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到中年活得太累?”白岩松:人到中年 需要做好人生“减法”

2020-12-15 10:00:01
相关推荐

白岩松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我鼓励年轻人在30岁之前做加法,在30岁以后做减法。”

古人常说:“四十而不惑。”可在现代社会,人到中年不是不惑,而是多惑。

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大多数人已经到了事业的瓶颈期,想突破很困难,不想突破又容易被“新人”取代。

每天醒来睁开眼,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观望着自己,可自己却无人可诉、无人可依,仿佛成了家里不能倒下的顶梁柱。

人到中年,担负的责任太多,容易忘了自己;担负的期望太高,容易迷失方向;担负的工作太杂,容易累坏了身体。

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得到的前提,是要懂得舍弃,舍弃不必要的部分,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人生就是一本书,书的页数已经确定了,当书快要写满的那一刻,不妨暂缓手中的笔墨,给自己做点减法!

人生之书

01

人到中年,给工作做减法

西汉戴圣在《礼记·杂记下》写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人生只有两个阶段——白天和夜晚。人生只有两个状态——行动和睡眠。这两种阶段和状态都像是一个天平,任何一方的倾斜都会造成另一方的失衡。

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9年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5小时,同比增加0.5个小时。

社会工作量在逐年递增,人的压力也在增大,所以这个社会仿佛进入了“焦虑”的阶段。

人到中年,打拼了大半辈子,早已身心俱疲。面对部门越来越多的新人,面对早已被辞退的老友,每天的生活都过得提心吊胆。

焦虑

所以,“杠杆”标签人群便从此诞生。许多人白天上班,晚上混副业,生活别提有多忙碌了。

为了工作,为了零碎的外快,有人倒在了电脑桌前,有人倒在了加班的过程中……每天的日子,仿佛就是“为钱”而生的煎熬。

当你想改变这个阶段时,不妨问问自己,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功名利禄,还是为了家庭幸福?

可是,为了谁也不能放弃自己。当你倒下的那一刻,难过的只有亲人,痛苦的只有家人,悲哀可是一家子。

周国平先生说过:“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最坏的一种,他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

给工作做减法,是为了把当下“幸福”的留住,把身边的爱留住,把自己的健康留住,让悲剧远离,使温暖常在。

人生减法

02

人到中年,给自己做减法

年少的时候,为了学业而打拼;青年的时候,为了工作而打拼;中年的时候,为了家庭事业而不断奋斗……

人活一辈子,时光太多,青春易逝,当年的准备潇洒走四方的少年,却活成了自己所讨厌的样子。

马云说:“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

人生的压力和挑战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来自“外在环境”,一个来自“内心世界”。

多少次我们不敢痛哭,只因我们是家庭的栋梁,谁哭也不能自己先哭。多少次我们不敢先睡,是因为我们是妻儿的依靠,他们没睡,自己怎敢入梦。

生活压力

生活给予每个人太多的压力,给予每个中年人太多的压迫。所谓自我“减法”,就是减除自己不必要的忧愁。

面对成长的孩子,其实不需要为他的未来过多担心,每个人的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他有自己的路要走。

面对毫无自由的生活状态,其实不需要事事都放在心上,一些琐事,能放下就放下,才能清空心灵的垃圾。

不是真的成为富豪才去环游世界,人生苦短,一年一次小旅行,几年一次大旅行非常必要。

与其为了把钱留给未来某一刻享受而苦了自己,不如多花些时间问问自己,年少渴望的梦想完成了吗?

许多人的答案应该是:没有。既然有些事情未来无法顺利完成,当下就该把握机会,而不是在盲目疑虑中遗憾终生。

生活压力

03

人到中年,给家庭做减法

家庭,永远是人一辈子都牵挂的地方,可那里有是充满焦虑的束缚之地。

人到中年,和自己最亲近的地方便是家庭,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便是伴侣孩子和父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要为家庭做减法?家庭就是人生这本大书的支架,支架上不仅有书本,还有杂物,而做减法,就是清楚“家庭”的琐碎之物。

多少人因为家庭矛盾而郁郁寡欢,甚至关系破裂,一蹶不振,所以,减少不必要的“杂物”是必要的。

没有人希望像周扬青和罗志祥那样,因为一部手机和另类的秘密而关系破裂,弄到全网皆知。

夫妻关系

谁都希望家庭关系的相处就像孙俪和邓超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扶持,相互取乐,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

当你为了一些琐碎的家务想大发脾气之时,不妨冷静下来想想,家庭所有大矛盾都由小矛盾聚集而成。

于是乎,在家庭形成一些良性的生活关系亦或是互动习惯,让信任习惯成为冲破家庭矛盾的强大力量。

别让心走的太远,而家庭却变得越来越迷糊。家庭到底是你我的安身之地,家庭不适宜做太多加法,却适合做“减法”,这个减法的过程,就是消除矛盾的过程。

夫妻关系

引用苏轼对于“减法”的一句话: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说烟雨任平生。”

烟雨平生,便是到达一定境界的“人生减法”模式。人到中年,什么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青年时期的“加法”加多了,却不懂为何要做“减法”了。人生的后期,应当是做“减法”的过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默解忧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 语文老师 作文 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