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们与恶的距离》毫无悬念地预定了年度最佳

2020-12-09 18:55:01
相关推荐

01.

七万人打出了9.5分。

你应该好久没有看到评分如此之高的新剧了。

《我们与恶的距离》成为2019年的爆款,毫无悬念地预定了年度最佳。

这是一部有些「特殊」的台湾影视剧,因为它没有主角。

也可以这样说,人人都是主角。

每一集的片头都会以视频加评论的方式呈现,那里充斥着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键盘党」。

面对一则新闻,各种不负责任的言论,为了博得眼球的刻意「观点」,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话语层出不穷。

尽管每次都是短短两分钟时间,你却可以在片头中看尽网络世界的人情冷暖。

那些躲在电脑背后的丑恶嘴脸,被一个个片头刻画地生动而形象。

剧中的一众主角就随着片头的闪回陆续登场,现实与网络就这么完美无缝地展开。

故事则是更加引人入胜,患有精神疾病的持枪者李晓明在电影院随机杀人,造成了9死21伤,于是本来毫无关联的一群人,因为这起案件的发生而不得不关联在了一起。

这其中就包括,李晓明的家人,受害者的家人,辩护律师,媒体,精神科医师。

从社会底层到中坚力量,都被卷入到了这场难以定论的漩涡之中。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与恶的距离》应该是「抨击丑恶,一身正气」的那种类型剧。

律师很正直,受害者很可怜,伤人者一家都是人渣,媒体惩恶扬善,医生救死扶伤。

老实讲,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编剧套路,也是一种「理想国」式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这些人都聚齐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与恶的距离》是「独辟蹊径」的。

它每一次都是很客观地将核心事件阐述,接着就会从当事人、旁观者、媒体、网友的视角分别呈现事件。

你会发现,每一种视角,看到的事件本身,都会有偏差。

即使是同一视角,换了不同的人,也会看到不一样的事实。

而不同视角的切换,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甚至南辕北辙的事件结论。

这种感觉令人毛骨悚然,也常常引发观众的思考。

我想到了一则经典的成语故事——盲人摸象。

四个盲人从不同的部位去抚摸大象,结果得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有人说大象是个光滑的萝卜,

因为他摸到的是大象的牙齿。

有人说大象是一把大蒲扇,

因为他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有人说大象是一根大柱子,

因为他摸到的是大象的腿。

有人说大象是一根草绳,

因为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四个人争论不休,却始终没有人知道大象的真实面目。

《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就是我们与「大象」的距离,我们与「真相」的距离。

02.

「不要挑战人性。」

这是剧中一位大学教授对李晓文的「忠告」。

不了解剧情的观众可能会一脸懵,为什么一个教授一边推荐很棒的媒体岗位,一边还要如此「警示」学生?

只因李晓文是杀人犯李晓明的亲妹妹。

所以教授希望李晓文务必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按照母亲的安排——改名李大芝,重新开始生活。以免受到哥哥杀人事件的波及影响。

可是杀人犯并不是李晓文啊?

需要如此煞有介事吗?

当然。

9死21伤,对这些家庭造成的伤害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

李晓文和父母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所有舆论媒体的炮轰对象。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不能找到李晓明报仇,人们自然要将一肚子怨气都撒在这一家人身上。

面对加害者家属,人们的情感是复杂而矛盾的。

即使明白家属不是「犯案者」,感情上依旧会因无法接受事实而激动。

李晓文的父母当众下跪道歉,向被害者,也向所有的大众。

却被媒体质疑:下跪是有人指导你们吗?下跪不能换回九条人名。

短短几句话像刀子一般:它们锋利,直插心窝。

与此同时,这几句话形成了一种巧妙的「恶意」立场转换。

人们心中其实会有种疑问,

家里有一个杀人犯,全家人都该去死吗?

