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四川新高考改革或将推迟 今年新高一学生还是要分文理科!

2020-12-03 07:25:01
相关推荐

眼见开学在即,原定于今年秋季新高一入学时开始实施的四川新高考改革迟迟没有动静。荐课君多方打探,各方面消息显示,四川新高考改革或将延迟。

早前,四川省发布《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按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进行录取。

2018转眼就到,说好的高考改革却迟迟没有动静,急坏了初高中学生、家长。

有四川初三党网友在知乎急问:班主任说高考改革推迟,是真的吗?

网友@苏思杏回复“2022年新高考”,并附下图,未显示图片来源。

近日,又有自媒体曝:四川新高考改革将推迟至2019年。

那么,四川新高考改革到底什么时候实施?会不会延迟?

荐课君查阅各大主流媒体网站,未见相关报道;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同样没有相关通知。

荐课君还致电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均回应:不清楚。

但据四川高中校长、老师及家长回应,四川新高考改革延迟。

四川一新高一老师告诉荐课君,接学校通知,今年仍延续以前的教学模式,新高一没有改革动向。某校新高一家长也说,今年教材并没有变化。

四川某高中校长则透露,接到上面通知,四川新高考改革确定推迟,但具体什么时候实施,暂未明确。

该校长说,鉴于浙江、上海等地新高考改革所表现出的不成熟性,四川秉承积极稳妥、对考生负责的态度,暂不实施新高考。具体什么时候实施,还不确定。

虽确定推迟,但改革一定会来,不会无限延期。初高中家长切不可大意,应尽早掌握新高考改革内容及其他省市新高考改革动向,做好应对之策。

新高考改革到底改什么?

5大新变化

目前,已经进入“新高考时代”的省市有: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海南。

其中,上海、浙江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2014年开始实施,2017年完成第一次新高考;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省市于2017年9月开始实施,2020年将迎来改革后的首次统一高考。

01

考试科目

改 革 前

文理分科,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历史、地理、政治)或理综(物理、化学、生物)。

改 革 后

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

02

学业水平考试

改 革 前

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 革 后

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03

英语考试

改 革 前

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 革 后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04

走班制

改 革 前

固定班级、教师、同学

改 革 后

一生一课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

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05

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重要参考

改 革 前

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 革 后

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考生、家长遇到哪些新问题?

6大新问题

01

等级赋分制是怎么回事?

3门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

所有的考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不同考生选择的科目不同、不同科目命题难度不同、选择不同科目的考生数量也不同,仅仅比较分数高低,显然是不合适的。

小明和小亮一同参加高考,小明选择了生物,小亮选择了化学,其他科目二人选择都是一样的,且分数也一样。假设小明生物考了95分,小亮化学只考了70分。如果仅以总分论,那二人相差25分,命运可谓天差地别了。

但现实情况是,这一年的生物试卷本就简单,考95分的大有人在;但化学试卷难度却很大,70分已经算是高分。

比总分,小亮实在是冤啊!

所以,等级赋分制就登场了。

先将全省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位,根据排名划分不同等级,如成绩排名在前15%的考生对应为A级、排名在16%-35%之间的对应为B级……不同等级再对应不同分数。对应后的这个分数,才最终被计入高考成绩。

从根本上来说,等级赋分制比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数。

以浙江为例,赋分规则是这样的↓↓↓

在A~E五个等级之内,又细分了21个等级,每个等级所包含的人数比例范围略有不同,呈现出近似正态分布的形态。这种等级赋分制度是比较符合统计学规律的,所以对所有考生是公平的。

21个等级所包括的人数比例分布图

标准的正态分布

因此,等级性科目的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是:

① 考生参加考试,获得卷面成绩;

② 根据卷面成绩,得出在全省内这一学科的排名;

③ 由赋分规则找出赋分;

④ 等级赋分后的分数,作为最终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举个例子:

小明化学成绩为90分,全省排名为5%,根据赋分规则,5%对应赋分为94分,因此,小明最终计入高考成绩的化学分数为94分。

02

选考科目保障机制是怎么回事?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物理人数大幅下降引发社会关注。究其原因,

一是物理学科难度本就较大;

二是成绩中上等的学生会默认,选考物理的都是学霸,自己跟着选物理会拿不到好名次,得分低,弃考;

三是成绩优秀的同学也会权衡比较,极端情况下,如果化学报考人数1000,大家势力分布均匀,物理报考人数100且实力比较强,那么是在1000人里拿到前30名容易,还是在100人里拿到前三容易?答案不言而喻。

物理难,跟学霸拼物理获得相对高分,更难,这势必减少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导致物理学科的边缘化。

于是,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就出现了。其基本规则是:

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

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赋分人数多于保障基数时,以实际参加该选考科目考试的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

保障基数按照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

目前最先建立保障机制的是物理学科。浙江物理科目保障数量为6.5万。

简单来说,即:

