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餐桌上每天所吃的土鸡中 你知道哪些与人们处世有关的典故故事吗

2020-12-13 05:25:01
相关推荐

说起土鸡肉,逢年过节餐桌上总少不了它,买上一只农家散养的大红鸡公,其清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做凉拌鸡,其爽嫩滑口,入口留香。如果做上一道土鸡红烧干煸菜,加啤酒饮料一小口,那清香四溢,劲道如丝的肉质,让我们大饱口福。不得不翘上大拇指点赞厨子的手艺,从心里敬重体会农民的辛勤,为餐饮带来了地道的食材之源!

清炖土鸡

吃着土鸡肉,分享成语故事,感悟与品人生智慧。成语典故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说起有关鸡的成语典故故事,就有许多,下面分享几个关于鸡的故事给大家吧!

凉拌土鸡肉

关于鸡的成语典故故事一:鸡犬升天。

通常后人所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古代东晋时期,教学家,练丹家,医学家葛洪《神仙传》中记述的一则故事。

传说汉代淮南王刘安,非常爱好寻求奇方神术,四处打听,后来认识有个名叫八公的仙翁,就传授给了他炼制一种仙丹的办法。刘安就按照八公传授的方法,把仙丹炼成吃下以后,不久就在一个大白天升天而去了。当他临去的时候,就将剩余的炼好丹药放在了庭院里,后来鸡和狗抢着把丹药吃了,全部升上了天。

鸡犬升天

所以就有了后来人们常说的,鸡在天上鸣,狗在云中叫,这一贬义成语。

后来就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词的由来,此则典故的意思就是,常比喻某一个人做了大官后,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那依附权势而相继升官发财。

其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词本是贬义,但从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出,现实许多的行业,与团队合作之中人际关系的把握,以及处理好人际的重要性。或许是一种人生与某些行业发展,机遇条件的创造吧!

关于鸡的成语典故故事二:鸡鸣狗盗。

说起鸡鸣狗盗一词,这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啦。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们,都喜欢供养门客。当然门客在如今的意思就是家里供养的闲人或者帮忙的人,古时也指达官贵族家中所养具有真才实学之人,不用干体力劳动,照样可以领薪。孟尝君是齐国的达官贵族,曾经任过齐国臣相,名声很大方圆几百里都知道。

当然他家的门客自然就有许多,有个外号称“食客三千”。在这三千个门客之中,有不少的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领、特长和才华,为主人家服务与效劳。有一次,秦国的国王昭王就请孟尝君去访问秦国都城咸阳。孟尝君答应之后,带了两个门客就到达了秦国,但秦国的国相们都很嫉妒他,就背地里劝秦王把他杀掉,以免他在秦国了解许多情况回去后,以后对秦国会不利啊。

孟尝君从秦国得到这个风声消息后很是着急,就赶紧托人去向秦王的爱妃,燕姬求救。但燕姬提出了条件,要求孟尝君必须送她一件非常贵重的白狐裘衣。可是孟尝君只有一件白狐裘衣,而且已经访问秦国时送给秦王了。就在这时,孟尝君所带随同的门客中,就有一个善于偷东西的人,象狗一样机灵,动作快捷。于是他就在当天黑夜之中潜入了秦国宫中,偷出了那件白狐裘衣。交给了孟尝君,他立刻把衣服献给了秦王爱妃燕姬。于是爱妃燕姬就向秦王求情,秦王答应放走了孟尝君,让他们回国啦。

干煸鸡

但孟尝君,早已料到秦王事后会反悔,就决定立即逃走。当逃到函谷关时,(函谷关建于西周时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正是半夜之时。那时的关上规定,每天鸡公打鸣以后才能打开关门让人们通过。这时孟尝君随同的门客中又有一个善于模仿鸡叫的人,于是就模仿起鸡叫声来,如同真鸡叫一样,引起附近村中的鸡都开始打鸣了。守关的士兵们听到鸡叫声,于是便打开关门,让孟尝君一行人过了关,从而逃出了秦国。等到秦王反悔派兵追来时的时候,他们早已离境很远啦。

此则典故之中,两个鸡鸣狗盗的门客,虽然救了主人孟尝君,但孟府里其他的门客仍然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既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没有文人绅士的风度,只不过是略施雕虫小技而已。

鸡鸣狗盗

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假如没有这两个略施小技的门客的话,孟尝君恐怕要在异乡投身与做鬼了。而那些自恃学问高深、文人风度堂皇之人在危急的时刻,却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啊!相比之下,那两个鸡鸣狗盗的门客倒是多了应急解危的能力吧。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知道“鸡鸣狗盗”,本就是偷偷摸摸,旁门左道等贬义之词。但故事之中却给了我们非常励志的读后之感。

从如今来说,就告诉我们一些微不足道的本领,是可以用到恰到好处。以及看一个人时不要只看一面,而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吧。紧急危难时刻之时,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关键作用,而达到一种团队的默契与价值的绽放!

