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古塔:神明之所 也有人情味

2020-12-18 04:50:01
相关推荐

物道君语:古塔,是中国最普遍亲民的古建筑。宫殿是帝王们的审美,园林是贵族构建的隐逸,大宅是官宦们的奢华。真正属于平民凡人的建筑太少。唯独古塔,包容所有人,也不属于任何人。今天,物道君想分享六座中国最美古塔。

最早的佛塔来自印度,一座低矮的覆钵式建筑,像坟堆,埋着佛陀圣骨舍利。塔即佛,佛即塔,人在塔下是渺小的。

印度佛塔,是涅槃之地,神明坟冢,离凡人很远。

佛塔传入中国后,坟堆变高变美,有形如楼阁式的高塔、有金刚宝座式的方塔。远看就是一横一竖,形如“丄”。横是塔的底座,象征人间,竖是塔的塔身,植根大地人间,直指苍天佛国,把高远的神佛拉回人间。

中国古塔,从此就有了人情味。你想一想:你家乡的小城是不是有一座这样的塔?

每逢夕照迎上塔尖,就会有很多人在塔下跳起广场舞,遛狗聊天,喧闹之间充满烟火气,此时的我们,绝不会想着这是神明居所,涅槃之地。

我们从小就知道古塔的存在,但是否留意过它的美,以及带来的温情呢?

1933年,当梁思成来到山西应县,见到那座梦寐的木塔之时,他半天都喘不出一口气。

在给林徽因的信里写道:“这一愉快刹那,是人生稀有的由审美本能所触发的锐感。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中国古塔之美,首推应县木塔。

图1|IreneLin

图2|woozii

这座建于千年前的塔,是中国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而让梁思成惊叹的,并非其高与古,而是因这座塔里,盛开着中国古典建筑最美的花——斗拱。

斗拱是中国独有的建筑结构,把各部件用榫卯咬合而成,无钉无铆。而释迦塔的斗拱之多,是中国之最,堪称“斗拱博物馆”。

站在塔下往上看,你会感受到梁思成当年的窒息之感,全塔五十四种不同的斗拱,像四百八十朵盛开的莲花,人们形容这种美:百尺莲开。

千年来,当其他木塔毁于天灾,委于泥土之时,这座斗拱木塔,却顶过了一次次天灾人祸,元代的地震没震倒它,战争的炮火没轰倒它,甚至虫蛀也无可奈何于它。

正如释迦塔上的匾:“峻极神工”“天下奇观”“天柱地轴”。

无一不在昭示中国建筑艺术的鬼斧神工。

一千三百年后,当大明宫只剩黄土,繁华变成云烟时,所幸还有几座高耸入云的石砖塔。

最高的那座,是六十四米的大雁塔,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它都是长安城里最高的建筑,“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这副塔内的楹联说出了它的巍峨。

当年玄奘西行归来,带回了8尊佛像,657部梵语以及佛祖舍利,之后建了大雁塔,存放这些佛教经典。

大雁塔不止礼佛之所,也存放了中国读书人的最高心愿——金榜题名。

图1|浩然视角

“曲江赴宴,雁塔留名”,当时中了科举之人,都会骑马游长安,曲江福演戏,雁塔留其名,象征着高升和远大的前程。

所以孟郊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7岁中举的白居易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塔身留下的名字,背后都是十年寒窗的苦读,穿越时空,锁在了大雁塔之中。

千年来,它等候着我们,一同分享那份快乐。

图|一佳ONE

人们常感慨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的美好大都是不坚牢的,如果有好物遗存我们该当感激。

山西的飞虹琉璃塔,就像是古老中国留下的一个梦境,华丽又不真实。

图|雁行江湖

进入飞虹塔的梦境需要契机,需要一场大雨一场晴,届时,温和的阳光会穿透空气的水珠,投射在古塔的琉璃瓦上,阳光本无彩,琉璃却有情,一道道光把塔身笼成五彩,宛如天外飞虹。

