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归去来兮辞》|由身隐到心隐 陶渊明于人生选择的另一种寻觅

2020-12-22 11:30:02
相关推荐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经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并不长,但却成为千古名篇。这篇文章之所以好,除了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之外,还在于陶渊明为文人提供了选择另一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

古代文人读书习字,为的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入朝为官,光宗耀祖是他们唯一能走得道路。但是,陶渊明的行为告诉他们,人生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即除去入仕之外,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亦是一种人生选择。

《归去来兮辞》就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

陶渊明从 29 岁起“投耒去学仕”,到 41岁毅然决然地辞去彭泽县令,几度出仕,几度归隐。他终于在周而复始的身心分裂中理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真正做到了由身隐到心隐的转变,以《归去来兮辞》发出从此与官场永隔、终身归隐田园的宣言。从身心分裂的痛苦到最后身心统一的安定,陶渊明完成了自我解脱,找到了生命原本的自在和喜悦。

《归去来兮辞》层次分明,每四句便成为一个层次,便说明一件事情,便为一解;如此十六解,便将陶渊明归去前中后的过程,将自己的心情阐述的简洁而到位。

1. 身隐心不隐,表面淡然,内心徘徊而惆怅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更迭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之一,战争持续不断、朝代更迭频繁、政治环境恐怖,疾病横行,民不聊生。在这种大环境下,六朝文人均在不同程度上处于精神压抑和人生迷茫之中,他们急于寻找精神上的解脱,力求在乱世中让人的身心存活得更为自然和自由。

陶渊明亦不例外。

辗转为官的十三年,陶渊明仕途并不平顺,过着时仕时隐、时出时归的生活,他发现自己实在不喜官场,身处魏阙之中,而心游江湖之外。心想自在生活,而身体却沉陷于虚假的官场,身心分裂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梁启超曾用一个比方来说明陶渊明那段时间的精神状态: “陶渊明在官场里混那几年,像一位‘一生爱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强逼着去倚门卖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这个比方真是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此为一解。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陶渊明归去之计初定,但是心中还尚有疑惑。既然决定归隐田园,内心又为何惆怅而独悲?所以,“奚”“胡”有问,仿佛自怨自艾。

陶渊明被后人称为高洁之士,精神富足,内心平和,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只是即便是高人,也是不能纵心称意,人生中仍有迷茫之时。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此为二解。有了归去之意后,陶渊明内心着实畅快。因为觉得可以迷途知返,看清昨日的非与今日的是,他心里决定与临深履薄的官场生活彻底告别,回归田园。

“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此为三解。离开!当他终于摆脱了被视为“迷途”的官场,回乡路上,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他感到身轻气闲,意似飘风,如樊鸟脱笼,似池鱼入渊,回去吧。抛去心中的那点忧虑,先乘船,再赶路,他归心似箭,昼夜兼程,只可惜时间过得太慢,天亮的太迟。一个“恨”字让陶渊明的焦急一览无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远远就看到家门,陶渊明抑制不住内心喜悦,急急向着家奔去。孩子们欢快地出门迎接,童仆们笑脸相迎。旅途的疲惫倦怠在此时一扫而空,还家之乐,溢于言表。此为四解。到家!家如何?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五解。心中归之前,所想生活之需,仍然裕足。虽然羁梏官场,差点辜负田园,但幸好松菊之心尚在。家虽简陋,但是院中有松有菊,房中有酒有樽,身边有亲人孩子,这样的生活,为什么不回来呢?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做,审容膝之易安。”

六解。望山自酌,自得其乐,闲看庭院,悠然自得。屋子窄小,弹丸之地,傲情可寄,心安无限!是逃离现实樊笼、远离名利羁绊、寄托心灵最好的场所。总之,身居自然,清淡自持,笃定坦然,受用非常。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七解。陶渊明时常在自家小院里踱步休憩,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虽然表面上一副淡然悠然的样子,但是内心还是有些徘徊和矛盾。院门常闭不开,不与人来往,颇像是一种逃避的心态。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八解。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陶渊明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一切景,皆悠闲淡然,随时不违。随意所适,风光处处。这是陶渊明眼中的景象,景淡则心平,但是,他内心是真的娴静舒适吗?

