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米沃什 从自我的经历 总结出普遍真理

2020-12-10 06:50:01
相关推荐

切斯瓦夫·米沃什 波兰诗人,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诗歌注重内容和感受,广阔而深邃地影射了二十世纪东欧、西欧和美国的动荡历史和命运。其主要著作除诗歌外,还有《乌尔罗地》《路边狗》《被禁锢的头脑》等随笔,被视为二十世纪东欧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1911年6月30日,切斯瓦夫·米沃什出生于立陶宛考纳斯附近的谢泰伊涅。六岁前,米沃什住在母亲的家族留给他们一家的白色庭院里。家人之间用波兰语交流,同时也能读俄文和法文。米沃什的父亲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在《记事》这部诗集中,诗人曾回忆幼年时期他和母亲跟随父亲在俄国游历的经历。

“我乘西伯利亚大铁路列车到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同行的有立陶宛人奶娘和母亲;一个两岁的世界公民,

我享有有福分的欧洲时代。

父亲在萨彦岭山脉中猎红鹿。

艾拉和妮娜在比亚里茨海滩跑跳。”

——《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前,六岁的米沃什跟着父母举家离开了故乡,此后,他经历了几乎整个二十世纪所有的动荡,成为了一名时代的见证者和评述者。

诗集《拯救》

对战争和历史的思考

米沃什的中学和大学时期是在维尔诺度过的。他大学一开始选的是人文学专业,后来转学法律。1930年,米沃什通过波兰语言文学社在《维尔诺母校》杂志上崭露头角。大学期间,米沃什曾去巴黎探访他的远亲奥斯卡·米沃什,后者的象征主义诗歌对米沃什产生了深刻影响。1931年,几个大学生创办了“扎加雷”诗社,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烧焦了半截的干树枝,米沃什是创办人之一。他在诗社的同名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一些诗歌作品,诗歌的思想基础是悲观的灾变主义。1933年,米沃什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冻结时期的诗篇》。1935年,米沃什在波兰广播电台维尔诺分台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次年,他出版了第二部灾变派的诗集《三个冬天》。米沃什的早期诗歌具有哀婉的格调,并且善于运用象征手法。

“当伟大的真理尚未活生生地出现,

当春天和天空、海洋和大地

屹立在某一时刻的光辉之前,

撒谎者们定会获得三次胜利。”

——《缓流的河》

1937年,米沃什前往意大利游学,回国后依然在电台工作,但地点换到了华沙。战争打响后,米沃什主动申请去前线电台支援,却没能如愿。在国外辗转一段时间,他又回到华沙,在华沙大学图书馆工作。在那期间,米沃什在地下诗歌团体中非常活跃,还用笔名杨·瑟鲁奇出版了一本诗集。华沙起义失败后米沃什又辗转到克拉科夫近郊,住在朋友家。1945年,米沃什在克拉科夫发表了他最重要的诗集之一《拯救》。该诗集是二战后人民波兰出版的第一批书籍之一,也是1989年以前诗人在波兰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从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诗人对华沙战时的记录,以及他对战争和历史的思考。诗集中第一次出现了不带任何象征意义的用现代口语写出的组诗《世界:天真的诗》。在这些诗中,诗人把我们带到一个未受战火纷扰的回忆中的童年。

“信念的含义就是当一个人看见

一滴露珠和一片漂浮的叶子,

便知道他们存在,而且必须存在。”

——《信念》(组诗《世界:天真的诗》)

选择移民

遭到波兰文坛的强烈抨击

1945到1951年,米沃什先后在波兰人民共和国驻纽约、华盛顿、巴黎大使馆任文化参赞。1951年,米沃什向法国当局申请了政治避难。第二年米沃什离开巴黎,到西南部的多尔多涅省待了几个月,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攫权》。这本书的波兰语版本直到1955年才作为耶日·盖德罗伊茨主编的“文化图书馆”丛书的第九卷问世,在此之后出版的《伊萨谷》是这个系列的第十卷。《被禁锢的头脑》也是在那前后创作的。米沃什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当局推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不满。他在盖德罗伊茨主编的《文化》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的文章,里面解释了他为什么要选择移民。米沃什的出走自然遭到了波兰文坛的强烈抨击。波兰作协将他视作叛徒,不仅他的作品无法在国内发表,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被禁止出现。

1960年,米沃什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邀请赴美国教授斯拉夫文学。在美国教书的日子带给米沃什巨大的满足感。近二十年内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他这个时期创作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深入到政治、哲学、历史、文化各个方面。在美国,他还编写了波兰文学史教材,将波兰的文学介绍给西方。1973年,米沃什的第一部英文诗选Selected Poems出版。

