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南宋姜夔的伟大创作!

2020-12-18 07:00:01
相关推荐

姜夔(生卒年约在1155—1221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1]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姜夔往来鄂、赣、皖、苏间,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

姜夔作为南宋年间极具个人风格的词人,但除了词以外,他的诗歌在南宋时期也是最为突出的,虽然篇幅不多,但格意不输于范、陆。姜夔的诗早年间效仿黄庭坚,后来转而学习陆龟蒙,字句遂精心雕琢,但是没有刻意的痕迹,诗风清秀悠远,其中他的代表诗作《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就尽显其诗文风格。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为姜夔所作七言绝句,一共十首,诗文平易浅显,韵律华美,作者以极其平实真切的手法描述了由石湖归返时的沿途所见,勾勒出一个幽冷、清净、缥缈的境地,灵魂仿佛随着细细的流水与静静的幽香而漂离。作者运用了许多物象名词,将梅花写得生动传神,甚至连画作都难以相比。

当时,作者在除夕夜与老友告别,兴致高昂地坐船归家,内心充满欢悦,因此整篇诗作也是轻松快活。首句通过描写归途近景从而做出铺垫,点明了除夕之夜,正逢春来冬往、雪消草长的时节。第二句中,作者写到了他乘坐的小船飞快地行驶,不一会儿,那辉煌高大的吴宫就被渐渐隐没进了茫茫大雾中。第三句作者写的是眼前的景致,飞快的小船,穿过高雅、洁傲的梅花丛,别有一番乐趣。第四句发挥乐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出了梅香了一整夜,又点明了正在过石桥,诗歌写到这里,作者内心的得意之情已经展露无遗。

姜夔 诗说

?姜夔自幼聪颖,甚有天赋,刚开始学习诗词时姜夔以黄庭坚为模范,后常年游历结交文人,渐改变写作风格,便在南宋词坛上自成一派,独具风格。姜夔所作《诗说》包含精论,对他的词写作影响很大,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下姜夔《诗说》。

《诗说》也叫《白石道人诗说》,这是南宋词人姜夔在吸收前人经验上,加上自己多年的体会和见解所编著的理论,其中讲述了关于诗写作的精华和技巧,颇有建树,甚得重视。

姜夔的词在南宋甚是有名,但是却没有一个专门的词理论,其中《诗说》便是他写作的一个创作基调,遂后人也常以此为“词说”。虽然《诗说》篇幅较短,但是却将作诗的理论以极简而又精华的部分讲述出来,他认为诗的高妙之处在于其理、其意、其想、其自然这四点,均能够达到给人意料之外,意蕴之内的高妙之处。

姜夔创作《诗说》的基调受江西诗论的影响,但却能够跳脱原有结构更是超越原来的江西诗论,颇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即视感。

且说姜夔的词深受《诗说》影响,其词清幽空灵,颇有“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之感,所用词句甚有“词尽意不尽”之妙,是为后人赞许之处。

以上便是姜夔《诗说》欣赏,由此我们可知《诗说》是为南宋词人姜夔的另一成就。

点绛唇姜夔

姜夔的《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是一首写景之词,通篇幽深淡远,作者洒脱广大的胸怀跃然纸上。上片的景象主要描写了燕雀们随云飘荡,南北之间四处而飞,如神仙般潇洒自在;而词的下片写的则是因地而怀古,使无情之物也赋予真情,写出了万分沧桑之感。整片词仅用了四十一个字,委婉含蓄却将作者的心情展现无遗,引人深思。

词的大意讲的是北方的鸿雁们悠闲自在,居无定所,跟随着太湖西边的云层到处浮荡。远远的几座孤山看上去一副愁苦萧条的景象,如同酝酿着一场大风暴欲在黄昏时刻来临。我想要在甘泉桥的旁边,能够随同陆龟蒙一块儿隐逸于世,但是如今还有他那般的人吗,在哪儿呢?我孤单一人倚在栏杆边上,缅怀旧古,只能看到惨败的柳枝们层参差不齐地随风飘荡。

这首诗创作于1187年冬天,姜夔在湖州与苏州两处地方之间来回往返,在路过过江苏吴江时,心中有感,于是作下此诗。姜夔生活中最欣赏的诗人是晚唐时期的陆龟蒙,名号天随子,他生前就隐居于吴松之地,于是姜夔触景生情,心中感想万分,遂作此词。

姜夔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善于提空讲述,从虚入笔,这首词中他将身世之哀、国家之伤等等皆由意象中衍生出来,将自然、人生、历史等等融为一体,是南宋年间爱国词中的瑰宝。

