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产阶级:人傻钱多容易割?

2020-12-02 23:35:01
相关推荐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与往日不同,免税店员还没接到加班通知。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有一批又一批中国顾客涌进店内,抢购大牌美妆、日本马桶盖和电饭煲。

最知名的场景发生在日本。秋叶原电器街全亚洲闻名,到处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2015年,一家媒体报道了中国游客日本免税店抢货的盛况,结账排队的长度刚刚有了减少的苗头,对讲机里又传来补货的申请。

日本人再爱岗敬业,也没见过这种阵势。于是,免税店成了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就业天堂。有中国客人曾一口气就买下了6只电饭煲,原因是这种电饭煲“煮出的饭粒粒分明”。也有人抱走数只马桶盖,在日本媒体采访时,用了八个字形容购买的原因: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日本商店里销售的马桶盖,特地标上了中文标识(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电饭煲、马桶盖并非白菜价,少则两三千,贵点的上万。能够到日本旅游采购,本身就在证明着这些游客的经济实力。

还没开始直播带货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这一年到日本开年会,把这一场面记录了下来。中国中产飞到日本买马桶盖,稀罕又有趣,文章当天阅读量就超过了60万。一时间,“马桶盖”成为社交网络的热词,人们有嘲讽、有反思,这样一个东西有必要去日本买吗?

不过奇怪的是,马桶盖事件却激发了不少品牌的营销灵感。这一年开始,一波针对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热潮突然袭来。在消费主义的叙事里,中国的中产阶级似乎有着数不尽的欲望,缴纳着数不清的智商税,也背着数不清的贷款。

中国的中产阶级似乎是金色的,把他们拎起来抖一抖,就会有金子掉下来。

得中产者得天下

从西方到东方,中产阶级一直是消费社会不变的主角,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现代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中产阶级数量庞大的“纺锤形”社会更加稳定。

他们强劲的消费实力和数量庞大的人群,支撑了零食饮料、日用、汽车、房地产、旅游、教育、健康等产业的崛起。如今耳熟能详的宝洁、可口可乐、福特、美联航等品牌的崛起,都离不开二战后为更好生活消费的中产阶级。

△苹果直营店前排队的人群(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中产阶级的概念出现还要到2000年以后。前一年,上海一家报纸对上海市家庭收入进行了社会性分析调查,调查发现6%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2万元。法国媒体随即感慨,“中国历史上,人们第一次看到出现了一个中产阶级的诞生”。

改革开放20多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个人财富急剧增加,一个相对富裕的阶层已经形成。他们从事白领职业、收入较优越、有的也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中国社会的“新面庞”,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身份。直到20年后,他们才被命名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人以群分的社会格局中被划归起来。

研究学者也思考了20年,“小康”过后的中国人,会到哪里去。

于是,“中国中产阶级”浮出水面。学术界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界定不一,普遍共识是社会中等收入人群。在所有描述中国中产报告中,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中产阶级对消费本身价格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新兴的中国中产阶级有着与父辈迥然不同的消费理念与习惯。直到2000年前后,实用和耐用还是中国消费品的最大美德。中国中产在消费上更追求精致的个人体验,以及更多社交和心理上的意义,为此也愿意付出更多的。

马桶盖事件中,小小马桶盖,上不得台面,但关乎个人每天的生活体验。

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商业似乎没有做好服务中产阶级的准备。在2000年前后,一个城市白领想要请朋友去一家“平价又有格调的西餐厅”,多半还要约着前往楼下的麦当劳或者汉堡王。

△电影里刻画的中国中产阶级形象充满高级写字楼,香槟,五星级酒店,海岛度假等元素。(图片来自电影《杜拉拉升职记》、《非诚勿扰2》)

即便是到了2015年,一个中产阶级想要有一些符合身份的日用品,会发现身边只有一种选择:昂贵的进口品牌。无印良品在日本是平价商品,但在国内,动辄数百元的单价又使得家庭年收入数十万的城市中产,也得咬咬牙才能去买回一套床上四件套。

因此,巨大的消费落差让中产阶级的商业价值被发现。这一年,麦肯锡发布的一份报告更让中国中产阶级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文中提到,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人口总数,到2022年消费商品和服务额度有望达到3.4万亿美元。

中产阶级:人傻钱多容易割?

