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灾害身后的阴影——汶川地震谣言评说

2020-12-24 02:45:01
相关推荐

如果你问我,在近三十年的成长时光中,印象中最难忘记的事情是什么,我可能会犹豫许久,毕竟值得纪念的事情太多了;然而你问我印象深刻的一年,那么2008年绝对是榜上有名的,那一年,大事件似乎一件接着一件,急切地让人没有停下脚来细细思考的空档。

5月12日,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对于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职业节日。2008年却成为一道分水岭,这一年,四川盆地的一次巨大震动把这一天深深刻印在了国人的记忆里。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彼时,一个国家的总理在一所临时学校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是鼓励,更是一种提醒,提醒后“汶川”时代的每一个人做出改变以保护更多人的安全。恰逢汶川地震12周年,我们回顾当时在特大灾害危机背景下,相关谣言的传播情况,对于当下的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8年,当时的网络还没有现在这样繁华,当下最流行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都还没有出现。然而,分析汶川地震比较有影响力的40多条谣言,却有将近四分之三的谣言发源地来自于网络,主要依赖于网站、论坛、博客、即时通信工具等等,与现在的信息爆炸局面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然而技术在进步,人性却有共同的部分,人们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往往因为体会到人力之卑微而产生焦虑与恐慌,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信息解释,往往会陷入“宁可信其有”的逻辑陷阱。而谣言的传播者,往往也会针对人们的信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汶川地震相关谣言总结归类后基本有几种类型:(1)指责政府预报不力;(2)质疑灾后救援工作;(3)散布灾区的各种传闻,如水污染、余震;(4)质疑名人、名企的捐款行为;(5)指责政府瞒报死亡人数,瞒报疫情;(6)将生活中发生的某种巧合与封建迷信相结合;(7)散布其他地方将发生地震的消息。汶川地震影响范围很大,全国很多城市都有较为强烈的震感,进而在人群中种下了忧虑的种子,许多人都认为会发生下一次地震,会不会是自己所处的地方呢?这种恐慌也助长了谣言的生产,各相关城市将要发生地震的谣言成为其中的主力。

汶川地震期间主要的谣言列表

这里选取汶川地震窗口期内的几条谣言作为范例,试图窥探隐藏在谣言背后的信息需求。

5月12日晚22点到24点时间段,北京局部地区会有2-6级地震

谣言的产生

5月12日下午15时37分左右,人民网出现一条消息,称“北京局部地区5月12日晚22点到24点时间段会有2-6级地震”。该消息一经发出,就被新浪、腾讯等网站转载,随后在各大论坛、博客、手机、电话中迅速传播。

谣言原文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中国地震局刚刚发布公告称,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30分左右,北京局部地区发生2级轻微地震,另警告在2008年5月12日晚上22点至24点时间段,北京局部地区还会有2-6级地震,望大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传播情况与辟谣

下午16时41分,在该消息出现后一小时,新华网发布《快讯:国家地震局称关于北京今晚将发生余震的传言不属实》,随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该辟谣消息。

虽然在随后的各条新闻中都在强调这是一个谣言,但辟谣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尽管各大网站的消息原文被删除,但在其他地方该消息仍在继续传播,直到当天晚上22时许还有网友在转发该文,百度贴吧中还是有人在讨论该消息的可信度。很多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度过了这一夜。事后有网友在博客中提到,当天晚上北京有很多人并没有回家睡觉,而是睡在自己的汽车里。

这可以算是地震之后广泛传播的第一个谣言,也是媒体的一次“乌龙”。虽然没有造成其他的社会后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心理上的恐慌。受此谣言影响,河北民间也出现了“河北12日晚22时至24时仍将有2-6级地震发生”的传闻。当晚,有人在QQ群上以广西地震局的名义发布“南宁今晚将发生2-6级地震”的消息,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一谣言的出现是否受北京地震谣言的影响,但“2-6级地震”的震级表述已经显示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南宁至海口将发生9.1级地震

谣言的产生

这一谣言曾是巴西“预言家”朱瑟里诺(Jucelino)的预言之一,在2008年春节前后就在一些中文网站上流传着,据查证最初于2008年2月6日出现在大纪元的网站上, 3月初则已经扩散到新浪部落、西祠胡同、台湾雅虎等网站、论坛之中。当时,在海南、广西等地引起了一些讨论,海南省地震局曾经于3月14日在《海南日报》、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海南在线(电视)等海南主流媒体中予以驳斥,当时国内的主要网站都有转载,央视“朝闻天下”节目予以报道。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该传言又在社会上传播,联系到汶川大地震灾害的惨烈、海南地区的震感、地震预报的困难以及海南气候的反常(台风早、气温偏低)等现象,有些人又开始感到恐慌,该谣言再次流传。

谣言的变异

该谣言从其产生到传谣后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异过程,目前有据可查的谣言版本有如下几个:最初,朱瑟里诺对2008年的每个月都作了十多个“预言”,其中第81条(9月份)说“一个造成百万人死亡的地震将发生在中国,如果不在中国发生就在日本发生”,这一版本中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地点、震级,也没有说有海啸。