(1)如过有7万人(大于6.5万)选考物理,那么会有700个(7万的百分之一)满分。

(2)如果有6.5万人(等于6.5万)选物理,那么会产生650个(6.5万的百分之一)100分。

(3)而如果只有1千人(极端情况,小于6.5万人)选物理,那么还是会有650人(以6.5万人为基数计算,自高往低赋分)拿一百分。

它的潜台词就是:选考物理,在赋分上不再吃亏。

03

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2015年,四川省宣布取消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到本科第二批进行录取。而上海、浙江、山东、海南、辽宁、广东等省市更是先行一步,合并一、二本,统一在“普通本科批次”录取,所有院校专业在统一平台公平竞争。

目前,全国各省市高考录取批次如下表:

取消录取批次划分,有助于打破人们对高校层次的刻板印象,考生志愿填报的选择面更广,但同时,报考难度也大大增加。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7年5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2631所。按照以前的录取方式,这些高校被分为不同层次,某个分数段的考生只需在相应层次内的高校中选择成绩接近的即可。录取批次合并以后,意味着这近3000所高校将一股脑儿涌到考生面前,供考生挑选。

如何在浩瀚如海的院校信息中辨识、筛选真正的实力院校及专业是对考生、家长的极大考验。

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很容易“高分低录”,比如2017年浙江高考就出现了“600多分上三本”的情况,让人后悔莫及。

04

志愿填报有什么新变化?

传统的志愿填报,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考生可以选择若干个学校,然后在每个学校中选取若干个专业,所以,重心是放在学校。(如下图)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志愿的填报单位将会改学校为专业,以专业优先。

着眼于具体专业,首先要求考生要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未来如何规划;另一方面考生还要对各个专业有深入了解,包括它的学习内容、研究方向、就业情况等,以便综合考虑,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这样的填报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报考的难度,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考生认清自己,真正从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着手选择专业,实现“录其所愿”。

05

生涯规划怎么做?

表面上看,选考给了学生更多选择,实际上,这意味着,学生从高一起,就要对自己的兴趣、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生涯规划有更为清晰的目标。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也就成了高中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由此,也倒逼学校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新高考后,很多学校开始强调生涯教育,并开设相关课程,对此,学生一定要重视,提前做好生涯规划,按照“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选择科目。

首先要认识自己,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特点等。对自己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后,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向往所在,从而有的放矢。

其次要明确目标。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概率越高。问问自己,想去哪所大学?对哪个专业更感兴趣?对于大学,要了解它的实力水平、地理位置、学校特色、政策引导等;对于专业,要了解它的学习内容、未来具体发展、某学校的培养方向、报考要求等,一定不能想当然。

6

最大的问题是,

选考科目到底怎么选?

根据上海、浙江的过往经验,差不多在高一下学期、最迟高二上学期就会开始进行选科。

那到底怎么选才能在等级性考试中拿到更高分,又能保证今后在填志愿的时候有足够的选择范围,最好这三门还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这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

关于6选3选科的问题,下面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考虑自身成绩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最基准的原则!

最好文理兼备,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化,至少选一门生物。数据证明,全文理的选择人数也不是最多的。

物理科目报考范围广,但不建议单纯出于“报考范围广”的目的选择物理。毕竟即使不选物理,也有足够的可选范围。

如果想考顶尖名校,最好还是选个物理吧。

政史地在报考范围上没太大区别,选一到二门自己喜欢的,之前上海的数据显示,政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

根据上海、浙江高考经验,以下2点,考生务必注意!

① 不学物理,出路太窄

在各个选考科目要求中,单限物理(必须选考物理才能报考该专业)的专业共594个,占985大学全部1412个专业类别的42.1%,遥遥领先,且超过了不限科目的专业数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名校的理学、工学相关专业几乎全部单限物理,理工科名校如清华、浙大、上交等单限物理的专业数量都在70%以上,中科大更是100%全部专业单限物理。

由此可见,不学物理几乎没有可能就读名校的理工类专业,包括时下最热门的计算机信息类,人工智能类,航空航天类等,物理仍然独霸天下。

② 下面三种组合最容易入坑,一定要慎选!

· 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时必须搭配一门理科,纯文科组合在专业选择上严重受限。

· 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 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而文科类专业又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

附:盘点关注度最高的全部985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特点、以及全部985高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985院校各科目限制要求汇总

985院校单限物理专业汇总

(注:表中所标明的是专业类别,每个专业类别下都有一个或多个专业)

985院校单限化学专业汇总

附:全部985院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春天 家风家训作文400 我最爱的朋友作文 写母爱的作文结尾 写四季的作文800字 写校园人物的作文 17年山东卷语文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在线听 读书作文400字 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350字 新加坡旅游作文 关于友情的作文记叙文 作文下象棋300字 与文明有关的作文 化妆与本色的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700字 关于献爱心的作文 放学路上作文800字 亲情类作文片段 写华山的作文300字 各地语文高考作文 爱是无形的作文 铭记作文600字 我穿越到了古代作文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 母爱的作文300字 秋天作文200 有关朋友的作文题目 介绍菏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