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少年的你》揭示教育真相:父母是一面镜子 老师如一盏明灯

2020-12-19 10:10:01
相关推荐

自25日上映以来,电影《少年的你》人气爆棚,至28日下午票房已超过6亿。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心怀好奇和期待走进了影院。

金马奖影后周冬雨演技炸裂,在影片中贡献了“教科书级”哭戏;而首次荣升大荧幕男主的易烊千玺,更因其形象和演技的极大突破,带给观众无限惊喜。

影片触及的主题是沉重而严肃的:校园欺凌。很多年来,校园欺凌如同社会形态中的灰色地带,我们习惯了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它存在,放纵它发展。

而《少年的你》选择了面对:不回避现实,不美化校园,不粉饰年华,还原残酷而疼痛的真实青春。

我们看到,本应该沐浴在阳光下的花季少年,因为遭遇校园欺凌,只能蜷缩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无奈地舔舐着累累伤痕。

波澜起伏的情绪变化,鲜血淋淋的视觉冲击,无法抑制的切肤之痛,让人禁不住落泪,并思虑万千。

慨叹之余,透过校园欺凌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孩子疼痛与迷失的根本原因;而学校教育的偏颇,让陷入泥淖的孩子无力遁逃、雪上加霜。

父母是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影片中的三个孩子,陈念,小北,魏莱,都有着糟糕的原生家庭。

陈念的父亲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而她的母亲没有正当职业,倒卖三无面膜,经常有维权的人找上门,母亲借口去外地打工赚钱,只留陈念一个人在家。

父母教育与关爱长期缺失,陈念成长为一个沉默敏感、自卑又不合群的女孩。她没有朋友,更谈不上快乐,唯一能做的就是闷头学习。

小北的身世更惨,他被父母双双抛弃,从13岁开始独立存,年纪小,没有知识,没有技能,他只能凭借自己弱小的身躯苦苦支撑,过着朝不保夕、苟延残喘的生活。

毫不客气地说,小北父母的放手直接把他推向了无底深渊。从小缺爱,当陈念突然闯进他的生活,她变成了小北无边黑暗中的一束绚烂的光。

长相出众、成绩优异的魏莱,是三个孩子中家庭条件最好的。然而,物质上的丰富并不能弥补精神上的匮乏。

母亲的溺爱无度,父亲的冷漠无情,铸造了魏莱几近变态的性格,她狠毒残忍,通过欺凌同学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陈念、小北和魏莱的父母,恰恰就是考试不合格,却成为父母。他们都没有尽到科学养育及教育孩子的责任,并间接地导致孩子的不幸。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映射出来的正是父母的样子。

如果陈念生活在一个富裕温暖的家庭,父母陪伴,家里欢声笑语,她就不会性格孤僻,形只影单。相反,她有朋友,有热情,生活中充满快乐,她成为霸凌对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小北从父母身上获得了足够的爱,他能像同龄人那样过上正常的生活,健康生活,快乐上学。他决然不会孤掷一注,将偶然认识的陈念当做生命中的阳光和彩虹。

如果魏莱的父母多一些温情,少一些苛刻,她又怎么会走上问题少女的不归路。

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存在的问题。孩子所有的不完美,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原因。

电影中如此,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

就在上周,大连13岁的少年蔡某某残忍杀害10岁女孩,人们忍不住发问到底什么样的家庭会养育出这样的孩子。

随之,蔡某某更多的资料被爆出:早在小学时,他就在学校强行搂抱女同学,女孩父母报警后,蔡某某的父母毫无反思悔过之意,还蛮不讲理包庇袒护孩子。

而这次蔡某某犯下了如此恶行,警察找上门时,他的母亲正忙着擦拭地板上的血迹。

蔡某某父母毫无底线的袒护溺爱及教育失当,将之塑造成了一个无比凶残的杀人犯。我们在呐喊不要放过那个未成年人渣的同时,也必须追究他的父母不可推卸的教养失职的责任。

美国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在父母职位的人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我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是合格的父母吗?