扬州慢 姜夔

?南宋词人姜夔所写的《扬州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在词人姜夔二十余岁时,那是扬州遭受金军袭击,江淮军战败,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却是十分衰败。姜夔心中一直憧憬着扬州城的繁华,但却只见到衰败的扬州城,甚是惆怅,遂有感作此词。

《扬州慢》开头是词人姜夔所写的小序,姜夔常用序文交代他写作的缘由和背景,这样便能使读者明确写作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主旨,方能使读者更能深入了解词人所想传达的情绪、

全文使用的是对比的手法,将昔日扬州城的繁华和姜夔所见的扬州城的残破进行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姜夔先从自己的所见所感写起,从他早年经过扬州城时所感受到的热闹繁华,由“荠麦青青”来表现当时的繁盛时代,但现在却只剩“废池乔木”、的萧条之境。而关于那场战争,至今还使人心有余悸,一个“厌”字则恰当的形容当下人们深受战争之苦,对战争和剥削的厌恶之情。

词的下阕姜夔引用诗人杜牧的典故,进一步深化“黍离之悲”的主题,因杜牧留有众多关于扬州的不朽名作,姜夔假设若诗人杜牧得以重返扬州之地,见此现状会是如何的悲痛,以此表达出词人姜夔对扬州的残败的心痛和对战争的痛恨。

王国维评姜夔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有名的学者,喜好对美学、诗词进行研究的他有不少佳作传世,其中就有著名的《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论很出名,一度成为王国维最广为人所知的学说,除此之外在这本书中王国维对几位古代的名人的作品有着自己的评断与见解。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白石道人姜夔的作品进行了较为严苛的评断,认为他并不能称得上是第一流的作者,那么就让我们具体看看王国维评姜夔是怎么说的吧。

姜夔其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书法家,也是后人所说的白石道人,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全能型人才,他的诗作可以说是受到了后人的一致好评。按照常理来说这样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应该是会受到王国维的欣赏的,却为什么受到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负面的评价呢?从王国维对姜夔的评论可以看出他很是不欣赏姜夔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的距离疏远之感,没有内美的诗词虽然华丽却不完美,所以是可鄙的。

很多人因为王国维对姜夔的严苛评语觉得王国维十分不喜欢姜夔的作品,言语之间有过分苛责之嫌。但是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正是因为王国维欣赏姜夔的诗词才会在其中诸多挑刺,但他坚持姜夔的诗词是“有格”的,而并非一味抹黑。

以上便是王国维评姜夔的介绍了,将心比心可以了解到如果王国维真是觉得姜夔的作品一文不值那他也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笔墨来评论他了。

姜夔是什么派

众所周知,姜夔是南宋时期独具一格的词人,他的艺术风格与写作手法均别出心裁,在词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与成就,而他的词作也时常被世人拿来与著名词人李清照相比较,那么姜夔是什么派,是否与李清照同属婉约一派呢?

针对姜夔是否属于婉约派这个说法,自古以来向来众学者向来各执一词,但也没有人坚决地否定他到底属不属于婉约派,只能说他受到了婉约派的影响,他在题材方面延续了婉约词人周邦彦的路数,继续咏物、抒恋,但他并非仅仅拘泥于此,姜夔更大的贡献在于改造了传统婉约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以此建立起了新的一套审美规则。

因此,更多的人赞同他开创了一个学派,也就是“清雅词派”。他作品的特点向来有两个词用以形容,一个是“清空”,一个是“骚雅”,前者承苏东坡,后者出辛弃疾,将二者相结合,自成一体形成一种新颖的、独有的词风。这种清空既不同于豪放的粗犷,也与婉约的绵媒有着显著的区别。简而言之,姜夔以骚入笔,不强调实物描述,而善于捕捉心境、表达情感。他还吸取了江西诗风中的那股锤炼峭拔,因此他的词作又在清空中带有一丝凌冽峻劲。此外,姜夔往往能够以一种艺术手法将不同的生理感受相连通;擅于侧面思维,从旁侧着笔,虚处传神。

如此一来,对于姜夔是什么派这个问题,相信我们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上册作文二单元 明孝陵游记作文 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关于旅游英语作文 关于野炊的作文 深秋的公园作文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享受快乐作文 给自己一个赞作文 我家的小猫咪作文 写民间故事的作文 写事的作文900字 心酸的滋味作文 放风筝作文250字 鸟鸣涧作文400字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 战胜自卑的作文 冬奥作文 迎接第一次月考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50词 下雪了作文300字 拐杖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句话作文200字 我梦想的大学英语作文 欢乐谷的作文 描写秋天桂花的作文 四川风俗作文600字 坚持的意义作文 关于观察日记的作文 压力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