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指尖留痕加重基层负担:摊派APP推广任务 处处打卡拉票……

2020-12-06 15:25:01
相关推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报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大量的政务APP占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时间,沦为形式主义的帮凶。报道中写道:“一人照管60个手机APP账号、3部手机随时连着充电宝、上厕所开会都不忘‘刷分’,这是部分社区工作者在应付各种形式化考核时的情景。”

本应方便工作的政务APP,为何在一些地方成为基层工作人员不能承受之重?披着信息化外衣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引起警惕。

摊派推广任务,按完成量排名,增加基层干部压力

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单位要求安装的APP、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有七八个。“有的要捐款捐物,有的要传播点赞,实在是占用了太多时间和精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基层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一些“云平台”等工具对提升干部能力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一些单位内设部门纷纷开发自己系统内的学习APP,且把APP积分与单位考核挂钩,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压力。

“基层各社区、村都要按照下载APP的任务量排名次,靠后的就约谈、通报,这样一来就完全变了味。” 东部某省一名街道党政办副主任说,拉人头、搞排名等措施,间接导致一些党员干部搞挂网积分、走马观花,到头来什么都没学会。

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单位将APP注册率作为工作任务加以排名,自己一边要应对基层工作任务,一边还要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下载APP,感到“压力山大”。

“有的APP不考虑是否符合实际,就要求实现村民全覆盖,逼得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去推广注册。如此操作,即使注册成了,也是‘僵尸’注册,还让群众误会我们是在故意搞形式、搞花架子。”一名网友在留言板上写下留言,呼吁关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在一些已经对政务APP进行过清理规范的地区,基层干部也存在困惑。一名基层干部表示,去年关于清理规范政务APP、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的通知层层推送。自己所在的乡镇也接到通知,要求按照市一级的做法,做好清理规范工作,写好阶段性工作总结。“许多APP并非基层开发的,为何最后让基层写总结呢?”

一些花大力气推广的APP成了“一次性产品”

去年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针对政务APP、微信群泛滥等情况,多地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破解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为基层松绑减负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关闭一个政务APP、叫停一个“僵尸公众号”、解散一个微信工作群容易,但是彻底铲除滋生形式主义的土壤却并不简单。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承新看来,政务APP和公众号迅速兴起,初衷是为让基层工作更加简便,提高办事效率。但由于有些党员干部原有思维没有及时转变,缺乏统筹,一些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工作考核等方式,强制要求基层干部安装、使用,并摊派推广安装任务,使“减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反而被异化为“增负”手段。

更让基层干部困扰的是,一些花了大力气安装、推广的APP,却成为了“一次性产品”。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参与脱贫攻坚,各级各部门要求在手机上安装的APP起码有十来个。但许多APP安装注册报个数据后就没有用过。”

防止“一手减负、一手加压”,让基层干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去

今年7月,一位村民在某地政府网站留言称,村里在村口设路障,要求每个人手机上必须安装某政务APP,安装后才能进村。“请问这个APP的用途是什么?政府单位有要求必须强制安装吗?安装后对个人而言有哪些具体用途?”

几天后,镇政府回复称,该APP是为居民打造的生活服务平台,既可以浏览新闻,还可办理许多在线业务。“经了解,我镇无强制要求安装该APP的要求,对于设置路障的涉事村干部我镇已严厉批评并制止。我镇将加强此方面的宣传教育,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这位网民的问题解决了,但背后的问题依然值得深思:基层干部是否存在被摊派安装指标的情况?向群众如此“强行推广”APP,又是否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基层人少事多任务重,应当给予更多关心关爱体谅,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努力保障履职所需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心无旁骛抓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认为,各级政府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应充分考虑基层实际,不能让基层“以有限的权力承担无限的责任”。

具体到政务APP的问题上,上级部门、单位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清醒地认识政务APP的目的和意义,不能急功近利下指标、摊任务,也不能弄虚作假浮夸作秀。政策执行中,要注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声音,了解具体落实情况,适时调整完善。

“给基层减负是为了让基层党员干部从纷繁芜杂、没必要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去。”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建议,上级机关要真正理解“为基层减负”的用意,在厘清限度和边界上下功夫,防止“一手减负,一手加压”,避免让基层干部刚刚“减负”,又被迫投入到另一个形式主义工作中去。“只有做到真减负、少折腾,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干事创业,才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责编:刘艳君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经历之后作文 艺术的意义英语作文 四年级作文童年的回忆 动物200字小作文 有教无类作文 摔跤作文 让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游南京中山陵作文 不一样的老师作文 高中邀请信英语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扶不扶作文 文明就在我身边作文600字 介绍自己四年级作文 写深秋的作文 鹦鹉的作文100字 我为朋友点赞作文 爱你在心口难开作文 北京游记英语作文 关于旅行的英文作文 我喜欢吃葡萄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菊花作文400字 小小消防员作文400字 雅思小作文线图 玩沙子作文 我的家作文350字 11见闻作文 诗词之美作文 不该忘记的美丽作文 暑假去北京旅游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