1980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切·米沃什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写道:“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着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米沃什获奖的这个时间很特别,当年团结工会在波兰走上历史舞台,一场席卷东欧的变革正在酝酿。因此也有人把这个奖的授予看作是来自西方的某种支持。也正是因为获得诺奖,米沃什得以重新回到波兰读者的视野,诗集《太阳从何处升起何处降落》在波兰出版。此后他开始频繁地有机会回国。英国剑桥大学也邀请他去讲授斯拉夫文学。1986年,米沃什的第一任妻子雅尼娜过世。1993年米沃什和第二任妻子卡罗尔一起搬回克拉科夫居住。米沃什说,之所以选择克拉科夫,是因为他觉得克拉科夫和维尔诺很像。克拉科夫的冬天很冷,米沃什有时选择回加州过冬。

回国后,米沃什在海外时创作的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这段时间诗人的创作产量是惊人的,并且每一本书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1998年米沃什凭借《路边狗》一书获得了波兰的文学大奖尼刻(NIKE)奖。2004年,诗人在爱人卡罗尔去世两年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生漂泊

故乡对他的影响最大

米沃什晚年曾说,在他漂泊的一生中,维尔诺的生活经历对他影响最大。多元的文化养成了他开放、包容的性格。东西欧的界限在此展开,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自古以来都是这片土地的标志。然而他也指出,这里的居民缺乏一些能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必须是约定俗成的,非理性范围内的。“缺乏统一准则”是包容开放的另一面。以米沃什为代表的边疆作家总是倾向于探索自身和同胞的身份归属问题。在《欧洲故土》中,米沃什将自己的性格特点总结为整个东欧人民的性格特点。他把自己摆在西方的位置来看东欧,无形中也证明了他对自己身份归属的困惑和摇摆不定。

理解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作品的钥匙,是他的出生地。波兰前东部领土,波兰文Kresy,意思是边疆,特指历史上波兰立陶宛联邦疆域内的东部边界区域,现属立陶宛、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是波俄(苏)两国争夺不休的一块土地。波兰在结束了一百多年的亡国史后,于1920年从苏联手中夺取了这块区域,后又在二战结束后丢失。另一位波兰文学史上的大人物——密茨凯维奇也出生于当年联邦统治下的立陶宛。

边疆文学是波兰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米沃什的《伊萨谷》和《欧洲故土》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伊萨谷》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体小说。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又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很多材料都来自作者的个人经历。作家从其本人的记忆里取材,利用或清晰或模糊的碎片架构出虚构的故事剧本。时代的大背景下的冲突和作品主人公视角下的故事情节相互补充,展现出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经历。

《伊萨谷》的发生地是虚构的,但米沃什心中的伊萨谷却是真实存在的。它象征着中国文化里的“老家”:偏安一隅的村庄,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由于共同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而形成团体。每个人对“老家”的依恋都是不假思索的,源于我们潜意识里童年的记忆。米沃什的“老家”流传着对十六世纪波兰立陶宛联邦“黄金时代”的追忆,人们继承了“黄金时代”的遗风,不断追忆着雅盖沃家族统治下幅员辽阔、国力强盛的联邦。这片土地不仅象征着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理想国度,还象征着具有神话色彩的波兰式英雄主义。连绵的山谷,白色的庄园,古老的城堡,神秘的森林,在作家笔下构成一幅画中的景象,优美而恬静,颇有世外桃源之风。

在晚年的作品中,米沃什凭着社会学家的直觉,从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普遍存在的道理。而家乡的风景在他脑中徐徐展开,成为他回忆的序曲,意向的寄托和思想的出发点。

【米沃什年表】

1911年 生于立陶宛的谢泰伊涅。

1933年 出版第一部诗集《冻结时期的诗篇》。

1939年 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后,参加抵抗运动,进行秘密写作。

1945年 出版战后第一本诗集《拯救》。

1951年 从波兰驻法大使馆离职出走,以卖稿为生。

1953年 出版《被禁锢的头脑》。

1960年 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980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 出版回忆录《米沃什词典》。

2004年 逝世于克拉科夫。

□赵玮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漫画老师作文500字 心愿作文400字六年级 触动心灵的力量作文 这件事我做对了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300 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600字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 关于父爱母爱的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我的业余生活作文 老师您辛苦了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600字 我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暑假里的一件事作文 这样想象真有趣作文 五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书信格式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 关于黄河的作文 关于真诚的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题目 遇见你真好作文 我的数学老师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 怎么制作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