2018年,一包榨菜让中国制造集体“裂开了”。

财报发布,涪陵榨菜的毛利率高达57.4%,这一数字在10年前是32.9%。如何做到的呢?涨价。

2008年开始,在产品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涪陵榨菜持续涨价12次。

“价格不敏感”的中产阶级,并没有留意到涪陵榨菜的“小动作”。相反,通过持续不断地市场活动,涪陵榨菜从“平民榨菜”变身“中产阶级健康补盐代言人”。

△涪陵榨菜的对外宣传强调其定位为“运动补盐好搭档”(图片来自网络)

涪陵榨菜先是将包装更换为更具有设计感的脸谱,此后又将自己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腌菜”。另外,还不断强化自身健康形象,在全国各地赞助了多场有“中产阶级广场舞”之称的马拉松赛事,宣传通过榨菜健康补盐的理念。

看起来,满足中国中产的需求居然如此简单:包装概念、然后涨价,就能成为中产消费品。

与涪陵榨菜同时出现的,是潮流品牌Supreme发布了“潮流新品”,在一块普通建筑板砖上印上Supreme品牌标志,价格被炒到了1000美元,并在社交网络上供不应求。

△eBay上Supreme板砖的售卖页面(图片来自网络)

凌晨4点的星巴克也因一只猫爪杯被点亮。2019年3月,星巴克在中国限量发售2500只猫爪杯。这只杯子引发彻夜中产阶级彻夜排队,身价从199元被炒到了上千元。

紧接着,一张商场里“百米冲刺”,手机跑掉了也顾不上捡的图片火爆全网。不是丧尸来了,而是优衣库与KAWS联名的潮流服装开始发售了。中产阶级们连滚带爬冲进门店,成捆带走带着人偶图像的T恤,门店里模特上的衣服也被扒光。

△优衣库抢购盛况(图片来自网络)

40年代为解决太空飞行中饮食的液体膳食替代品,原本是人体生存所需的“低配”。打上健康标签成为中产阶级的“代餐”,身价上涨数倍。

营销公司的门槛被厂家踏破,似乎只要挂上品牌、健康的名义,什么都可以高价卖出去。

健康、轻奢、联名,成为了收割中产阶级的三板斧。

媒体探访过一些在外卖平台上制作出售“轻食沙拉”的餐饮店铺,发现这些主打健康概念的蔬菜和粗粮沙拉,平均要比正常餐食的价格贵20%左右,而成本则相差无几,甚至更低。

而任何一个商品,只要包装上加一个“轻奢”的概念,放两朵永生花,价格就是从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货价格的数倍以上。

联名则是最新的收割手段之一。大品牌之间互相联名跨界,一开始是为了丰富产品线、互相借势,然而搞得多了,就变成了互相搭便车,只要是联名,就能堂而皇之卖高价、搞限量。

比如喜茶就深谙联名营销的真谛。近一年来,喜茶曾与巴黎欧莱雅、多芬、M&M、百雀羚、科颜氏、大英博物馆等品牌进行了跨界联动。最近,又与阿迪达斯合作出了一款名为“多肉葡萄紫跑鞋”的运动鞋。但新鞋发布后就遭到了消费者群嘲,“难以直视” ,“颜色太土了”,“穿去喜茶就是全场最傻的崽”。

△引发争议的“多肉葡萄紫跑鞋”(图片来自网络)

“不惧年龄都要赢,姐姐都涂梵蜜琳”,前段时间,跟随《乘风破浪的姐姐》一起被记住的还有梵蜜琳“贵妇膏”,整套保养护肤品最低790元起售,内含8克“贵妇膏”。据媒体报道,梵蜜琳的生产厂家的网店里,“贵妇膏”按斤卖,平均每克0.23元。

“多肉葡萄紫跑鞋”,“贵妇膏”口碑双双扑街,销量也受到影响。问题出在哪里?