这是中国最美的琉璃塔,塔身塔内都有琉璃,黄绿蓝三种颜色能幻化五彩。

但最美的琉璃,还是在塔的龙头套兽上。飞虹塔的套兽不同其他,每个套兽都嘴衔金铃,等风吹日照之时,这些套兽发出叮铃清声,折射五彩光芒,是琉璃塔最美的时刻。

琉璃塔似乎借着这飞虹铃声,告诉我们:世间美好不易得,但心之所诚,就总会有看到的一天。

浮图落人间,古塔有人情。中国有雄伟孤高的宝塔,也有零落人间的小塔。

过街塔,就是中国最有人情味的塔。

这种塔建于元代,因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为了方便礼佛,便在交通要道上修起了过街塔,以门洞的形式,跨国走道。

塔在佛在,人们每过往一次,便向佛顶礼一次。无需磕头烧香,苦行修炼,贫穷富贵也好,男女老幼皆罢,只要诚心,经过便可顶戴礼佛,得到神明帮助,逢凶化吉。

走过过街塔,似乎神明不再神秘,亲切地像过往的老者,循循善诱,没有宗教的约束,只需一颗诚心。

江南的昭关过街塔便是如此,形似古瓶,守着临江之口,塔的另一面就是西津古渡,是长江天堑。

每个舟楫往来的渡客,无论是不是佛教徒,只要诚心礼拜,穿过石塔,就可以得到庇佑,平安渡江。

街有街塔,井有井塔。

在云南西双版纳,村村有佛寺,处处立井塔。

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心中,水是圣物,佛是信仰。他们每天都会供奉干净的水,泼水节也会用水泼洒对方,表示祝福,佛教有滴水仪式,会用清水给佛像沐浴,俗称浴佛。

所以当地每建成一座水井,他们都会请僧侣开光,然后建一座井塔,日夜守护,因为在他们看来,塔似佛,塔身是骨肉,塔内有塔心。

一座井塔相当于一个井神,能保佑每一滴水的甘冽洁净。

图|玛吉卓玛

姑嫂塔在福建石狮,来源于当地的传说,据传当时一个海商外出,其妻子和妹妹每天都在岸边盼望其归来,久而成石塔。

古时泉州,曾有大量的乡民因不堪大旱,铤而入海,远走重洋,有的丢下家室,十余年没有回来,这些人被称为“番客”,本是华夏人,出海归来却成客。

一个“客”字,道尽心酸。

八百年来,只有姑嫂塔孤独地伫立在海边,目送着人们入海,又等着每个出海归来的游子。

姑嫂塔仅高20米,但在每个归家的侨客来说,却高达百丈,当船在风浪之中漂泊,看到姑嫂塔尖冒出海面那一刻,故土就在眼前了。

这座塔,便是家。

一座姑嫂塔,半部侨乡史,塔里有游子与故乡的纠葛与期盼。

建筑美学家王世仁说:“中国塔有很浓烈的人情味。它是人的建筑,不是神的灵境;它凝聚着人的情调,而没有发射出神的毫光。"

但今天我们渐渐忘记古塔给予的温柔。倘若你没看到这篇文章,你可会想起家乡那座静谧的小塔?

越是平民的建筑,越容易被忽视,越是习以为常的文物,越难得到保护。

图|漂泊一帆

正如我家乡那座小塔,历年来跳舞遛弯,歇坐游览的人来来往往,磕磕碰碰,剥落了一块砖石,磨掉了一副壁画,从来都无人过问。更遑论有人记得那些无名工匠的雕琢,看见那些砖石里刻录着时光的记忆。

古旧的砖石木构生出裂缝,古塔正随着城市渐渐老去。

了解塔中人情故事,也许是我们走进中国建筑的第一步,也是我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第一步。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 追梦路上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天作文300字 打铁花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感恩有你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 追逐梦想作文6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600字 新学期新征程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 沟通作文600字 尊重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600字 想象作文300字三年级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 被老师打屁股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每逢佳节作文 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寒假作文300字 拜年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50字 突破作文600字 元宵节400字作文 春节的作文200字 春节作文五百字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