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什么是组织?组织规模和效率的关系 人多未必力量大!(三四)

2020-12-07 09:00:01
相关推荐

组织的规模与效率,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说:一个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是非常渺小的,正是由于我们个人力量的渺小,所以我们需要组织,我们需要组织力量的庇护,这是我们要组建组织的原因。

那么当我追求组织力量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组织的规模越大越好?让组织的人数多多益善呢?我们对此的回答是:no!所以我们需要认识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呢?

我们对此来分析比较几个典型的系统结构,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结构的结构特点,以及他们的系统输出,对比一下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也许答案就不难找到了!我们的分析,从三类典型的结构,分析的逻辑是从这些人群结构有松散到复杂这样的逻辑顺序。

第一类人群结构:狮子追跑的斑马群

于是我们要分析的第一类人群结构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非洲草原上的一大群斑马,个体数虽然多,但是依然会被一头狮子追撵着跑!

下一张几图片是什么呢?

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场景,有很多的人去赶庙会,看花灯,参加节庆活动,或者去逛大型超市,shoping mall,还有我们可能是车站码头,我们在等候车,飞机,船只,这些就构成了我们的第一类人群结构,这些人群结构在社会学上就被叫做“乌合之众”。

什么叫乌合之众呢,社会学的解释是这些人在同一时空出现,纯属巧合。

因此你可能要问:这样的人群结构,结构特点是什么?就是一点,那就是他们没有结构。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他们彼此之间毫无关系,那就意味这什么呢?意味着他们无论置身于多么喧闹的人群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相当于只有他一个人存在,那么当只有一个人存在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系统输出,他的输出是多少呢?在一个这样的乌合之众中它的系统输出非常有限,那么会是什么样呢?很简单,我们叫做:1+1<=1,也就是说他永远都不会大于一个个体的力量!这就是乌合之众!

第二类人群结构:大游行

下面再来看一个结构比乌合之众紧密一些的人群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张照片能够分辨出这是一个什么场景吗?

这是法国十八世纪的凡赛尔妇女大游行。是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游行队伍,游行队伍在社会学中叫做集群,他们所发生的行为,也叫做“集合行为”。那么游行队伍的特点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就以这场凡尔赛妇女大游行为例吧,凡尔赛妇女大游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早,也是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最初有一群家庭妇女所引导,这群家庭妇女对每天要吃的面包不仅长期匮乏,而且价格高感到愤恨,她们原本人数规模有限,在由教堂敲钟聚集出发时,她们的人数不过数百,聚集出发的原初目的也不过是想搜寻面包,但是就在由教堂走向市政厅的路上,这支队伍的人数就越聚越多。

便由最初的单纯妇女游行,发展成为有男有女的巴黎市民游行了,到达市政厅时,游行的规模已经到达上万人了!如现在照片中可以看见的样子。大家会发现这个规模数增加得很快,为什么会增加得这么快呢?这是因为游行队伍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任何人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并且不问动机,就可以加入到游行中去,这样它人数的增长就会变得非常快!

这样的一个游行队伍是任何一个人随时随地随处都能参加并且不问动机,对于人群结构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样的人群结构进入门槛很低,就表现了事物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可以随便随时随地加入的人,也可以随便随时随地的——退出!

这就是“退出机制松懈”。当一个人群结构它的进入门槛很低,而它的退出机制也很松懈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群结构,虽然说已经有结构了,但是这样的结构不可能是很复杂的结构!这里给大家哒一个比方,要说清楚这个比喻从一个故事开始!

网上有一个冷笑话,有蚯蚓的一家,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发现自己儿子拿刀把自己切成两段,干嘛呢?打乒乓球啊。妈妈马上受到启发,马上把自己切成了四段,对的,打麻将!等到爸爸下班的时候更受启发了,一转眼的功夫,蚯蚓妈妈和蚯蚓儿子看见爸爸变成了一堆肉泥,妈妈看见这样的惨状说:“亲爱的,你这样会死的。”肉酱里面发出微弱的声音说:“亲爱的,我不过是想踢一场足球!”天啦,踢一场足球这个爸爸希望把自己切成多少段?22段吗?别忘记了,22段还不包括裁判,还没有边裁和替补队员哟!我们真的不敢保证这个爸爸要把自己切成多少段?我们更不敢保证切成那么多段的爸爸还能不能活,甚至四段的妈妈都有问题!

但是生物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切成两段的蚯蚓儿子一定是可以活的,而且蚯蚓切成两段后,缺失的部分会很快生长完整,并且变成两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会看见蚯蚓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但是你也不要忘了,它之所以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身体的结构形式非常的简单,简单到缺失了某一部分之后,都对自己生命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从中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之后。那么我们再回头看我们的游行队伍的时候,当它的人群结构是,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的时候,这样的人群结构,你会指望它可以产生什么强大的功能吗?我们很难想象!继续以凡尔赛妇女游行为例的话,我们刚才说到,游行原初动力不过是市场妇女的饥饿和绝望,游行的目标不过是搜寻目标。

其实在这个期间,巴黎市政厅迫于压力,其实已经对愤怒的市民开放了市政府的仓库。但是此时,已经远远不能平复游行人们的愤怒情绪了。游行队伍中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各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四处弥漫,游行也随之发展出越来越多的目标,直至最后,这场游行的规模达到了6万人,甚至游行的目标达到了大家平时想都不敢想的——皇权。到了最后,大游行以占领议会,围攻王宫结束!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正是说明游行队伍的力量吗?我们应该说:不!当一个人群结构,它把人们聚集到一起,结果不但目标不明确,而且目标都不可控时,你很难说这个人群结构是有力量的。即便这算是力量,一个不可控的力量也是很难依靠的。