李晓文的父母本是加害者的家属,却被舆论媒体「逼问」成了受害者。

言语暴力有时比真正的暴力来得更加可怕。

持续的伤害也会更久。

事实上,案件发生以后,对于李晓文一家的伤害就从未停止。

他们家开的面店每天都有人找事,父母卖了店希望补偿受害者。

与此同时,他们为女儿改了名字,并与其分开,希望保护女儿的未来。

妈妈每天辛苦做些小生意,爸爸天天酗酒,逃避现实生活。

李晓文每天的生活也备受煎熬,她要时刻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还要担心远在老家的父母生活如何,还会想那些受害者的家属有没有可能原谅自己的哥哥,继而原谅自己与父母。

李晓文妈妈的一句话成为《我们与恶的距离》最痛心的泪点:

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

要花个二十年

去养一个杀人犯

很多人看到泪目,没有人想要自己的儿子是杀人犯,也没有人能预知到这一切。

儿子杀了人,自然是「恶人」。

可这就能证明家人也都是「恶人」吗?

除了枪毙这些「恶人」,媒体大肆宣扬放大这些关于「恶」的报道,就没有其他方式了吗?

当然有。

法律扶助律师王赦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刚刚结束庭审的他在门口接受媒体采访时,突然被人泼了一桶粪。

只因他是「恶人」李晓明的辩护律师。

「你这个人渣,为这种人辩护,你还是人吗你,你良心被狗啃了你,你给我说啊。」

你看,受害者在此时也成了加害者。

此时,我们甚至无法公正地定义「善」与「恶」。

正如王赦所说,他所做的事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快乐地长大,不要遇到有人再做出类似的罪行。

所以他一直在深挖李晓明犯罪背后的真正原因,并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杀戮游戏或是家庭教养的问题。

如果真正的原因找不到,那么这个事件依然会发生。

王赦这样的立场,自然不招人待见。

岳父嫌他挣钱少,不顾家。怀孕的妻子更是因为他投入工作,还总是被舆论谩骂所困扰。

王赦的生活与事业都不顺利。

然而这些都完全没有影响他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始终不曾妥协。

剧中有一幕,患有精神疾病的新锐导演,独自将一班幼儿园的孩子锁在了教室里。

一时之间,门外的家人和路人们就开始了各种言论,几乎所有人都在恶意揣测,包括攻击精神疾病的导演。

其实并没有一个人知道此刻幼儿园教室的真实情况。

路人议论纷纷,人们恐惧的负面情绪迅速传播。

王赦此刻就站了出来,小姐,你可不可以不要讲这些。除了造成恐慌,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这就是王赦。当所有人都一定要给某件事去下定一个结论的时候,他一定要自己亲自验证才能确定观点。

真相很快得到验证,导演只是想和小朋友拍电影而已,行为或许偏激,但完全没有「恶意」。

诚然,王赦未必每次都是正确的。或者说他就一定是「善」的。

因为帮助「恶」人打官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身也是「恶」的行为。

就像他站在幼儿园门口,却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精神疾病患者「辩论」。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了一个颇有深意的细节,王赦的赦,是「赦免」的赦。

03.

心理学书籍《乌合之众》总结了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

第一,冲动与多变。

第二,易受暗示和轻信。

第三,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第四,偏执与专横。

作者勒庞认为,具备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抵挡情感暗示的人寥寥无几,更多人易于在趋同的洪流中迷失。

