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

2020-12-20 23:10: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作者燕大爷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事物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

某冬,天寒微雪,唐代颇有点名气的三位诗人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旗亭饮酒。忽见穿着华丽的妙龄歌伎数人也登上楼来,她们唱的皆是由当时名诗谱写的曲子。于是,他们三人私下相约:我等皆有诗名,但谁的诗最好不知道,这次听听就比试出来了。

先听到歌伎唱起王昌龄的,接着又昕倒唱高适的,王、高两人十分高兴。最后轮到其中最漂亮的一个女孩子唱了。王之涣指着她说:她一定唱我的,如果不是,我算输了;如果是,你们两人得拜我为师!界见她开口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切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王门关,”三人听罢,大笑不已。

诗人王昌龄画像

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很有名气,而且历来脍炙人口。不过,围绕它却引起过一番文字争论哩!有人说:第一句“远上”二字不妥,应该写成黄河“直上”白云问才好,因为黄河在地上,白云在天上,要上去只能直上呀!谁对谁错?聪明的读者会说:逐望水天,浑然一色,自然是微茫曲延而上的阿!

“上”与“直上”之争,为诗坛增添了趣话。但是,仔细琢磨,这争论不仅有趣,而且提出了这样一个哲学问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到底是怎样运动发展的呢?是直线上升,还是曲折前进?生活实践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是在曲折之中向前运动发展的。这一点,许多优秀的古代诗人都具有共同的认识。

黄河

无论他们对自然山水草木的吟咏中,或对人生社会的议论中,或对做好学问的经验之谈中,写下了不少优美隽永、富有哲理的警句,一直成为后人的宝贵思想财富。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诗人们对自然界运动的看法吧!唐代柳宗元是当时的名诗人,又是一位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他参加“永真革新”失败后,被贬谪任广西柳州刺史。他怀念志同道合的远方故友,登上城楼纵目远眺,发出这样的感慨: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曲折

相隔三百年后,宋代诗人陆游寄爱国忧愤和希望于山水之间,写下这样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普遍事实:山峦,总是重重叠叠,起伏连绵,乍看仿佛“无路”,然而实际上它向着远方逶逦伸延;江河,总是弯弯曲曲,百回千转,乍看“曲似九回肠”,然而实际。上它不停息地向前奔流。这就是说,它们既曲折。

弯弯曲曲的河流

又前注,在曲折之中向前运动发展。不仪山水草木,飞禽走兽又何曾两样?站在枝头的苍鹰仰望碧空,双翅一伏才能奋然冲上云霄;蹲在地上的雄狮眈视高处,四足一曲才能跃然登临山坡。千里马疾驰一千里,它总要停息下再跑,不能永远疾驰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九万零一里总要停息下来再飞,不能永远展翅呀!这就是在曲折中前进。

还有许多天天目睹,习以为常的现象:太阳的光射来叫光波。无线电台发出的叫电波,声音的传播叫声波。在一定意义上讲,走路,总要走完一步再走一步,一步一步走就是起波;写字,总要写完一个再写一个,一个一个写就是起波,你不能一笔写上几百个字呀!这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曲折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或有人不以为然,问道,“大漠孤烟直”,不是诗人描写边塞风光的名句吗?可见烟是“直”的呀!不是的。这是艺术的描写,因为在辽阔原野上用狼粪烧起的浓烟形似直冲云霄之故。实际上,任何烟柱总是袅袅上升。我们只要观察一下农村中家家做饭时升起的炊烟,哪一股炊烟是笔直上升的呢?是盐旋而上。

认知与实践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得和周围事物打交道,先认识它,然后才能谈得上改造它。那么,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是直线的呢?是不是象一碗清水摆在面前,一眼可以看到底的呢?不是。我们认识任何事物总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边塞风光

不然的话,为什么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呢?正是经过往复的循环,人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化,提到更高的水平。拿诗坛巨匠杜甫写诗来说吧,他的诗都是一写就成的吗?不,首首是呕心沥血之作呵!据说,有一次李白碰到杜甫,发现杜甫消瘦许多,便关心地问道,“为什么你瘦得这么厉害呀?”杜甫回答说,“近来写诗太伤脑筋了!”李白听了,不禁赋诗称赞他: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苦,就苦在思维的曲折性上。

不妨展开我国古今诗卷来看,那些优秀的激动人心的诗词,没有那一首不是经过反复思量,千锤百炼才达到好处的。古诗中,着名的事例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无论鲁迅的“且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中,“且看”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或是毛泽东的“金沙浪拍云崖暖”中,“浪拍”改为“水拍”,都反映了写诗者苦下功夫,在反复修改之后使思想升华到新的高度。

诗人王安石

道得人人意中语,千回百折费寻思。经历千回百折的思索,作出人人满意的好诗,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同样,读别人的东西也不是一读就透彻的,也有一个曲折过程。苏轼曾说,读陶渊明的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宋代另一诗人黄山谷说:他儿时读过一首《冈游诗》,一直不体会其意,自谪峡川,时已过五十八岁,春晚忆此诗方醒悟。

在科学研究中,这个规律表现得也很明显。例如对于光的本性研究,十八一十九世纪,微粒说占支配地位;十九世纪,波动说获得了胜利;到二十世纪,光的量子性质被发现并被证实了,这时方知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微粒性,认识才变得更为深入、全面、完整。科学研究中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吗:眼看就要成功,又失败了,眼看就要失败,但经过一番深思苦想以后,又呈现出新的希望,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资料《古诗哲理趣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8-26 15:24续樱花的前缘[内蒙古网友]IP:1731472242
    山重水复疑无路。
    顶1踩0
  2. 2021-01-07 12:59纷飞[河北省网友]IP:3405959586
    柳暗花明又村。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立意 作文指导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50字四年级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 任何题目都可以套的万能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 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作文 让自己奔跑起来作文 校园新变化作文 美丽的秋天作文300字 以阳光为话题的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800字 关于端午节的英语作文 以书为话题的作文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最有趣的一件事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350字 22年高考作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 雪中情作文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这样做值得作文 400字优秀作文大全 给父母的一封信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500字 写作文的好词好句 我的座右铭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800字 你在我心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