从孩子呱呱坠地,家庭教育就开始了,父母的知识、素养、品德、三观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长久而深刻的影响。

家庭氛围、父母关系,父母的格局和眼界也都在无形中刻画着孩子的性格和成长轨迹。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为人父母者务必时时警醒自己:做称职的父母。

老师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的前路

“这是我们失去的乐园,这是我们曾经拥有的乐园,这曾是我们的乐园,这是我们的乐园。”

絮絮叨叨,翻来覆去,这是陈念美好而虚幻的愿望,因为乐园早已变成地狱。

学校是滋生校园欺凌的温床,当宁静和谐的校园化身为罪恶之地,学校教育难辞其咎。

首先,在功利化的教育体制下,教育别无其他,就是考高分。

电影在开篇向我们展示了当下高三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状态:厚厚的书本堆得几乎与可及的视线平齐,奋笔疾书演算做题,紧张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顿感呼吸也不顺畅了。

在高度功利化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被放到金字塔尖上,高考重于一切,考上好大学成为唯一的目标。所有的人和事,都必须为高考让路。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即使女孩陈念突然剪了个突兀的平头,老师都没有问一句为什么;在调位子时,老师有一句这样的台词:“现在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只要努力,不一定是最底层的人。”多么熟悉的话,谁在高三没有听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说教。

于是,在高考的指挥下,学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都被边缘化、形式化。从小到大,学生已逐渐地领悟了弱肉强食的道理,还错将欺凌他人当成自己强大的象征。

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影片中施暴者、受暴者、旁观者,都是我们培养的成果。

此外,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学校和老师的解决方式也极具争议。

在现实中,学校领导首要是保护学校声誉和自己的官位,一般的解决思路是大事化小,息事宁人,让家长私下协商解决,最好不要把学校牵扯进来。

而老师对学校欺凌通常表现得见怪不怪,不够重视,也不会深层思考如何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说辞常常是:

“都是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别追究了,就这么点小事,放过那个孩子吧,谁能不犯错?”

无限度的宽容,寻找一千个开脱的理由,这又从客观上纵容了施暴者。

影片中,陈念的班主任面对胡小蝶的自杀表现地极其镇静,很大程度上他把这件事当成了偶然事件。他没有去深究原因,直到自己要被调离,他才大体了解了暴力事件的来龙去脉。

但是,为时已晚,陈念的事已经与他无关。

有一句话这样说:“有一些人,他们不适合做老师这份职业,他们缺乏共情,缺乏耐心,缺乏为孩子考虑的心。有些校领导为了政绩,为了脸面,一味地压制受害者。他们不明白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的世界更残酷,童年的血色青春下,赤裸裸的弱肉强食。”

影片的结尾,有这样一个镜头: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的陈念,主动陪一位在课堂上沉默寡言的学生回家。这是一种改变,一种象征。

如果当年有老师能够陪着陈念回家,也许魏莱她们就不敢施暴。

陈念的陪同给了学生力量和勇气,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回家的路,也照亮孩子的前途。

仰望星空,一路前行

当然,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不仅仅是家长、学校及老师面对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共同面对和努力的事情。

校园欺凌出自校园,却是家庭、学校、社会、法律、教育制度等都涉及的问题。

《少年的你》直击现实中的痛点,为我们展现了阴霾下的野蛮青春,希望这种痛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让全社会去反思,改变教育思维,更改法律,变革制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未来已来,仰望星空,一路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文 作文范文10篇 智能机器人英语作文 一次烧烤作文400字 学滑板作文400字 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作文 作文自强不息 白雪公主的故事作文 雾霾作文600字 提升自我的作文 美丽的景色作文400字 这也是美作文600字 关于开运动会的作文 人生路作文 我真能干作文 宿舍安全作文 感谢云台山作文 乐乐作文大全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跟哪个老师 记叙作文500字 写兔子的作文500字 竞争使人进步作文 学会面对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老师 春天让我陶醉作文 秋天的枫叶作文600字 听听那冷雨作文 北京研学旅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