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了300本书还是一无所获?不甘心的他总结出了一套读书方法论

2020-12-07 21:20:01
相关推荐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信息爆炸,每年上市的各种新书层出不穷,搞得读者们眼花缭乱。但其中很多书都只是商务类书籍,功利色彩浓厚,文字间充满泡沫。对于如何阅读此类书籍,变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这类书不像传统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细细咀嚼。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这方面,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做得不错。可能是经济的发达再加上极具匠人精神的民族性格,使得他们比我们更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很多简单且操作性强的读书方法。比如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以及笔者即将介绍的这本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

《实用性阅读指南》

此书作者大岩俊之,为独立创业者。曾一年读书300本,但一无所获,后来调整方法,终于感受到了求知的喜悦。但即便如此,读的书也没有在他身上展现出任何成果。于是再次反思优化读书方法,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了一名研讨会讲师。

这本书就是他根据自身经验教训总结而来,主要针对商务类书籍的阅读。该书不仅厘清了读书的一些思维误区,教会我们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做笔记、如何学以致用。下面就从这几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一、如何有效率地读书?

什么叫有效率地读书?简而言之,就是以最小的投资(时间精力成本等)从书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为此,我们就不能按照传统的阅读方法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品读。因为对商业类书籍而言,重要的是筋骨,而不是血肉。这些筋骨就是一本书的干货。为了找到这些筋骨,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确定读书目的,带着问题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总结了阅读的三种目的,分别是消遣、获取资讯,和增强理解力。前两者目的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达到,而第三种才是我们谈论的重点。但增强理解力只是笼统的说法,还需要进一步深挖,比如说我们看商业类书籍,是想从中获取何种东西,解决何种疑惑。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视网膜效应”,就是指当我们专注某个事物时,会发现这个事物随处可见。比如穿上一件特别喜欢的新衣服,会发现街上好多人跟自己撞衫;自己怀孕了,会发现周围都是孕妇。这个效应表现在我们读书上,就是当自己带着某个明确问题去阅读时,反而更容易找到答案,这样的阅读也会更加高效。

2、摘取有用信息,不要试图全部理解

传统思维中,看书就要每个字认认真真看,但这套方法并不适用于商业类书籍。因为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只要问题能解决,看多看少倒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需要摘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为此,我们可先阅读书中的序言、目录和后记,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挑选重点章节进行阅读。

不过根据作者的自身经验,书中重要的内容只有20%,而这20%中最重要的也只有4%。换句话说,200页的书里面,精华部分可能才4页。当我们明白这点时,读书就会轻松很多。这时,我们就可以找出书中的4%,集中火力去认真研读。读书效率也会高很多。

二、如何做读书笔记?

当我们刚读完一本书时,印象会相当深刻,但时间一长,难免忘记。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种合适的方式去记录书中内容和个人感悟,以方便我们随时回顾和查阅。而读书笔记就是非常经典的一种方式。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详细介绍了读书笔记的做法。本书的作者也在书中介绍了两类方法。

1. 基础方法:做记号、贴标签,摘录书中内容并写下感想。

这种方法一般为我们大多数人所常用。门槛较低,一本书,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即可。我们可在书中做各种标记,贴标签,但更为有效的是一边摘录书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边写下个人感悟。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写一遍的印象肯定会比复制粘贴更为深刻。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对这种方法有过细致的描述,他将其称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加评论,就好像鱼肉夹大葱的关系。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新颖。钱钟书在清华上学时就曾在图书馆的书籍上写写画画。这种方法对读书确实大有裨益,也被诸多读书大家所践行和推崇。

2、高阶技能: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法就是指将“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有两种制作思路。一种是按照读书目的来制作,按照“书”、“目的”、“答案”、“总结”四个分支来进行延伸。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无可避免,这样一番整理,书中的信息就会漏掉很多。

所以我们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按书本的要点来整理。具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按顺序整理书本的各章要点,这种思路基本上与作者的思路一致。第二种则是按顺序整理书中自我感觉重要的部分。这时候就完全按自己的感觉走,自由定制,也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

三、如何学以致用?

孔子曾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翻译过来就是说,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将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唯有行动才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套自己总结的行动流程。

1、从书本上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清楚表明“何事”、何时、多少”,同时从视觉、听觉、体感三部分想象自己达成目标的样子,这样对于达成目标的动力就会变高涨。

2、明确现在的位置,思考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想象自己多达成10%是什么状态,让自己看得到希望。

3、填补差距的具体行动。按照“怎么做?和谁做?在哪里做?何时做完?”给出5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从中选出一项行动,要选择自己最想做的那项行动。

4、将行动细分为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确定需要具体实施的事情。挑选出一件实际去做的,然后确定什么时候做,想象下做成之后什么心情。

5、将行动告知他人,并付诸行动。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宣告,或者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这会形成一种自我督促,让我们不得不去付诸行动。

总结

总的来说,《实用性阅读指南》正如书名所言,还是提供了很多实用的阅读技巧和思路,尤其是在思维导图和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章节,作者就分享了很多自身的经验和感悟。但不得不说,市面上关于阅读的书籍实在太多,方法基本上千篇一律。但是这本书在阅读类书籍中还算不错,值得读书不得要领的朋友们一读。

实用性阅读指南¥23.4京东月销12购买

作者@隔岸樵夫,专注读书写作,用文字分享生活,内容涉及书评、影评、观点文、情感文等。欢迎朋友们的关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文明礼仪作文 我想对您说作文 作文我爱我家 观察植物作文 植物园作文 追求作文 初中作文大全 作文素材摘抄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文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格子纸模板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描写桂花的作文 关于珍惜的作文 中学生优秀作文 精彩的瞬间作文 我爱祖国作文 书信格式的作文 跳绳比赛作文 节约粮食作文 寒假计划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 创新作文素材 关于花的作文 初一语文作文 期末考试作文 推荐一本书 作文 英语作文100字 我的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