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深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2020-12-06 23:20:01
相关推荐

▲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处于关键期,进入攻坚期,也到了窗口期。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形势作出了清晰判断,并完整、深刻地阐述了他的生态文明思想。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有三个字反复出现,是贯穿通篇的灵魂和主线,这三个字就是“老百姓”。

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些话语,处处着眼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句句说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希望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十八大以来,有一件事,习近平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件事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美丽中国”建设蓝图。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要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六项原则”和“五大体系”,每一方面都是根本性、长远性工作,每一条都攸关全面小康的底色,事关民族复兴大计。

中华文明孕育着生态文化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土壤,蕴含了深邃的历史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多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兴衰与民族命运、环境质量与人民福祉作阐述。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以历史的眼光对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给予肯定:“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习近平始终强调,“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2016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最普惠”的民生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认识论。

习近平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多年如一日情系“绿水青山”

习近平曾长期在地方工作,环境保护的问题从未远离他的视野。

福建省长汀县是全国著名的中央苏区县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从1996年5月起,习近平先后五次来到这里,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长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79.4%以上,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在浙江,习近平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评论。

2005年8月24日这一天的专栏文章这样开头: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在亮明观点后,习近平接着写道:“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两座山论”的形成,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对此,习近平在2006年时就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

“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在习近平心中是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而不是用来做表面文章的漂亮话。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此后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另外,“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这“两座山论”,也正在被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和接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国际很多场合,以此来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为美丽中国指引方向。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对“两座山论”作出进一步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11月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上,习近平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7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余村村口的石碑刻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浙江日报记者 董旭明摄)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提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还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2018年4月11日至13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强调,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破坏了就很难恢复。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一片海上绿洲和这一汪湛蓝海水,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作出更大成绩。

近几年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生态环境保护是习近平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总是详细询问、反复叮嘱,心中的牵挂溢于言表。

2014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习近平连问“珠三角现在PM2.5是多少”“广州市对机动车限行限购吗”“东江的水质怎么样”,件件事关绿水青山。

2015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习近平对“蓝天指数”格外关注,追问空气质量优良的能占多少,强调不能只靠“借东风”,强调事在人为。

2016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一再要求青海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7年,习近平又接连在上海、新疆等代表团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突出强调。

2018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习近平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人民的期盼,就是习近平的关切。他不只一次说,“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频繁到地方考察调研,每到生态地位突出的地方,他都要就此重点强调。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的内蒙古阿尔山林区。习近平鼓励大家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调研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他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2016年8月,习近平考察青海时,驱车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视察,听取生态移民搬迁等情况介绍。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抓保护,就必须定红线。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严肃强调,“要精心研究和论证,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绝不能逾越”。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又进一步指出,“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心系生态环境保护,更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2017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他强调,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不久前,习近平对浙江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浙江的成功实践,为实施乡村振兴、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而只有“全景式”的美丽乡村才能盛得下乡愁、拢得住人心,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才能水到渠成。(来源:新华网、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光明日报》)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3-07 16:28- 画地为牢°[内蒙古网友]IP:340802685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践行。
    顶1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与什么相伴的日子作文 游重庆作文500字 芬芳润心田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题目 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 美丽的雪景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读后感400字 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 老师谢谢你作文500字 送给母亲节的礼物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700字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作文 积极向上的作文600字 我的空闲时间英语作文 漓江一日游作文 六一节的作文400字 感谢老师的作文300字 亲情类作文300字 有关包粽子的作文 什么从未缺席作文 友情还会继续作文 小学生记事作文大全 做了一回最好的我作文 今天高考的作文题目 有趣的童年作文300字 状物作文600字初中 描写学校景色的作文 游铁山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