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00后给00后写传记 这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2020-12-17 21:40:01
相关推荐

“别了苦难,犹见甘来”;“几许报国心,抗争半身,济世半生”;“迷途归来,但求无愧”……这是一群00后为百岁老人写下的文字。

近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招募100余位志愿者撰写的传记合集《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出版。这是一部用爱与温暖书写的传记,记录下百位百岁老人的生命故事,也记录下中华民族在一个世纪里的沧桑巨变。而对于年轻的记录者们来说,采访和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150名大学生参与寻访,走过22省89市

当今,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如何更好地关爱老人,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社会问题。

为倡导爱老孝老,2019年6月,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走访百岁老人感悟奋进祖国”社会实践活动,招募志愿者在全国范围内寻访百岁老人,写下他们的故事。最终,来自23个院系的150名同学入选,他们都出生在2000年前后。

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采访和写作的经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先行采访了居住在北京的百岁老人宋光明。这次采访是一次深入调研,项目组从采访、拍摄、写作各个角度总结出经验,形成了完整的传记采写课件,为后续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紧接着,基金会还为志愿者们组织了3晚1天的业务技能培训,邀请记者、出版人为大家讲授传记采访和写作方面的专业知识。随后,150名大学生踏上了寻访百岁老人的征途。

志愿者采访百岁老人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需要志愿者自己联系百岁老人,并取得老人家人的同意,还要进行2至3次采访,完成视频、照片拍摄,同时为老人撰写8000字的人物传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秋雁坦言,这是一次艰巨的任务。志愿者们不畏艰难,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联系老龄办、敬老院、居委会、民政局、医院等机构,甚至委托亲人朋友,用各种方式寻找百岁老人。

有位同学先后联系了4位百岁老人,最终找到了和自己有缘的那一位。一位北京的志愿者,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位哈尔滨的百岁老人后,马上义无返顾飞向哈尔滨完成采访。据统计,本次活动中150名志愿者走过中国22省、89市,共调动700余人参与其中,采访到年龄最大的老人是113岁。

一个世纪的苦难与光辉,浓缩在平凡人生中

《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一书近100万字,上下两卷,分三个篇章,分别讲述妇女、军人以及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不平凡的百年人生。这100年里,中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建立和新时代的开创。这些老人的故事,也记录下了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

张氏、周孙氏、贾氏、孙唐氏……因为是女性,很多老人没有堂堂正正的名字,不能上私塾学识字,必须裹小脚,甚至被卖作人妻,遭受丈夫的打骂,忍受饥荒、贫穷和战争,再辛辛苦苦地把下一代拉扯长大。如此艰辛而曲折的一生,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简直难以想象,但却几乎是那个时代普通女性共同的人生历程。

祖籍山西五台的徐贵娥老人经历过日本兵扫荡、走西口等艰难岁月,但靠着自己的勤劳,不仅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还在35岁时自学接产技术,义务承担起周围6个村里所有产妇接产的工作,近40年间接生了2000多名新生儿,就连自己的重孙子,都是老人亲自接产的。在采访的过程中,志愿者徐亚楠意外得知,徐贵娥老人还是自己舅舅出生时的产婆,这让她不得不感慨缘分的奇妙。

出生于浙江宁海一户普通农民家的陈中才,在当年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是家里的大儿子,10岁那年走进了学校。他的私塾老师是个落第的秀才,写得一笔好字,让陈中才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19岁初中毕业后,他走上了教师之路。此后无论经历灾荒还是日军的炮火,他都坚持不让学校关门。80年代,陈中才在小学成立了书法特色班和珠算特长班,坚持为学生义务教学,因为他深知读书改变命运。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今已经百岁高龄的才老师,仍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不仅义务教书法,还打算开办自己的健康知识讲堂。“孩子们练字的时候,他便坐在讲台上看着,看到有孩子字写得好,便会如数家珍地夸赞。”志愿者闻艺在采访手记中写道:“百年的岁月磨不去老人教书育人的决心和坚持,尽管老人未曾教授过笔者一笔一画,笔者还是要恭敬地叫他一声‘才老师’。”

对00后来说,“所得之物将伴日后余生长路”

高尔基说:“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在和百岁老人贴心交流之后,志愿者崔丹才真正意识到,每一位老人都是鲜活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与纽带。“他们若是无声息地消亡,没有留下存在的印记,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损失。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多关心身边的老人,多去了解他们过去的经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记住他们,而他们才会永远‘活着’。”

“走访百岁老人 感悟奋进祖国”志愿者培训

“只有对历史充分的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认同,只有认同了才能传承。”这样一次特殊的采访,让百岁老人宋光明的女儿屈晓霞也深有感触。“在陪伴母亲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我听到了许多以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经历,这使我更加理解了他们追随共产党的忘我初心和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我也为自己对父母不够了解感到惭愧。”

当孔凡荣老人斩钉截铁地说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无私者无畏”时,让志愿者张鹤凡开始思考,“当90后甚至00后的我们谈论信仰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最终,他写道:“人总是被世事推搡着向前,但却可以选择去热爱什么、相信什么。”

20岁被国民党抓壮丁参军抗日,26岁随傅作义部投诚,29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复员后却回乡务农,很少向人提起11年的从军经历,这是97岁张建钦老人的故事,也是书中很多老兵的故事。“正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齿一齿推动社会的巨轮前进,将自我的汗水、情怀、执着铸成巨大的帆,驶出风暴,换来今日的和平幸福。”采访结束后,志愿者蔡沛杰和老人约定,定会参加他的百岁宴。

“走访百岁老人 感悟奋进祖国”志愿者培训

遗憾也是有的。就在采访完老兵张树贵后几日,志愿者刘雨杰接到了老人去世的消息。伤痛之余,值得宽慰的是,她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位“特别可爱的爷爷”在硝烟中南征北战的故事,也用影像留下了老人对她的祝福。她感慨地写下了这句话:“此行于笔者,所得之物将伴日后余生长路。”

传记首发式上,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汪文斌郑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为父母写传记,用墨香传孝心。”在他看来,不是只有伟人才可以写传记,每个老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都可记载、能传承。“和父母、老人进行一次贴心的交流,是青年人走进长辈心灵的方式,也将会是家族一份永恒的传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