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南县一中:“造血”式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

2020-12-07 14:10:01
相关推荐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年,南县一中坚决贯彻落实教育扶贫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立足学校工作实际,着力完成了教育扶贫工作三大任务。

决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失学

教育扶贫、控辍保学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这也是该校378位教职工的共识。南县一中在校学生3082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户学生122人。学生分布在南县12乡镇,留守儿童占比近六成。学校积极推动各项帮扶措施,不断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的帮扶力度。2019年度,借助国家助学金、开学即免、胡杨励志助学金、国林励志助学金、依恋阳光助学金等助学项目,共资助学生1800人;校内开源节流,通过师生募捐、变废为宝等形式资助60人,资助总金额近300万元。教育扶贫工作深入落实,兑现了“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失学”的诺言。

把党的温暖送到田间地头

教职工会、学生家长座谈会、家长群、高三志愿填报会、校园广播、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的公开信、教育扶贫政策告知单都是学校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平台,学校还将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办理程序、办理流程图张贴在显著位置,方便师生家长了解、掌握。对于高三毕业生,南县一中助学办则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组织高三建档立卡等贫困生专题宣传会,在途经之地摆放版刊,利用家长群、学生班级群传发宣传文件资料就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政策、申办流程、贷款发放和还款方式等内容进行宣传,让学生家长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及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校党委三大在职支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承担全校学生教育扶贫“包保”责任。这些学生人数多,分布广,不少家长外出打工,在家带孩子的老人文化知识低,导致信息核实有出入,需多次进村入户核实。

(图为南县一中包保教师入户宣传惠农政策并核实学生情况)

学校扶贫办首先组织包保教师培训,重点解读益阳市脱贫攻坚政策文件,明确包保教师职责,熟悉工作流程。全体包保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周末进村入户,与贫困户拉家常,宣讲中央、省、市、县一系列扶贫惠农政策,把党的扶贫温暖送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走访人员查看扶贫手册,一并统计核实涉就读学生家庭情况,错误信息及时更正,记录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学校和村建立教育扶贫台账提供过硬的第一手资料。

让贫困家庭生活更有质量

5月10日,学校党建专干汤启和行政支部书记许红武在共建社区小荷堰例行走访中看到贫困户段娭家泡在水里,进出不便,党委一合计决定为她修一条进出路。18个党员奋战3小时,一条宽4.5米,长20余米的进出路修成。

(图为南县一中党员教师为小荷堰社区贫困户修建进出路)

南县一中党委将段再喜老人纳入关怀对象,定期探视,协助社区做好脱贫工作。“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尊老怜贫,民生才幸福。”党委委员副校长游云祥边干活边谈起弱势群众脱贫,满是关切,“脱贫攻坚责任重大,学校要配合小荷堰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图为正值新春佳节,南县一中在职党员文化进社区活动)

2020年春节前夕,党委组织书画老师进社区活动,在小荷堰社区大楼,现场挥毫,书写春联37幅;党员还对社区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把大米、油,肉,面等年货送到大爷、大娘家里。暑假期间,南县一中1812班同学组织慰问南洲镇长胜村防汛驻点,同时也不忘关心村里的贫困学生,他们用班级募捐来的2000多元钱购置学习和生活用品,送到贫困学生的家中,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早日成才,回报国家和社会。

用文化斩断贫穷代际传递

4月25日,南县一中在职党员各支部代表来到共建单位小荷堰社区开展“爱心义教”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及近十名留守儿童代表参加了这次服务活动。文化讲座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孩子们有的提问,有的答题。常态化社区文化活动让留守孩子得到更好启蒙教育。

(图为南县一中“爱心义教”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受疫情影响,学生无法返校学习,为落实“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教学要求,学校党委针对困难学生不具备网课条件的情况,迅速做出决策,由助学办和各支部协同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图为给贫困学生送去WIFI和“线上学习”平板电脑)

学校助学平台迅速收集情况,为高三年级14名建档立卡,不具备“线上教学”条件的同学捐赠平板电脑,由学校党委支部联系移动公司分片分区为困难学生安装无线局域网,对不具备安装无线局域网条件的家庭,则由学校出资联系移动公司上门为学生办理100G网课学习专用流量卡。学校热心扶贫助教让双燕村刘俊杰家长等热泪盈眶:“娃儿有学上了,有希望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准扶贫,南县一中一直在行动,他们将帮扶群众的生活和困难牢记心中,为全面脱贫致富迈着坚实脚步。

来源:南县教育局。

益阳市教育局官方微信

【来源:益阳教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过年 一件烦心事作文300字 家务劳动作文600字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0字 新年礼物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作文 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英语作文 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作文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作文 乡下风景作文400字 以看为话题的作文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300字 珍惜时间的作文600字 新年计划英语作文初二 收获的快乐作文600字 七年级满分作文大全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300 关于创新的高考作文 环保小卫士作文300字 端午节作文的好开头 成长的足迹作文400字 三年级元宵节作文300字 今年全国卷作文题目 我发现了美作文400字 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作文 什么里的微感动作文 人间处处有真情的作文 我想让妈妈高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