关于鸡的成语典故故事三:杀鸡焉用牛刀。

古词原句是“割鸡焉用牛刀”。从字面上就容易理解,杀牛的刀肯定很大,而宰鸡的刀自然是小刀了。如果用杀牛的刀来宰杀鸡的话岂不是小题大做,大材小用吗。关于它的传说之典故就出自儒家的经典之一《论语》里面。

杀鸡焉用牛刀

传说,孔子讲学有一天到了鲁国的一个小县武城,他有一个学生子游,名叫言偃。当时就在武城做官。孔子远远的就听到了弹琴唱歌的声音,于是他微笑着说,“杀鸡何必要用杀牛的刀呢”,其意是说,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县城,哪里用得着施行礼乐教育呢。但想不到他的学生子游听道了却回答说“从前我听到老师您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会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好使了’”。子听了便说,“学生们啊,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只是和他开一个玩笑罢了。”

《论语》中这句杀鸡焉用牛刀一词,本是中性成语,如今已成为非常大众化的成语了。比喻人们办一些小事时不必小题大做或者大材小用,要用得巧妙,用在该用的地方吧!

这就是关于鸡的几个典故故事,当然还有一篇关于鸡的古文章,名叫《说天鸡》,非常励志与意义深刻的一篇文章。

唐代文学家,诗人罗隐所著《说天鸡》一文,主要写了一父子养鸡之故事。说是祖辈的猴养得好,父亲的鸡养得好,所养的鸡见看见了敌人则是奋勇善战,到了早晨就打鸣,因此就被称作“天鸡”。

罗隐

而父亲死后,由于儿子没有得到父辈的养鸡技术,但是却掌握了鸡的习性。他所养的鸡,鸡冠和鸡爪都不是很突出,羽毛也不是很鲜艳,木讷得喂它们时连吃喝都很不经意。儿子养鸡反父道而独行,不是羽毛色彩艳丽纷呈,嘴和鸡爪锋利的鸡,是不养的。他养的鸡,不再象他父亲养的鸡。打鸣比其他的鸡早、遇见敌人勇猛无敌,只不过是高耸而立鸡冠气派的步伐,能吃能喝而已。

最后常叹,唉!培育与选材之道,怎么被败坏成这个样子了啊!

其实,这是一篇讽刺晚唐现实的寓言文章。它所写父子养鸡家庭一代不如一代,祖辈能驯猴,父辈只能养天鸡,儿子这一辈连天鸡也不能畜养。只能养外表美丽,实质无用的鸡。文章反映了唐朝末年之时,统治者以貌取人、埋没真才实学的政治与措施。也讽刺了一些无德无才,贪图享受、空有其外表的官僚主义。

站在如今的时代来看,也告诉了我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许多人与事不能只看外表,某些事情不要被外表迷惑。而要看到与发扬深层次具有价值的东西,以及不要看不起那些穷人,不能以貌取人,有的有钱人,都很低调,外表是看不出他贫穷或富有的。

最后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学有所长,懂得学习,穷则思变。才能更好的在当今社会展现与立足自己,而创造价值,获得成功,活出精彩人生!

土鸡

当然,鸡作为传统文化十二生肖属相之一,与经久不衰的传统养殖创业项目,也是值得我们去推广与发扬的吧!

你所知道关于鸡的典故与成语还有哪些呢,欢迎文下留言!

@小涛的农村生活

2020.7.31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8-04 09:50现实灬先森[四川省网友]IP:3407734766
    土鸡中+鲜
    顶0踩0
  2. 2020-11-14 21:55红色△高跟鞋♂[辽宁省网友]IP:3400393091
    我曾听餐桌谈资就是人们处世典故故事。
    顶1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清明祭祖作文300字 描写山海关的作文 作文在一起 可爱的动物作文50字 儿童乐园作文 高考作文没写完怎么办 初中作文要求多少字 四百字作文写景 老母鸡的作文 写我的发现作文 给爷爷捶背作文 关于自画像的作文 学会坚强作文500字 初三梦想作文 推广普通话作文100字 中考通用作文开头结尾 摘李子作文 水果晚会作文 迎春花的作文400字 赞美路灯的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250 开始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六安作文 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作文 减轻压力的英语作文 我真想单纯作文500字 假如我是什么作文500 同情作文 写人为主的作文 三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