上有老、下有小,中产阶级的脆弱

作为新中产阶级的一员,冯佳没心情参与猫爪杯、喜茶的狂欢。

时至今日她还在复盘,当时的选择哪里出了问题。冯佳是一名理财经理,从2011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她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她自认为选择产品与公司都很谨慎,也知道行业处于发展期,难免会有坑。“E租宝”曾经找过她,但是一看到借款人数数量,她就知道这平台不靠谱。

加入杭州某服务新中产阶级的理财平台后,她陆续将父母的养老金、自己的存款和亲戚的理财资金投入公司,前后有几百万元。2018年7月一个寻常的清晨,同事告诉她,“老板联系不上了”。

冯佳当时双腿就使不上劲了。终究还是没躲过。

在那一年,数以万计的家庭数十亿的财富,突然蒸发。体面的中产阶级一夜沦为难民,除了穿上还钱的T恤睡在P2P公司的楼下,他们发现自己无计可施。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18年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涉及金额超过千亿元。全年平台数量减少了1219家。被发现问题平台数量占比达到51.45%。

△某网络理财平台向用户推送的通知(图片来自网络)

再早些时候,一篇26000字的文章,尽管阅读需要一个小时,仍然收获了上百万的阅读。这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撕碎了中产阶级的外衣,作者记录了岳父从感冒到去世的29天的种种,让人发现,一家人变为中产需要数十年,回到从前只要几十天。

“我们估算了下,家里所有的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即使卖了东北老家和北京的房子,也只够ICU里呆50天,50天之后就彻底不行了。”

作者家庭可调动资金100万,还有两套房,短时间内能找到医疗圈人脉,这一条件已经超过许多中产阶级。

除了老人健康,中产阶级们还需要担心小孩在幼儿园是否安好。

能把孩子送进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国际部的家长,都是北京的体面中产,一年十几万的学费是入门门槛,已经超过北京大多数幼儿园的水平。

但家长们还是在小孩身上发现了针眼,还在视频里看见,老师在给孩子喂不明白色药片。

△郑智化作品《中产阶级》歌词(图片来源:网易云音乐)

有人调侃,“中产的世界里,到处充满着被收割的忙碌。上午要去跑路的P2P公司静坐示威,中午怒骂幼儿园虐童、晚上回家,五星级的家塌了。”

其实中国的中产阶层并不算富裕。购房、养老、就学等方面的重重压力,让中产阶级在风险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之所以他们呈现出“出国采购”的疯狂,不是因为人傻钱多,恰恰相反,是他们希望用有限的预算购买质量可靠的商品,为此,他们愿意支付一部分溢价,但并不是傻子。性价比的“性”里还有品牌和心理认同,但过了那个价,超出性价比,敏感的中产阶级也会调头走掉。

拼多多与免税店:中产阶级的“两面性”

中国中产阶级对个性化体验、心理认同的追求和自身的脆弱性,造就了中国中产向上要好、向下要省的双重属性,这种两面性共同构成了中产阶级消费的底色。

中国的中产阶级在意品质和价值,相比数百元的手机,华为P40 和 iPhone 11 是首选;相比几十元保养品,更愿意选择神仙水。如果只看这些,会觉得似乎中产阶级的消费力无穷无限。

△免税店里排队的中国顾客(图片来自网络)

△ 日本街头的中国旅行团(图片来自网络)

但别忘了免税店门口排队的人潮。在购买时,中产阶级们会选择更便宜的员工折扣、电商、免税店、代购海淘等渠道。

近年来品牌服装、数码销售仍然上涨,但线下商场转型侧重餐饮、电影的背景也来源于此。今年全国最火爆的航空产品“随心飞”,主力消费人群就是城市白领。同时,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实践来看,航空里程累积、信用卡积分等都是吸引中产阶级客户的必备选项。计算积分积累和兑换规则,也往往是办公室白领的热门话题。

这种消费习惯,还能在免税店与拼多多的火爆中一窥究竟。

据统计,2019年中国免税品行业规模超过400亿。2020年,随着政策放宽,免税行业在旅游业一枝独秀,成为唯一在疫情中冲出重围,逆势生长的旅游板块。中国国旅直接将证券名称更名为旗下免税业务“中国中免”,今年以来股价上涨超过150%。而各大线下百货集团,也挤破头皮,要争取一张免税牌照。

△中国中免股价2020年5月至今上涨近4倍。(图片来自网络)

在韩国、日本、澳洲,航空公司甚至已经推出了“伪出国”漫游服务,消费者在同一机场起降,目的就是为了有资格进入免税店消费。

这也解释了拼多多为什么能够出圈。在2019年启动“百亿补贴”之后,平台投入现金实现的补贴,使得中产阶级不必趁着出国的机会,也能在线上随时买到“免税店价格”的商品。

