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子思想中的“三宝”

2020-12-24 21:00:01
相关推荐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相传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老自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的“道”不是冷冰冰的,没有烟火味的“道”。道之用的具体表现就是“啬”(se四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为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01

老子三宝之一是“处下”

“处下”也可称为“敢为天下先”,就是不露锋芒,隐藏自己,将自己放在不起眼的位置。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道德经》第九章)因而要降杀锐气,与万物和睦相处,“挫其锐,解其保。”(《道德经》第四章)同时不要显富,不要到处炫耀,这样会导致民心不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不欲,是民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好将自己忘掉,这样别人也会把你忘掉,从而也就不易招惹祸端。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第十三章)而处下,示弱可以让自己驰骋天下,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02

老子三宝之二是“俭”

所谓俭就是要积蓄能量,不要过多消耗精力。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对国家而言,就是要控制各种显示欲望的技术和武器,老子说:“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而善于养生者是不会遭遇任何困难与危险的,老子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第五十章)意思是善于养生的人,走路不会遇上兕虎,进入军阵不被人认为是甲兵,这样兕虎既然遇不上他,也就不能用爪伤害他,在敌军阵中,他既然被认为是老百姓,当兵的遇上他,也就不会与他战斗,也就不会对他动刀动枪的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从不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也从不让他人因为自己感到危险。

03

老子三宝之三是“慈”

老子三宝之三是“慈”,“慈”就是爱。老子说:“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要求统治者不要骚扰人民,不要压榨人民,这样老百姓才不会讨厌统治者。

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道德经》第七十五章)老百姓自耕自食,为什么还会闹饥荒?因为统治者收取的税太重太多啊!老百姓个个遵纪守法,怎么会变得难治理呢?因为统治者胡作非为啊!老百姓为什么不怕死呢?因为统治者求生丰厚啊,老百姓无法活下去才会冒死犯上啊!所以,老百姓的生活、生命放在首要的位置。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第49章)就是告诉统治者,圣人是没有自己的私心的,老百姓的心便是圣人之心;如此,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也就是说,只有做到“无为”,才能实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就是不争,不争才能无人与之争。这也包含着要克制欲望,就是知足,“知足者富”在于告诉世人人们之所以祸害缠身,就在于不知道放下,不懂得知足。另外,还应有公平正义的意识,主张公平,反对以怨报怨,也不主张以德报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青春800字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 五篇作文 青春作文开头 夏作文 满分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题目 金鱼作文 初二600字作文 万能作文结尾 作文青春600字 英文作文范文 财富作文 作文《我的乐园》 担当的作文 青春800字作文 作文修改 变的作文 方向作文 橘子作文 陌生人作文 爱作文怎么写 750字作文 作文七百字 孤独的作文 作文750字 作文冬 哲理作文 美德作文 有意义的作文