所以总结游行队伍的系统输出很简单,就是它会比一个人的力量大,但是力量大多少,不敢保证!所以叫1+1》=1,因为想依赖一个游行队伍的力量也是不靠谱的。

第三类人群结构:取经团队

第三种游行结构,大家都很更加熟悉!就是——《西游记》,这是我们中国广为人知,家喻户晓的并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名著,其中的人物深入人心,深受喜爱。我们要讲的就是《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

这里说团队就是现代语言,如果一定要说现代语言和眼光看这支队伍的话,我们会发现,这支队伍里面每一个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人物形象从团队的角度来讲,个个不合格!为什么呢?因为你这样想,这个团队的目标是去西天取经,但是这个团队里面的人物个个都不具备这种能力,不信我们来分析:

首先这个团队的核心是师傅唐僧,唐僧是什么人呢?对于自己的信仰无比忠贞,对于自己的取经信念无比坚定,到那时除了这两个特质之外,唐僧可以说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你要他一个人去西天取经,我们说,他会被妖精抓住吃掉无数次,然后一定取不来真经!

第二个要说的人物是大师兄,孙悟空!孙悟空是这个团队的人才,他这个人是集智慧、勇气、胆量于一身,但是如果这样的一个人你放心让他一个人去西天取经,你完全可以相信他奔跑的方向一定不是西天,而是哪里?花果山!因为他最大的愿望并不会取经,而是当山大王!并且不要忘记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不服管教,因此如果这个人放出去,如果没有约束好,他不但不会给组织创造财富,还会给组织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毕竟大家不要忘记他还有一次非常出名的“大闹天宫”事件!

第三位就是二师兄——猪八戒。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中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形象,是它是我们传统文学著作中很少见的“诙谐”形象。从这个人物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照出人类自身的一切弱点!这个人物尽管没有大恶,但是小毛病不断!比如:好吃懒做,贪生怕死,偷奸耍滑,还有点小嫉妒心,爱背后嚼点小舌根子!如果从取经的要求来说,可以直接定义猪八戒啊,你是嘴皮子的功夫比钉耙功夫更强!让他去取经也是会被妖精抓很多回了!

第四个人物就是沙和尚,沙僧了,沙僧这个人物真的是没有缺点的,但是也毫无亮点,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庸!因此有网友总结出来说,西游记中沙和尚一共只有三句台词,着三句台词就是:“大师兄,师傅被妖精抓走了!”“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被妖精抓走了!”“大师兄,我们全部被妖精抓走了”。因此他真的非常平庸,怎么可能取到真经呢?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怎能说不是一个“残次品”呢,但是不难发现,《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很有办法!他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机制,就把这个“残次品”组合捏在了一块,让他们扬长避短,相互互补,成为一个高效能团队!也即是他们每个人身上的特质,最后都变成了团队中的优质特点,必不可少的一种功能。

第一从师傅分析起,他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决定的制定者,坚定意志的推行者!团队的灵魂和定海神针!没有这样的一个定海神针,这个团队就没有头。

大师兄是一个什么角色?他一定是一个组织中的核心研发者,主要市场的开拓者,最大麻烦的解决者,智慧的贡献者。

再看三师兄,刚刚认为他在团队中非常平庸,但是在团队中他的角色你会发现也是非常的不可替代的!因为尽管平庸,他所做的事也是大师兄最不了的,做什么呢?叫做脚踏实地的具体执行落实,乃至于一个组织中后勤服务保障这些都是三师兄来承担进行的。

最后只剩下一个好像一个真的没什么作用的猪八戒了,然而他真的没有作用吗?我们会发现,有猪八戒的地方,就会有活跃的空气和氛围!你难道没有发现,猪八戒的作用是组织中的——润滑剂!他可以把一个组织中的磨蹭润滑到最小,可以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刚刚分析他耳报神,嚼舌根子,难道这个不是一个信息的上传下达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还可以去代替一个领导人,去承担一个不可或缺的监督角色!这样的角色对一个团队来说怎么可以缺少呢?分析到这里,《西游记》的结局就不难揭晓了!经过这样的协调和糅合,一番协作之后,他们不但西天取到了真经,还可以修成正果!

所以这样的系统输出就可以称之为:1+1>2。所以这个在之前文章就有提的协同效应!

而我们的组织应该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协同效应!

回头在分析这三种结构和系统输出做分析,很容易发现这里面系统输出最高的人数反而最少?这说明什么?

这个充分说明一个组织的效率和规模没有必然关系,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结构!

得出结论: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的结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17 19:57雪梨成[广西网友]IP:738179093
    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否有有效领导和合理组织构发挥每个人优势。
    顶1踩0
  2. 2020-05-31 09:36采耘[黑龙江省网友]IP:2017131143
    组织是由群人共为实现共目标合作社会单位规模大不定能高效运转关键是管理和协调。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亲情类 作文 初心 爱上阅读作文 19年作文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 中考的作文 激烈的足球比赛作文 冬天里的故事作文 教师节英语作文初中 写我的爸爸的作文 黄姚古镇作文 观察的作文200字 运动会作文儿 相信美好作文 我喜欢吃鱼作文 我被妈妈感动了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400字 风景作文600字初中 温暖作文400字五年级 生活需要作文500字 口语交际作文100字 写一篇水果作文 550字作文大全 大自然的奇妙作文300字 四年级作文评语大全 作文某某我想对你说 运动会200米作文 珍爱时间作文 看菊展作文 勇往直前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