宋乔安是枪杀案的受害家庭,她失去了可爱的儿子。

只是因为自己去接电话的时间。

为此她一直非常自责。有着严重的心理阴影。

她本是电视台的主管,工作能力强,受众人簇拥。

却在这次打击后,成了一个颓废潦倒的酗酒者。

她与丈夫天天争吵,几近离婚。与女儿也无法好好相处,连生日都忘记给女儿庆祝。

她刻意回避有关儿子的一切,甚至不敢走进儿子的房间。

一桩「恶」行,就这样摧毁了一个家庭。

可想而知,类似情况在更多受害者家庭已经上演。

李晓明犯案的背后原因,除了王赦,似乎已经没人想要追问。

大多如宋乔安一般的家庭,造成的伤痛已经非常深刻。即使她们可以理智地看待这起案件,但是依然无法回避亲人的离去。

而当宋乔安无意中得知自己的下属李大芝,就是杀害儿子的凶手亲妹妹时,内心的怨气马上涌上来。

她没有选择直接揭穿真相,而是安排了一组摄影师去偷偷跟拍李大芝,因为媒体人的身份让她想要去做一个独家的爆料。

你看,受害人再一次成为了加害人。

一如剧中人所说:众生皆有病。

但是众生从来不觉得自己有病。

这世界有多么混乱,就有多么不堪。

有人想要「真相」,就有人制造「真相」。

说说剧中的媒体。

为了博取关注,他们将李晓明定义为一个「冷血杀手」。

甚至为了抢收视率,抢热点事件,营造了一个莫须有的地震事件。

新锐导演只是想和幼儿园小朋友拍电影,就被电视台描绘成「挟持」。

贩卖恐慌,兜售焦虑。

这样的行为算不算一种「恶」呢?

我很欣赏李晓文在剧中说的一句话,你们(媒体)「杀」的人,没有比我哥哥少。

04.

《搜索》是2012年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我一直都觉得这部作品被严重低估了。

影片中的主角叶蓝秋因为公交车不让座而被人拍视频上传网络,之后被网上一群不明真相的乌合之众集体攻击。

简单粗暴、情绪化、极其偏执的语言与观点,引发了更多乌合之众的盲从。

他们逼得叶蓝秋险些自杀。

乌合之众只是看到了事件的一部分而已,叶蓝秋没有让座是因为她刚刚检查出自己得了癌症。

这真相却没有人想要知道。

多年以后,我也亲眼看到过类似情景。

某天在地铁上,一个小伙子没有给老人让座,于是老人就开始指责这个年轻人,唠唠叨叨甚至最后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最后,在旁边站着的人的「助攻」下,那个小伙子最终还是给老人让了座位。

可是,小伙子走路是一瘸一拐的。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我不知道他是打球崴了脚,还是一直都是如此。

看着那个老人有了座位,还在骂骂咧咧,我突然觉得很恶心。

所谓的「善」与「恶」,真的只是一线之隔。

生活中的我们,并没有剧中一般的「上帝视角」,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一个事件的真实情况。

事件参与者,身边的家人朋友,工作伙伴,媒体舆论,甚至自己一直以来的观念和观点,都会影响我们对某一事件的判断。

它们会带给我们「真相」,

同时也会为我们营造「错觉」。

它们会验证某些「规律」,

同时也会推翻某些「真理」。

它们会让我们拼凑「碎片」,

同时会让我们错过「全貌」。

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步之遥,忽近忽远。

拍这个故事的初衷,是想撕掉标签。我们没有定义谁是恶、谁是善,想认同谁,由观众自己决定。

《我们与恶的距离》主创团队在记者会上如是说。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口口声声说着「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也想通过这样的说法去回避「恶」的存在。

可是,「恶」是我们刻意回避就可以回避的吗?

更别提再去寻找每一种「恶」背后生成的原因了。

人们常说,做人要现实些。

但现实的生活从来不止一种,同一片天空之下,每个人的世界却是千差万别。

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乏观点,不缺乏评判。

缺少的是尽可能客观的视角与判断。

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不禁开始反思,原来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其中,做「恶」却不以为意。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我们如何肯定或否定,事情已然发生,问题并不会自己被解决掉。

《我们与恶的距离》没有试图为观众呈现一个「正确答案」,因为生活不是选择题,太多事情无法用对错划分,也无法用善恶定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

该剧提供了一种视角,尽管我们都不确定这个世界未来会怎样。

但是,当我们开始面对「恶」,正视「恶」,我们离真相就近了一步。

我们都曾面对生活的不堪,但我们都应知足,至少此刻还拥有很多的爱与温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 父亲节怎么写作文 温暖作文450字左右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发现作文500字左右 毕业对老师说的话作文 端午节踏青作文 四年级上册写人的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字 思念作文300字 舍不得离开你作文 游隐贤山庄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乐园 快乐六一作文四年级 快乐六一作文五年级 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 人物描写作文100 告别过去作文600字 火把节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50字 铭记那份美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