这自然是一步市场上的好棋。拼多多与其他企业不同,拼多多过去积累的白牌工厂店、农产品店铺未必能有效吸引中产阶级,但是百亿补贴的大牌化妆品却可以,因此,从低向高前进的拼多多,恰好抬头遇到了中产阶级。

△有“中产大本营”之称的知乎接入拼多多平台商品。(图片来自网络)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数据,拼多多“百亿补贴”2020年下半年单日GMV平均达到7.3亿元,还在7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7亿元。甚至今年每当苹果有新品发布,就有消费者开始要求拼多多“安排”。

拼多多的策略奏效后,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也纷纷跟进推出“百亿补贴”,以此稳固或吸引中产消费者。

从免税店排队到向拼多多低头,中产阶级的消费两面性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尊重生活,再尊重中产

从免税店到拼多多“百亿补贴”,二者能受到中国中产的欢迎,核心就在于“正品、简单低价”。

有趣的是,二者虽然是线下、线上不同的商业场景,但是有着相同的业务逻辑。

税务部门相关文件里,曾明确规定免税店的经营模式,“中国免税品公司以统一含税价向生产厂家购货,再调拨给免税店,并存入经海关批准的免税店专用保税仓库。售出货品后凭单证办理退税。”

在普遍的认知中,免税店的“便宜”来源于税款的减免。实际上并非如此。

根据上海机场与日上免税行签订的合同,从2020年到2025年,日上上海需要把42.5%的销售额作为“租金”交给浦东机场,或者7年中给浦东机场410亿元作为保底销售提成,两者取其高。

△ 各地机场免税店租金均远高于市中心(图片来源:面包财经)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花费1000元用于购物,有425元给了机场。即便是这样,免税店依然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本人购买商品也更便宜了。

事实上,低价的核心关键点是,免税店从厂家直接拿货,省掉了一系列的中间商。消费者相当于直接从一级经销商处消费。机场类免税店客群质量高、吞吐量大,规模采购又进一步降低免税店采购成本。不仅如此,免税店还会通过累积消费积分回馈和购买组合包装等形式,将高销量带来的厂家“返点”回馈消费者,进一步降低价格。

在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场景下,平台提供的补贴类似免税店抵消掉的税款;一级经销商、厂家直接开店,为消费者提供正品、低价的商品;早年拼多多曾遭受假货质疑,也引入“假一赔十”机制打消消费者疑虑;最后通过平台大批量的销售,进一步提升与厂家的议价权,降低价格回补消费者。

△拼多多“百亿补贴”商品。(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模式也有隐忧,低价势必会对品牌的其他渠道产生冲击。为了平衡渠道间的利益,即便免税店只有一部分往来国际的飞行常客、游客能够光顾,部分品牌还是要强调,免税店只有专供款。

同时,过去1年多,也有多家品牌发出拼多多平台“未授权”声明,试图缓和渠道与渠道之间的矛盾。

品牌与渠道,渠道与渠道之间的博弈尚未有结果。毫无疑问的是,沉迷于免税店购物的中产阶级,已经在商业竞争中找到了拼多多这样的新机会。

而那些“收割中产”的创意和营销之所以失败,原因恰恰在于没有尊重生活的本质。衣食无忧采购自由的永远是极少数,即便是今天基数越来越大的城市中产,也仍要在职场和生活中不时低头。中产阶级“向上要好、向下要省”双重属性交织,矛盾又统一。

因此,要给中产阶级创造“更轻松生活”的机会,而不是制造“概念的幻梦”,才能真正服务好他们。

中国的中产阶级会穿着10元钱的拖鞋,也会开70多万的特斯拉,会在免税店里排队买马桶盖,会深夜偷偷打开拼多多,也会为了孩子的补习班一掷千金。这才是真实的消费、真实的烟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路阳光一路情作文 在告别中成长 作文 关于体育精神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 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初一 节约粮食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天空作文 作文过年趣事 关于舞龙的作文 看灯会的作文 我的生活方式英语作文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左右 感恩父母300字作文 成长作文300字左右 写冬天的作文600字 书香伴成长作文 七年级上册优秀作文 国庆节作文六百字 我和学校的故事作文 作文成长的滋味 20年后的学校作文 小学生升国旗作文 在读书中成长作文 书信格式的作文怎么写 好人好事作文500字 我有一个梦想 英语作文 快乐时光作文400字 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中秋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