从第一句“归去来兮”至此,是实写归田的决心、过程以及初归田园的感受。在这个时候,陶渊明虽然已经归家隐居,但是内心的忧虑纠结仍在,这是一种失去了人生目标的孤独之感,是生命不知所终的迷茫之感。

他还是会想想之前的入仕为官的日子,偶尔也会觉得归隐山林是不是正确的决定?但是他喜欢云淡风轻的天空,他喜欢孤松倦鸟的自然,喜欢独自相处的安静,他的内心确实是向往田园生活的。

他慢慢地思考着着,细细地分析着,最后,他想:回来,还是正确的决定。

2. 身隐到心隐,由表及里,安然闲适

既然真的要隐居了,那么以后该怎么过呢?时至今日,陶渊明想明白了,也想通透了,他是真的想让自己回归自然,去过归隐的生活了。这次的归隐,不仅是身隐,更是心隐。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九解。陶渊明想象与世永绝以静心,以息交绝游来营造内心的世外桃源。两段之后,再提归去来兮,为何?因为,初,既已归来,但不绝交游,则不如不归,于是,再提归去来兮。可见,陶渊明的归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给自己不断提要求,要真正的隐,真正的归去。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十解。静中伴侣,自携。跟亲戚朋友述古畅怀的温馨,平时弹琴读书的愉悦,都成为精神世界的富足养料。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这样的日子平常而充实,想想也很不错。

陶渊明的“息交绝游”,并不是与世隔绝,不是隐居遁世,只是与官场绝交,与俗世断游,而向亲朋戚友开放,对山水自然敞怀。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十一解。平日里,或者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或者划着一条小船,去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去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看他纵心自然,悠然淡然,可见心实毫之安之。不忮不求,哪里都可以有光风霁月。

“木欣欣以向荣,泉滑渴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十二解。眼望自然,树木抽芽,繁荫夹道,欣欣向荣,春水灵动,流泉淙淙,叮咚流淌。陶渊明登山涉谷,观木赏泉,感怀万物滋长,大自然是这样美丽,万物得时变化,生生不息。他心中再悟,人的生命是那样渺小而短暂,只有融入大自然的律动之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永恒。他感叹自己到如今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自己的一生却要行将告终了。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前面一个问句,表明内心迷惑,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接着再问,内心为何如此纠结?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自己还想去什么地方?这是陶渊明在隐居过程中的内心纠结之处,自己到底要怎么样呢?

此为十三解。此句归宗。直说到心,人到何处去,是心决定的,所以,此是主题。命乃天委,心属自己。欲何之?下面来回答。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世俗的名利富贵不是他所追求的,帝乡仙界也虚无缥缈,不可追寻。那自己到底想要怎么样呢?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让自己的形体消融在自然之中,度到生命的尽头。既然死亡对生命的颠覆不可抗拒,何不将面对死亡的焦虑痛苦弃掷一旁,代之以坦然接受?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前面两句诗句加上文章最后的两句话,这是第十四解。那么怎么才算是顺其自然度过一生呢?

“环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置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欣赏那良辰美景,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登高畅怀,临流清心,花草云树、飞鸟鸣禽、山林丘壑、溪水流泉,让自己的形体消融在自然之中。此为第十五、十六解。既不当官,也不做仙。得日过日,快然自足,隐士成也!隐者,快然自足。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辞官归家的决定,让陶渊明既欢喜又悲伤,既自在又惆怅;这份惆怅是一种失去了人生目标的孤独,这份悲伤是生命不知所终的迷茫,这便是他的心结。

《归去来兮辞》全文分为十六解。每四句一解。回归家庭、亲近自然、隐于田园、躬耕山野、勤于诗书、酒内忘忧、乐天知命。层次清晰,一层一层递进,一直解开心结,最后下定了隐的决心,心隐。

陶渊明在经历过悲痛和忧虑后,内心获得喜悦和解脱,完成了从身隐到心隐的转变。就像他创作的很多诗作都表现出一种坚守寒庐,寄情山水田园的惬意人生之道,一种超凡脱俗、安于清苦的隐士之风和追求冲淡闲远、恬静自然的人生品性。比如,“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寄身天地,返璞归真,顺其自然,自然为人,做自然人,如此便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战争与和平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 关于长城的英语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作文 写狗的作文400字 美在我身边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平均分 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 关于小学毕业的作文 作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2022语文高考作文 我的闪光点作文 关于责任的作文素材 身边的感动作文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 关于阅兵的作文 防溺水作文400字 我心目中的老师作文 2020高考作文题目 2018年高考作文 三年级作文自我介绍 写人的作文450字 国庆节游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关于台风的作文 观察小动物的作文 五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