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4篇“互联网传播”方法论的文章之14 传播第三阶段

2020-12-13 12:15:01
相关推荐

14篇“互联网传播”方法论的文章之14

传播的第三个阶段:听

那么,传播的第三个阶段。实际上又回归到一个字儿“听”。

传播最终就是听别人说你啥、听别人对你的评价咋样。

这是最根本了,回来了。

举个栗子,微博上有一个大V“龚文祥”,微商界大咖。

发了个微博说:“大家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简单一句话,你理解了互联网传播的第三阶段,你会发现它问的很有学问。

你去微博找这句话去看,会看到大部分人会说他“好”“厉害”“微商大咖”等等。

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说是骗子,那他也说过在互联网上是允许有百分之十反对声音的。

大部分人是在夸他。

你去看他评论的时候,你会发现“哎,怎么这么多人夸他?”

假如你是第一次看,你一定会觉得他很厉害。

他这一句话传播威力其实是很大的。

就问“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之后呢?下面有那么多人说好。

他自己说没说?没说。

自己吹了吗?没吹。

我听你们的声音,我听用户的声音。

用粉丝的声音去告诉其它人——这才是传播的重要环节,也就是“相互影响”。

对于受众来说,这么多人都说他厉害,那我也加他关注吧。

之后,他的粉丝就又多了一个。

如何做到“相互影响”,是企业在互联网传播层面上,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可以引导、可以诱导、可以利用一切合理合法不招人烦的手段干预——不留痕迹的干预才是高手。

所以说传播,大抵方向归为三个阶段——说、吹、听。

我们还在第一个阶段,在“说”这个阶段先练基本功。

定位时在“说”,就是你要去想,你的用户在使用你产品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之后呢,你把它描述出来就是你的定位。

小米有很多产品是可以借鉴的,包括很多文案以及它的定位都是可以借鉴的,包括他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他的体重仪,包括他的手环。

前面文章我们讲过传播细分,一个是内传播、一个是外传播。

我们现在先讲讲内传播,内传播没做好外传播更做不好。

那么内传播是什么概念呢?内传播不是“说”,是“问”。

什么意思呢?

一个企业内部来说,你要开展任务,假设,你有二十个人,你是老板,下面还有一个销售总监水平很高,就很不错了是吧。

如果,你这20人中,20个人都和总监那个业务水平,理论上是不是更厉害。

我表达的意思是:你要在你的企业复制老板!

把老板复制成十个二十个。

老板的价值观,可能无法复制;

老板产品的认知和对产品的理解,是可以复制。

这个是有原因的,因为我考察了这么多企业,发现企业里把产品能说明白的、最有信心的、最有销售力的,几乎都是这家企业的老板。

企业做成功,需要个人英雄主义还是集体英雄主义?

一定是个人英雄主义。

同样一瓶酒从老板口里说出来,那真是太好了,那酒就必须买。

如果让员工去介绍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就是做一个产品介绍而已。

所有的结果都是假设出来的。

你想做一款产品、一项事业的时候,你一定假设过:最终会多好。

这个美好的假设,是老板做出来的、是老板坚信的。

而员工做这个假设了吗?没有。

然后,你去跟他讲,这个假设有多好,多伟大的事业……

他会认为你怎么了?忽悠、画饼。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企业的活动,有司机来接我,路上我就简单问了问企业情况。没想到这个司机竟然都能回答出来,他对企业很了解。

这种情况不多见。

一般企业会交代司机不许乱讲话的。

而这家企业的内传播做的很好。

这个司机只对产品方面了解,闲话碎话没有。

说到这里,还有个话题:中小企业可以让员工对业务、产品,有更准确的理解,不可能让员工跟老板有一样的价值观。

几乎,你别妄想。

企业文化这事儿,对中小企业来说没有用(我个人观点你可以不认同)。

我见过不少公司天天研究企业文化。多数是浪费时间。

你可以去强化、激励,那也都是一阵儿子。

核心问题是,员工的能力达不到你老板的能力,他的认知达不到老板的认知。

那么,这个内传播应该怎么做?

你想做互联网传播,就算老板已经下了决心要做了。可是你会发现你天天在那刷微博,你研究朋友圈儿,你研究这公众号,你员工在做什么?

然后你开始跟他说,我们要做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要有决心,你给他喝鸡汤——之后,他问你,老板,这个月能发多少钱?你可能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

其实也不是。是因为你没教给他方法、你没教会他运作这件事儿的方法、你没教给他对产品了解的方法。

其实也简单,你就把企业的员工召集起来,召集起来提问题。

你们站在用户角度、物流角度、供应角度开始去问吧。

问问题,就必须走脑,不走脑问不出来问题。

之后就找人统计下来,统一脑力激荡、统一寻找最佳答案。

然后记录下来,回去背下来。

一个月总结几百个问题,都附带着答案的。

你会发现。价值观你没复制给他不要紧,做这个事情的激情你没复制不要紧,关键是他会干事儿了,他会干活了,他会卖货了。

那你的“内传播”这基本雏形就有了,这是内传播的核心——企业内部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过关了。

就是他会说产品了开始会做传播了。

客户现来问他的时候,他能回答的头头是道,他自己都觉得很自豪。这个时候,你在跟他研究别的。因为他会干这个事儿了。

有些时候员工不积极,很可能是因为他不会,人有一个共性,他会干的时候愿意干。

别总说人懒,有时候人懒是因为他不会干。

像小孩子学习,你总说他不会,他就是不会。

等他会的时候,就越会越学、越学越会。

先看能不能把这个事说明白了。

如果说能把这个事先说明白了,到这个时候你再研究往外传播的事儿。

假设你不研究“内传播”就直接研究“外传播”这个板块儿,研究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因为你内部这些事都不会干、都没有方法,你还不如先弄一块儿先研究方法。

这一个月大伙儿一块儿研究,研究出方法时候,你再去研究定位,这时大家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时大家对产品、对用户、对市场的了解,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囊括了。

所以说,内传播,也包括:“说”、“吹”、“听”,三个阶段。

12、13、14这三篇文章,是我一次课程上的录音,我重新整理的。

小记:

回京需要隔离14天,我就想一个人也没什么事,每天写一篇文章吧。坚持做了半个月日更。关于互联网传播,这14篇也仅仅是讲了个大概概念,操作方法也来不及讲了,后面有机会我们慢慢的来。

这个公众号我注册好几年了,并没想运营它。我知道做个公众号不是那么简单,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

写着几篇文章也没想着要怎么样,我知道干巴巴的知识类文字是不大受人待见的。所以,我只是记录,不关注涨粉阅读量什么的。

继续这个公众号,更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开通了视频号,研究一下视频号的玩法。视频号可以链接公众号,所以我是为了视频号才继续公众号的。

2年前我就计划做MCN公司,去年开始从音乐类入手。

短视频、直播是这两年的主力方向,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直接影响。流量的竞争之后,将是运营的竞争。

最近两个月一直在研究短视频,开始实操。有这么面需求的,可以关注我,我会逐步分享我的心得。

接下来不会做日更了。随缘写一点文字还是会的。

方向也不会局限在互联网传播方面。

14天14篇,告一段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高三 和谐的作文 英语作文中考 懂得的作文 我的猫作文 妈妈的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作文开学了 作文家乡的美食 作文素材感恩 万能结尾作文 常用英语作文 作文范文800字 好词好句的作文 消失作文 消防员的作文 作文中国 校园作文400字 名著的作文 动物的作文怎么写 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春天作文 作文三百字左右 作文反省 雪中作文 我的朋友的英语作文 作文打扫卫生 修养作文 凡人作文 奔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