,为何如此轻易的就俘获了上至宫廷下到平民百姓的心呢?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有一年,北京城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中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消灾治病。

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 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

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 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 女人打扮。

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

泥制兔儿爷故宫博物院藏

最后,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 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于是,百姓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 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 姿百态,非常可爱。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 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 爷”、“兔儿奶奶”。这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兔儿爷”的传说。

月饼的吃法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其名最早见于宋代典籍中,从《梦梁录》和《武林旧事》的记载看,月饼最初只是一种菱花形的饼,并且“蒸作从食”,“四时皆有“,同我们现代熟悉的约定并不相同。直到明代月饼才真正与中秋节结合起来,并逐渐具有了象征团圆的美好寓意。

那么到了清代,宫廷里面是如何来吃月饼的呢?

一般来说,下午祭月之后,将十斤的大月饼用红绸包起依例放到阴凉处风干、收贮,因烤、烙制的月饼的油量大水分少,便于存放,可以存到除夕晚上再吃,取其“团圆“之意。由此可知,清代宫廷还有将中秋月饼存到除夕吃的习惯。

现代制十斤月饼图片来自网络

清代宫廷除了将月饼储存留到除夕吃的习惯外,每年八月十五,一般会将两个三斤重的月饼,按纹饰切成若干份,呈送皇帝,皇帝按月饼纹饰中的“圆光“、”边栏“等不同部位上给众人食用。

青花食盒故宫博物院藏

从前面宫廷过年习俗的推文中,我们了解到皇家生活中时刻充满着礼制和作为万民表率责任,使得宫廷生活大多时候给人一种森严庄重的形象,鲜少趣味。

即便如此,清代宫廷生活却努力在在各类节日中保有家庭生活的小趣味,从兔儿爷对清宫中秋的影响中就能看到。兔儿爷作为民间传说形象,并没有皇家森严的等级,而是充满了是童趣和温馨的形象。

双兔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来自: 故宫文化《宫里过中秋——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明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的作文500字 谈诚信作文 我喜欢小猫作文 满分作文700字 友情的作文600字 种子作文600字 愉快的周末作文 难忘的节日作文 春游作文二年级 四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过年春节作文 日落作文600字 谢谢你作文600字 九年级作文600字 江南水乡作文 正视自己作文 漏作文 做家务300字作文 描写弟弟的作文 观察生活的作文 青春是什么作文 游厦门作文 红烧鱼作文 我的姥爷作文 美丽的夜晚作文 三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美好的春天作文 美丽的遇见作文 希望的作文600字 课间活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