2008年春节前后,该谣言在一些中文网站上流传,当时的版本是“9月13日南宁至海南岛之间将发生9.1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并可能冲到日本”。在“5·12”地震期间,流传的版本则变成了“南宁到海口间将于北京奥运会后发生9.1级地震,并将在香港一带引发30余米巨大海啸”。时间被模糊了,但地点更为精确,而且灾害的破坏力被增强了。

传播情况与辟谣

对于这一谣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伟琦5月1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通过分析广西和海南的地质条件来辟谣说“广西和海南不具备发生8.6级以上地震的条件,……海水平均水深不足100米,不可能引起海啸”。

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一谣言并没有引起公众更多的注意,但也没有就此消失。2008年9月初,“2008年9月13日中国发生超强烈9.1级大地震,其震源地在南宁与海南岛,同时也会引发30米以上的大海啸,造成数百万以上的人遇难死亡,如此强烈的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很可能冲到对岸的日本”。这一谣言再度出现,为此,9月7日,海南省政府针对这一说法举行辟谣通报会,而广西地震局也对此谣言进行辟谣,媒体方面则大量转载该辟谣文章。

但是9月13日,在一些讨论版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该谣言的身影。此外,该谣言在8月份还有了进一步的变异,如烟台9月初也会出现会有海啸的传言。

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在未来两周内将发生7级以上强震

谣言的产生

5月15日,有网友发帖称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官网发布预告:“汶川地震震源向东北方向迁移,地壳已出现大范围持续破裂,未来两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等地可能连续发生7级以上强震,请当地居民提前预防,并迅速相互转告。”

谣言的变异版本

美国地震局官方网站最新地震预告:四川汶川地震震源向东北方向移动,地壳已经出现大范围持续破裂,震源现在向着西安方向延伸,目前延伸大致方向在天水和西安中间。未来两星期内,天水、西安、甘肃等地有可能将连续发生7级以上的强震,请当地居民提前防范。有那边的朋友快快互相转告。

传播情况与辟谣

该消息及其变异版本在国内众多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中流传开来,虽然该帖已经附加了网页地址,但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很多网友并没有仔细研读该网页的内容就急着传播这一消息。论坛上充斥着这样的消息,也有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怀疑,但是更多的网友本着“宁信其有”的心理,充当了谣言中转站。5月20日,CNN采访USGS专家的报道称,该机构并没有对中国汶川地震发布过余震预报。5月22日,中国地震信息网发文《未来两周内天水、西安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正式对此谣言予以澄清,并指出该网页上的图片只是汶川地震及其余震的震中分布图,并非预测图。

“水命红颜”预测中国5月12日发生大地震

谣言的产生

5月12日下午16时32分,有网友发现在武汉社集网有一网名为“水命红颜”的网友,在5月7日发的预测帖“我预测2008年5月12日中国将发生地震”。该帖作者声称自己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预测5月12日将会有大地震,但因为没有实际证据,所以发帖提醒武汉老乡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谣言原文

该谣言的出现为众人质疑地震局的工作失职找到了根据,众多网友争相传播。虽然该帖在2小时后被删除,但根据google快照上的数据,截至删帖前有超过30万次的点击量和近百个回帖。该文被多家网站转载,在论坛、博客、QQ群中大量转载传播。

5月13日,社集网在首页对此事登出致歉信,明确表示该文为虚假信息,纯粹因为网站编辑出于炒作和出风头的目的而发。但直到5月14日,还是有网友在转载该网页的截图。

地震预报被锁进了学术期刊

谣言的产生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大家都在搜索相关消息,在探索地震究竟是否可以预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相关谣言。其中就有网友发帖称,美国《国家地理》在近期的文章中提到,在2007年7月的《Tectonics》杂志中,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们通过仔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地壳撞击的能量在四川省汶川县积累,并将以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科学家已明确表示出这些活跃断层的潜力,但被锁进了一份学术期刊”。

无独有偶,5月14日,国内有一篇论文在网络上被炒得很热,即龙小霞、延军平、孙虎、王祖四人于2006年发表于《灾害学》杂志上的《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该文的结论是“从灾害信息来讲,2007年和2008年的灾害信号比较强,尤其是2008年更符合已有地震资料的统计规律,因此川滇地区下(几)次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年份为2008年”。

传播情况和辟谣

龙小霞等人的论文在最初的惊叹之后,受到了多方的责难。众多网友从科学的角度对该文的逻辑严谨性进行质疑,最终把它视为一个笑谈。而美国《国家地理》中提到的这个预测却在网络中越传越盛。

5月22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对此进行辟谣,指出该文只是作了地质灾害风险方面的分析,而不是一次地震预报。《国家地理》那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四川省地震局的周荣军研究员也出来辟谣,说该文给出的只是背景性信息,其危险时间尺度可以是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谣言往往遵循一定制式:通过“傍大腿”、“撞大运”、“移花接木”等手段进行生产。

道理虽明,知易行难,破除大众“先入为主”的思想樊笼,则需要信息及时公开,存量谣言及时辟谣,证据说理充分,结论鲜明有力。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需要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在后“汶川”时代,我们都需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公开时刻 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